寻找语言形式的支撑点,深层解读初中阅读文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寻找语言形式的支撑点,深层解读初中阅读文本

唐芸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中学  上海嘉定  201808

背景:

现今,随着课改的落地,越来越注重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而解读文本则是教师在备课中不得不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1]对于一些语文教师来说,文本的解读仅限于参考教参、网上教学设计、教辅书等。他们并没有自己行进深刻地文本学习或解读,没有挖掘到其深层的内涵,致使学生也依样画葫芦,浅显地阅读文本,逐步降低学生对文本及语言的敏锐觉察力。由此可见,深层的文本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本解读     语言形式     认知冲突

什么叫文本解读呢?就初中教师而言,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弄清一篇文章的主旨及支撑这个主旨的语言形式。[2]正如曹刚老师所讲,要进行深入地文本解读,就必须解决两大问题:1、本语言形式写了什么?2、这语言形式有什么支撑?第一个问题指的就是主旨的把握。而第二个问题则是文本解读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寻找到这语言形式的支撑点呢?本人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把握主旨,定位准确

要解读一篇文章,首先应该找到文章的主线,把握其主旨,这样在解读过程中才不会偏离作者的思想,歪曲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在《哦!冬夜的灯光》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品位语言的过程中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即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加拿大西部人民的乐观开朗。为了升华主旨,还设计了最后一问:“文末的小诗能否删去,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通过一节课文本的学习,迅速地提道,“不能删去,因为这段文字与首段中的‘温暖、友谊和乐观’相呼应,同时又一次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学生的这一回答除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外,不难看出,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借助语言知识,加强理解

对于中学语文而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修辞逻辑和古汉语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等。[3]相对这些,我相信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较为熟悉。陈老师在这次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这一点。

1、从题目入手,提出质疑

如:师:题目《哦!冬夜的灯光》中,为什么要在“冬夜的灯光”在前面加上感叹词“哦”,用“!”?

文本导入部分,从题目作抓手,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思考问题,深入挖掘文本,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2、比较阅读,深挖文本

如:师: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这里有温暖、友谊和乐观。

        这两句哪句好?“有的是”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生:第一句好,“有的是”代表全都,到处,程度上有所加强。

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常代替学生对字、词、句的把握下判断。有些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轻易理解,但学生却始终把握不到位。所以,适当的比较阅读能很好地点拨学生,使其更“吃透”教材。

3、逐词推敲,体会文意

如:师:“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都把灯开亮了。”句中,“果然”一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句中“仍然”一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生:“果然”代表在意料之中;而“仍然”是依然的意思,有出乎意料之外之意,与“果然”相照应。

在文本中,每个词语都应是作者认真推敲,精雕细琢的,值得我们推敲。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穿插个别词语的深层理解,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当然,这种理解不止是单纯的词语理解,而应联系全文,考虑结构层面的作用。

4、语法分析,融会贯通

如:师:本文标题“冬夜的灯光”的含义是什么?

    生:灯光是线索,指明冬夜农家为“我”指明回家的路的灯光,表现西部人民的温暖、友谊和乐观。

    师:把主语换成“我”行吗?文中有没有表现出我对西部人民的温暖、友谊?请找出相关语句。

通过主语的改换,进行对比,从而升华主旨。本文不仅西部人民对“我”有温暖、友谊和乐观,“我”亦如是。即可以简单概括为:本文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之情与赞扬西部人民的赞扬。

三、激发认知冲突,重点突破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得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那就要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认知冲突,是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简单地讲,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个人对新的知识的理解,在相互的“认知”碰撞中,得到对新知识的掌握、提高和清晰化的过程。[4]

如:主人公有着自己的诊所,有着舒适可爱的家,为什么要来到几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里又偏僻,天气又冷呢。

在教学过程中,从矛盾处入手,抓住中学生特有的认知心理个性,诱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引领他们在创新思维领域发现别有洞天的风景。只有善于抓住看似矛盾,实则值得推敲的语言点,并善加利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口哨》一课中,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选择 ‘吹口哨’?”、“学‘吹口哨’后,‘我’有哪些变化?”、“既然没有实现摆脱病情的愿望,为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时, ‘忽然很想吹口哨’?”三问层层推进,设计巧妙,引领学生了解文章脉络。第三问表面矛盾,实则暗藏珠玑。而后,把充满“矛盾”的问题分解成两个简单的问题:“与幼年时的心境一样吗?”、“此时此刻面对病情的态度如何?”让学生如抽丝剥茧般一步步克服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5]教师一定要恰当地抓住了表面的矛盾处,巧妙地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在思考时更深入、更全面。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境,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引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期。

当然,这样的教学,较过去单纯以认知为主,动态生成性加强了。要想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给老师的备课加大了难度,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不断坚持地发掘文本中,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结合背景资料,领略写作思想,即查找作者的生平事迹即相关写作背景,更切合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思想及写作意图;另外,通过同类文本的对比阅读,也能更深层地解读该文本的内涵。只有切实地找到语言形式的支撑点,那么深层解读文本就不在话下了。


[1] 熊绍福 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浅谈 [J] 知识窗(教师版) 2010(7)

[2] 曹刚 《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讲座 上海市闸北区教育进修学院 2012.9.23

[3] 李镗 初中语文语言知识教学策略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特级教师

[4] 万幸:激发语文“认知冲突”,促进生生互动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5:1

[5]沈学新、秦晏伦 “创设认知冲突,创造有效构建” [J] 教师 20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