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手术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下半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较比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参照组分别为82.61%、19.57%,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应用电视胸腔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分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手术治疗I、II期脓胸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电视胸腔手术治疗的I、II期脓胸患者6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年-2017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化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出血、持续漏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26.67%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67%高(P<0.05)。结论综合化围术期护理能够降低电视胸腔手术治疗I、II期脓胸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I II期脓胸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4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依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较比二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参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也更短,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电视胸腔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效果显著,具有痛苦小、恢复快等多种优势,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外伤性血气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视辅助胸腔手术早期干预医治结核性胸膜炎的成效。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160例经治疗以后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实验组进行胸腔干预医治;比较组进行继续胸腔引流胸腔注药。上述两组病人在拔除引流管以后,5周观察胸膜的厚度、是否残留包裹性积液。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比较组(P<0.05),且治愈率高、降低包裹性积液出现的几率。结论电视辅助胸腔手术医治结核性胸膜炎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干预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电视胸腔下早期肺癌根治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8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4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胃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早期肺癌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完全胸腔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84例早期肺癌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42例单号者设为实验组,采用完全胸腔手术治疗;42例双号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较比二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完全胸腔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当,但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更具优势。

  • 标签: 完全胸腔镜手术 早期肺癌 开胸肺叶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手术胸腔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统计目标选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纳入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将实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选为参照组(n=30),将实行胸腔微创手术患者选为实验组(n=30),观察统计两组纵隔肿瘤组间数据。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纵隔肿瘤组并发症发生率、使用镇痛药时间、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P<0.05,统计学研究差异显著。结论将传统开胸手术胸腔微创手术应用在纵隔肿瘤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全胸腔手更值得应用。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微创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电视胸腔脓胸廓清术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实验组实施电视胸腔脓胸廓清术治疗,对参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较比二组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电视胸腔脓胸廓清术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均有积极作用,且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 老年结核性脓胸 肺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全胸腔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统计目标选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奇偶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将实行开胸手术患者选为参照组(n=38),将实行全胸腔手术患者选为实验组(n=38),观察统计两组非小细胞肺癌组间数据。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比较与参照组,P<0.05,统计学研究差异存在。但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将开胸手术与全胸腔手术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全胸腔手更值得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全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胸腔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胸腔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快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快速组采用FTS模式。比较两组下床时间、胸腔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在术后1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快速组下床时间、胸腔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d的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快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显著的促进胸腔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手术 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的护理。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到2018年5月本科室本人所在区共收治的胸腔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4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精心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针对手汗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精心护理的治疗比起常规护理的治疗,在显效上更加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 标签: 胸腔镜 交感神经 切断术 研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胸腔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R、MAP、SpO2值、手术成功率等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ERAS指导下胸腔肺癌手术治疗中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和促进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 肺肿瘤 非气管插管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下行肺癌根治术在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其中,对照组行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腔肺癌根治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①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统计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结论胸腔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采取单孔胸腔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数据分析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纳入的5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将行开胸术治疗的27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行单孔胸腔治疗的2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组间差异。结果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值<0.05,统计学组间数据存在检验分析意义。结论将单孔胸腔应用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治疗中作用显著,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孤立性肺结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单孔与三孔胸腔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肺癌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实验组予以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参照组予以三孔胸腔肺叶切除术,较比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参照组,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也更短,组间比较P<0.05;两组的胸腔引流量、系统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为肺癌患者采用单孔与三孔胸腔肺叶切除术均可获得理想效果,单孔手术的时间虽然较长,但会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单孔 三孔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活检对结核胸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例胸腔下胸膜炎活检组织常规切片后染色,下观察进行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4例,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肉芽肿改变17例,其中伴干酪样坏死11例;只见增生纤维组织及渗出物1例无肉芽肿改变,仅见炎性渗出物1例。24例患者中有在膜组织内查见抗酸杆菌19例,阳性率高达79.17%。结论胸腔胸膜活检是在直视下进行的,可以直接获取病变组织;都可以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经胸腔镜活检 病理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胸膜活检联合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检查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该院住院治疗的80例疑似结核性胸腔积液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内科胸腔联合胸水ADA检查)与对照组(内科胸腔检查),各40例。按照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与特异性。结果内科胸腔检查的准确性为75.00%,特异性为66.67%;内科胸腔联合胸水ADA检测的准确性为96.00%,特异性91.67%;良性结核性胸腔积液ADA值为(44.51±17.82)U/L,显著高于恶性的(14.65±7.4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检查与内科胸腔胸膜活检联合胸水ADA检测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联合检测方法准确性及特异性更高。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胸膜活检 ADA 结核性胸腔积液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涎液化糖链抗原kl-6(K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肺癌患者作为对象,电脑抽取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孔法胸腔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对KL-6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dKL-6、CRP、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手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肺癌 三孔法胸腔镜手术 涎液化糖链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行胸腔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15例手汗症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5例手术全部成功,全部患者术后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爽温暖状。结论胸腔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完善相应的术前准备,加强健康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胸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择期行单侧胸腔肺大泡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两组均于术毕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术后2、6、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麻醉前、手术完毕、术后24h的血糖、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2h,术后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12、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2h,术后12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h,术后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的E、血糖、DA、NE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完毕时的E、DA、NE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的E、血糖、DA、NE水平与手术完毕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E、血糖、NE水平与手术完毕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E、血糖、DA、N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小,且降低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 标签: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胸腔镜检查 肺泡 应激反应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