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课教学实践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情境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课教学实践优化

温馨然

崇左市天等海亮高级中学

摘要:在发展阶段的高中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并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尽可能迎合学生的兴趣,以实施具有积极、正能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情境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在提升高中心理课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心理;教学

随着进入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数量逐步增加,文化课程的难度也在逐步提高。再加上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这使得许多高中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作为教师需要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效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一、改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对于每位高中生来说,心理健康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遭遇学术上的挑战、人际交往的问题和情感的起伏,因此需要得到恰当的指导和支持。为了优化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可以实施若干策略。教室中的声音会影响到课堂上学生们的注意力。首先,学校有可能逐渐优化教室内的隔音系统。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声音来保证师生们能够正常地交流沟通的话,那么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高中的教室学生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因此,如果要保证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教室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在某些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互动,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的观点和言论。为了提高教室的隔音效果,学校可以投资,确保学生在交互式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并降低外部噪声的影响。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所以学校应该把这项工作当作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学校应当努力争取扩大活动室的建设规模。如果能让每个老师都拥有自己专用的活动室,那么他们就会感觉到更多的自由和乐趣了。为了提供一个专为心理健康教育而设的场所,学校可以寻求政府的援助或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以扩大活动室的规模。

二、创设故事情境

教师们应当根据学生们喜欢听故事、讲述故事的天性,在心理学教学课程中创设故事情境[1]。通过这些饱含情感的真实故事,学生们的心灵将会受到强烈的触动。为此,教师们需要精心挑选故事,紧密围绕教学主题,确保所选择的故事真实且生动,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我们需要严肃认真地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贯彻到生活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口头说教向学生灌输诚信的理念,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生动、具体、实用的方式来进行诚信教育,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习惯。为了使教学更为生动具体,教师们可以巧妙运用故事教学法,让课堂更加充实且富有感染力。有鉴于曾子杀猪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我们引以为鉴,告诫学生们,父母的行为对子女具有深远的影响。若我们欺骗了孩子,他们很可能会模仿我们的行为,学会说谎,这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父母和教师们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在诚信与正直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原则。同时又引用了《皇帝的新装》这个小男孩说真话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具备诚信品质的人,才能勇敢地说出真相。通过讨论,学生们意识到,讲真话需要勇气,即便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心灵可能会受到扭曲,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违背诚信的原则。

三、借助短视频情境,深化教学效果

为了确保积极心理学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不断地更新他们的思维和认知。为了实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融入充满正能量的短视频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反映积极和乐观思维的短视频,然后将这些视频转化为视频教学内容。接着,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享他们观看视频后的感受,从而深入地指导他们的思维成长。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时代楷模”课程非常必要,它不仅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激励。教师不仅可以身体力行,还可以将时代的楷模人物的事迹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楷模的精神,逐步培养出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与时代的楷模人物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从多个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以挖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精神特质,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让他们在思维和心态上受到时代精神的影响,从而帮助他们塑造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健全的心理状态

[2]

四、组织活动开展实践情境,促进高中生社会性发展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社会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容易陷入思想误区,此举不仅无法为自身带来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反而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进而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性活动,使他们能在追求学业的同时,拓宽视野,增进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学校和教师还应致力于丰富高中生的课余生活,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实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定期组织校园内外的一系列联谊活动、社会性公益活动,如探望敬老院、开展生态环保宣传等,使高中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拓宽生活圈子。这些活动不仅能促进高中生社会化的发展,更能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总之,教师们必须高度重视情境教学方式在高中心理课教学中的运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们应当积极创造各种故事情境、短视频情境以及实践情境,以改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思聪.教育信息化在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7):181-184.

[2]李瑞.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析[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