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张明莉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城关小学

摘要:受到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现阶段小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推广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升了小学各个学科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大单元整体化教学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优势,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数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单元整体化教学的优势,不断强化教学效果,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将就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实践策略,分析研究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在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当前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目标,从教学重点来讲,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知识网络的完整性,保证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大单元整体化教学作为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强化和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本文将就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后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1.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数学知识与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的情况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的存在导致知识点在应用过程中的依存度要求相对较高。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教材设计的单元中知识点往往存在较大的联系,系统性较强。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却往往以每节课为单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受到影响。而学生在进行学习和复习时也会以单节课为单位进行复习,这就导致数学知识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1.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不够突出

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小学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在知识完整性等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各种数学概念、原理以及例题等都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如果开展大单元整体化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和延伸,就可以有效的确保学生在数学基本素养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整体教学观念,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设定的教学目标科学性不足,重难点的设计合理性不够。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困惑。一些教师会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对学生强调重难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对重难点的详细讲解和分析,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

1.3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中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和综合素养的关注程度较高,因此,这也成为当前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侧重点。但是,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受到各种深入的影响,一些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采取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法科学性不足,缺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合理性策略。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缺乏逻辑性和重点的教学往往使得学生存在疑惑。其次,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1. 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相关策略研究

2.1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仅仅依靠一本教材开展教学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现阶段要开展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实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掌握,对教学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划分,才能确保教学效果。而划分的原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以教材为基础设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难的原则,确保大单元教学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学工作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梯度划分,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加、减、乘、除”作为一个大单元进行整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教学知识框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中知识点相互独立的弊端,打开新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迎合现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从而确保教学效果。

2.2积极优化教学环节

合理的教学环节是确保课堂教学顺畅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对于大单元整体化教学而言,与传统的以单节课划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较强。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实现了对单元知识点的有效整合,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教学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大单元整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会比传统教学方法的复杂程度高。因此,在后续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优化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时间的划分和对侧重点的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做好准备,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教学时间,而对于一些相对边角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的过程中予以弥补,以确保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总之,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教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1. 总结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化教学作为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本身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后续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提高认识,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不断强化实践应用,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强化,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鹏翔.统整理念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2(01):44-45.  

[2]林吓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家长,2021(28):65-66.

作者简介:张明莉,女,汉族,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城关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