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标准化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标准化实施策略

刘超群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三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标准化实施策略。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标准化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标准化实施策略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正面临着如何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的挑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支持,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成长。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现状

1.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往往缺乏参与感和学习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由于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出现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果都受到了影响。

2.缺乏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一种通用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存在差异,然而教学内容和方式却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因此,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适应统一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或吸收所教授的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由于缺乏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这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挫折和沮丧,进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标准化实施策略

1.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

当前的教学实践表明,单一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若仅依赖课本阅读和讲解,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互动式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深度和情感投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迁移。例如,在教授《燕子》一课时,教师除了常规的课文解读外,可以引入关于燕子生活习性、筑巢过程的科普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燕子这一主题,增强其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设计“词语接龙”、“情境对话”等教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观察燕子或制作燕子手工模型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燕子之美,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实施个性化学习支持计划

个性化学习支持计划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资源。该计划强调因材施教,旨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刀切问题,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将相和》一课为例,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可提供详细的故事背景资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文中复杂的历史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脉络,同时设置小组讨论环节,鼓励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逐步理解课文内涵。而对于阅读能力强、理解深入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任务,比如要求他们研究战国时期其他类似的历史故事,并尝试对比分析不同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影响,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创作续写故事,以此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深层次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学习支持计划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通过差异化教学策略和任务设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3.建立反馈机制改进教学质量

建立反馈机制是持续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该机制旨在通过定期收集、分析和应用来自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反馈信息,以便准确把握教学现状,发现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或者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该课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感受以及学习难点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在讲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描绘手法以及情感渗透等方面的教学成效。此外,教师会将每次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日常表现等纳入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以便于长期追踪观察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情况,并据此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调整计划。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类反馈渠道,细致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步情况,对照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而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更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趣味性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学习支持计划以及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丽燕.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内容为例[J].亚太教育,2023(13):102-104.

[2]李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标准化实施策略[J].中国标准化,2023(10):196-198.

[3]徐熠雅.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对策研究——以五年级上册“舐犊情深”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3(0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