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

王彩云

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贾口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离不开对生命的眷顾与关怀。学科教学是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可以采取以下路径:探寻学科契合点,找准教学着力点和优化评价反拨点。通过这些路径的精准实施,有助于生命教育在不同学科教学的有效落地。

关键词:学科教学;生命教育;实践路径

生命教育是围绕人的生命开展的综合性教育,是人类社会根据自身的目的与要求展开的关于生命过程的知识、态度、意义、价值等方面的教育。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韩国、新西兰、印度、德国、瑞典、俄罗斯等国家都已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把“生命教育”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刚要特别强调教育要重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然而,近年我国漠视生命的事件依然频发,对于身心正处在重要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影响恶劣。生命教育需在中小学各学科进行渗透,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命观。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探寻学科生命教育的契合点

从宏观来说,生命教育通常包括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王晓华,2024)。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渗透的首要条件是需要找出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比如,小学英语学科内容包含三个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这三个主题又分别涉及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历史、社会与文化”、“做人与做事”、“生活与学习”等主题群(教育部,2022)。这些主题群很多内容都与生命教育的维度相契合。

人与自然维度中,有关“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主题和生命教育的自然维度是非常契合的。通过这两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练习相应的语言技能的过程中,感知自然生命的五彩缤纷。也可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脆弱,这些生命的生机盎然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呵护。在这种渗透自然生命教育的学习中,让学生领会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真谛。通过有关“历史、社会与文化”的主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增加个人的归属感,增强生命的幸福感。通过“做人与做事”、“生活与学习”主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同时也能让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到尊重。从而提高个人的成就感,提高生命的价值感。

其他不同的学科,比如,语文、数学、科学、品德、美术和道法等,在实施生命教育之初,也需找出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促进教学有针对性的实施生命教育。

二、找准生命教育的教学着力点

探寻学科生命教育的契合点之后,需要找准生命教育的教学着力点,才能针对具体的学科进行有效的实施。学科生命教育的着力点可以围绕探究教材明确目标、精选策略组织活动和优选评价量规提高教学效果三方面展开。

探究教材是围绕学科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探究教材内容,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课时学习内容和单元学习内容,深挖教材明确具体的课时或单元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生命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需结合教材,与学科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相契合,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阶段的水平。确定教学目标之后,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在小学英语学科,在达成生命教育目标中,学生最大的难点是语言知识有限,大部分学生在表达中容易受阻。因此,也可给学生提供诸如短语、句子架构等语块内容,辅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流利地道的表达(王彩云,龚亚夫,胡卫平,2023 )。与此同时,还需优选评价量规,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学生的评价量规可以从课时评价、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三个方面着手。设计简单易懂,且与生命教育的维度紧密联系,并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评价量规,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进程,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

尽管不同学科生命教育的着力点略有不同,但都可以围绕探究教材明确目标、精选策略组织活动和优选评价量规三个视角展开,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优化评价生命教育的反拨点

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反拨作用。对生命教育的教学评价要促进其反拨效果,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发挥评价作用的反拨作用,可从课时评价、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这三个维度着手。

对于课时评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评价量规中呈现的评价结果,要及时进行总结与反馈。有些内容可以实现当堂反馈,比如对于学生出现的书写错误。对于更深层次的教学反馈则需要教师课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结合后面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二次学习设计学习活动内容,深化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单元评价也是如此,需要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并应用于改进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期评价中呈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暑假或寒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假期作业活动进行改进。比如,在小学英语学科,在学习有关动物的单元时,课堂学习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度不够时,可以让学生在暑假或寒假完成相关的项目。项目内容可以包括让学生收集50种目前地球上生存的动物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性、体态特点等。然后,再收集3-5种在地球上已经消亡的动物的特性。让学生进行对比,并分析动物消亡的原因,引发学生对动物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关注,进而升华到对人类自身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对人类自身生命的珍惜。

教学评是一个整体。优化生命教育评价的反拨点,是提升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需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真正的认识到评价的重要的作用,才能在应用中对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

总之,学科教学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最终能使学生认识生命,能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具备在社会中的生存技能,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能提升生命境界,提高精神生命高度,奠定学生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实现自我超越,成就精彩人才。而全方面的学科教学渗透是实现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渗透的过程中,只有首先探寻到生命教育的契合点,才能确定所教学科在多大程度上能开展生命教育,才能在自己的学科中适切的开展生命教育。其次,教师需要在契合点的基础上,精准的把握着力点,找到具体实施教学的发力点,才能有效的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去。最后,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反拨作用,通过对生命教育的教学评价,清晰的把握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升生命教育的教学质量。最终通过三个方面的综合运用,作为精准实施的路径,实现在学科教学中科学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王彩云,龚亚夫,胡卫平. 运用语块教学法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 9: 21-24.

王晓华. 幼儿生命教育的多重向度与实践路径[J]. 学前教育研究, 2024, 349(1):9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