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驱动,构建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主问题驱动,构建高效课堂

侯玉霞

阳城县白桑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在践行新时期教育政策过程中,为了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教师利用主问题的驱动方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激活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力,把问题作为主线,设置教学目标,积极组织丰富和多元的教学活动,把评价当做教学手段,不仅注重整个教学的指导、示范与点拨,也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意识、自主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高校教育课堂目标的实现。所以,全文重点阐述了在主问题驱动下,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教育参考,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主问题;驱动;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前言:目前,在教育工作持续变革背景下,教育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借助问题驱动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具有良好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逐步实现现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目标。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训练自身的学习思维,拓展知识体系,提升知识迁移与内化的能力,以此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也就落实了新时期国家最新提出的教育政策和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在问题切入上

众所周知,要想把主问题驱动教育方法运用效果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一定要做好问题的切入工作,是课堂的开始环节。在此期间,教师秉持以生为本和教书与育人的教育原则,将主要知识引入其中,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与研究工作,进而对教学问题展开针对性与科学性的设计。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判断问题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对问题的导入形式进行综合分析,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引入更多新颖和独特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教学感受,有助于对学生参与问题解决情境兴趣的激发。

二、在问题启发上

在课堂问题设计以后,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启发,以此对学生展开针对性与合理性的问题引发,达到问题设置的教育目的。在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促使学生找到各种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路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与探究时间。针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主要的根据相应的程序进行展开的。因此,在问题设计期间,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坚持由浅到深的层层递进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创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设置具有启发性特征问题以后,进一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与范围,采用以点带面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思路得到延伸,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当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时,会存在遗漏的情况,无法给出全面的结论。此时,教师要采用追问与质疑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自行的概括与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以此训练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在问题探究上

    在对问题进行探究过程中,针对一些新的知识点,教师尽量不要采用直接传递的方式,将新知识点归纳到几个问题上,采用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展开综合分析与研究,确定问题和哪些知识点联系,明确具体要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启发下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四、在问题答疑上

    在对问题进行答疑过程中,属于课堂的升华范畴。如果从表面来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属于重要的主体对象,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过,在现代化教育政策冲击下,教育理念和思维发生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树立主人公学习意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成为问题设计的核心。也就是说,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把这一作为后续教学的价值,成为高效课堂构建的重点内容,进一步把该堂课堂教学重点内容良好呈现出来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和大胆提出问题,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在当前课堂的学习状态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采用生生答疑的方式,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探讨下,进一步深化本堂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在必要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与说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与问题,进而逐步改进与完善,以此构建良好的知识与体系。

五、在问题反馈上

    在对问题进行反馈过程中,教师也要意识到问题反馈的意义与重要性,以此成为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也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很早以前,美国的心理学家加涅就提出了如下观点:学习的每个动作,都要进行反馈,属于学生学习的关键条件,同时教学反馈和教学成效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对主问题进行设计期间,就要把本堂课堂的教学内容加以有效的检测与反馈,及时发现出学生在问题解决与分析期间衍生出的新问题,对后续的教学资源进行丰富与完善,可以为教学设计工作带来更多可靠的支撑与依据。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反馈行为,一定要具有及时性。从相关权威调查显示,如果反馈越及时,就会为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分析,在从大量实验中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反馈及时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受,防止受到失败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在学生对自身视野与知识面进行拓展上,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进行不断的努力,避免下次再犯。

六、结束语

综上,在高效教学课堂搭建期间,教师要利用问题这一教学导向,使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以此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娜. 高效课堂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路径 [J]. 教学与管理, 2020, (09): 8-10.

[2]刘筱. 以问题驱动 深度探究创设高效课堂——浅谈“1+X”发现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8, (12):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