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优势

刘玲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第四学校  陕西 西安 7120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抽象复杂,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小学生大多存在线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更加习惯解读更为直观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将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数学表现形式,故思维导图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横向和纵向的认知学科知识,并且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与知识之间的整合,与此同时,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教学优势

一、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够充分解读数学知识并灵活应用。

思维导图由折线文字和相关图片构成,不仅作为梳理知识的一种工具,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技能,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单元复习,激发学生在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效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图像能够呈现小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单元复习课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帮助学生简单的回顾、梳理数学单元知识,而是以回顾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呈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在数学单元复习课中,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化,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体系,发展数学思维。每一节的小知识点就像星空中的点点繁星,每一课时将这些星星通过想象绘制成各种线条,每一单元的线条在抽象成各种有趣的星座,每一单元的星座绘制了整个绚烂而奥秘的星空!

例如对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复习,采用思维导图,从圆的认识(圆的定义、特征、各部分名称、画法、对称性),到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测量方法——滚动法和绕线法、圆周率、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再到圆的面积(圆面积意义、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到过程、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拓展到圆柱、圆锥的认识和体积面积的计算推导,整个过程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思维导图不但全面系统的复习回顾了圆在小学数学中的所有知识点,且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清晰可见,有章可循,极大的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生成多元化的素材和记忆依据,从而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情感。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够充分解读数学知识并灵活应用。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小学生对新的知识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但由于数学知识的相对复杂抽象,随着学习内容不断增多,学习阻力愈发加大,学习兴趣会随之降低,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就体现了回顾旧知、铺垫孕伏、构建新知、拓展提升的过程,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各种错综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点线和图像的方式联系起来,运用多种图片和色彩激发学生大脑记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解读,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成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得学生的大脑在教学活动中随时保持兴奋,促进学生生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该部分包含的概念性知识点特别多,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图形的计算公式推演过程,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难点。教师可以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进而就得到了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延高割补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借助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计算的,最后拓展到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由一个知识点衍射出很多知识点,还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来龙去脉。通过把知识点进行整合制作成完善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采用思维导图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当前教学改革大背景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是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中也必须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首先教师不能按照传统教学思维直接将思维导图展现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联想和实践来完成思维导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过程中生成属于个人的学习思路和逻辑结构。但想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的,教师必须要设计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利用个人知识和学习经验来完成知识的探索,一步一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在学习数据处理时,明晰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分析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需要学生构建数据处理的思维导图,明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之间的区别,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的表示出各项目的大小多少,折现统计图不但能清楚表示各项目的大小多少,还能清楚的反应事物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绘制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在解决相关生活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就会游刃有余,极大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实施教学反思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实施教学反思工作,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以旧知构建新知,整合相对零散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在绘制和编制思维导图期间,面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认识误差,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方式提供良好的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和学生实际之间的结合程度,在零散知识的学习期间,促使学生对数学整体教学的认识加以提升,也可以指导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知识点的结构与联系,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时,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律、利用分数运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否区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乘加(或乘减),单位“1”未知,如何列分数方程求解单位“1”等要有一个完善的思维分析、整理过程,绘制成思维导图,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学习方法,可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认知。其次,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的特点,能够从多维度为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数学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横纵向联系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展知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学生思维,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对知识的学习就不再是模块化、片段化的方式,而是拥有学习主线并分出多个分支节点,并且学生的学习思维会随着思维导图加以发散,节点的不断增加,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沈科.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6-7.

[2]李博文.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 08-09

[3]代冠妍.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9):1-2.

[4]桂庆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9):55-57.

[5]李梦琼.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能力的时间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6]曹靖.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