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与玩”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与玩”的策略研究

赵丽娜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西侯中心校044300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的教与玩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探讨了如何在教与玩之间寻找平衡,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文章认为,小学体育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才能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教与玩”;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教师注重启发性教学和学生参与性学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与玩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寻找教与玩的平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1. 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和更高的重要性。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而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承担了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也起到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作用。通过体育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身体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因此,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特点,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特点。首先,新课标要求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其次,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新课标还要求体育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态度。此外,新课标还强调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新课标对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体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教与玩的平衡原则

1. 教育价值与趣味性的结合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教与玩的平衡,将教育的价值与趣味性相结合。首先,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并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运动技能的讲解和指导,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在游戏中加入评价和反馈机制,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表现。

2. 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是学科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入多元的体育项目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到更多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领导才能、创造力等综合能力。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梳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全面发展。同时,评价方式也应灵活多样,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又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与玩的平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教与玩的策略和方法

1. 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程活动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注重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程活动。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跑步技巧时,可以设计追逐比赛,让学生在追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速度和耐力,还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此外,引入小组竞赛以及趣味互动等元素,使课程活动更富有竞争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参与度。

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应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例如,对于喜欢足球的学生,可以安排多样化的足球游戏和技巧训练,让他们在体育课上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对体育不太感兴趣的学生,通过鼓励和适当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3. 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应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和责任,需要通过合作与沟通实现共同目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程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与玩”的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四、评价和改进策略

1. 综合性评价标准的建立

在新课标背景下,建立综合性评价标准对于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综合性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知识技能角度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这包括对不同项目的规则和技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其次,从身体素质角度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包括体能测试以及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估。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现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制定定量化评价指标,并结合定性描述来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反思的心态,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一方面,通过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以便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时下的教育研究和教学新方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教师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教与玩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教与玩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文章也呼吁对小学体育教育进行持续的评价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万有荣.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结合路径[J]. 当代家庭教育,2022(07):05.

[2]王康.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有效结合的策略探析[J].体育视野,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