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减少病人的不良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胸腔手术,安全渡过手术关。方法实验组采用胸腔手术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结果实验组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波动幅度较小,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胸腔人性化护理,使病人有较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手术,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胸腔镜 人性化 护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CM单孔胸腔术中改良胸腔器械在促进胸外科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提高胸外科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3月,回顾性分析我院73例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传统胸腔器械和改良胸腔器械行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中转开胸的概率、所能完成手术的难易程度及医生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完成。改良胸腔器械的手术时间(217.7±30.2)min,明显短于传统胸腔器械的手术时间(274.6±29.1)min,P<0.0001;改良胸腔器械的切口(4.3±0.6)cm,明显小于传统胸腔器械的切口(5.8±1.3)cm,P<0.0001;改良胸腔器械的中转开胸率2.78%,明显低于传统胸腔器械的中转开胸率27.6%,P<0.05;改良胸腔器械的满意率45.9%,明显高于传统胸腔器械的满意率16.7%,P<0.01。结论改良胸腔器械在3CM单孔胸腔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安全、可行,应加快改良胸腔器械在单孔胸腔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

  • 标签: 3CM单孔胸腔镜 改良胸腔镜 手术效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纵隔手术中超声刀的规范及强化应用进行简单探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胸外科胸腔下使用超声刀行纵膈手术的184例患者病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中转开胸患者11例,173例患者均已顺利完成胸腔手术。173例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以及trocar插入位置,对手术中所需使用到的器械、以及铺巾等进行严格消毒。结果在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胸腔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各个方面明显优于中转开胸。结论本次研究对胸腔纵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其对于患者后续康复的重要作用,望能够为后续超声刀的规范以及强化应用提供一点帮助。

  • 标签: 胸腔镜纵隔 超声刀 规范 强化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手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组别分类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对照组(40例)的手术方式为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的手术方式为胸腔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在胸腔感染率以及气胸复发率上,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低。结论对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手术进行治疗,可以将疗效显著提高,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胸外科胸腔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胸外科胸腔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6例。循证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循证组和常规组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各组干预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循证组各项肺功能均优于常规组,循证组的自我效能水平(34.1±8.6)分显著高于常规组(28.7±5.6)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外科胸腔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循证护理 胸外科 胸腔镜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胸外科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腔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预后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切除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于我院实施胸腔肺叶切除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纳入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低于对表2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肺叶切除围术期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肺叶切除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诊治的87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患者资料,以手术方式为参照,分成剖胸组与胸腔组,评估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动脉血气指标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胸腔组住院与手术时长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较治疗前而言,两组术后hPaCO2指标均降低,其余指标均有所上升(P<0.05),且胸腔组改善程度较优(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中施以胸腔手术,小创伤、操作简单,肺功能稳定性较好,且康复速度较快,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行。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传统剖胸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急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肺大泡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5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性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做好整个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康复以及降低术后感染及病情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特选取50例肺小结节患者(就诊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纳入研究,并给予超声定位辅助下施行胸腔手术,分析评价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64枚肺小结节,其中经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明确位置的有49枚(76.56%),定位失败有13枚(20.31%),因胸腔粘连未行超声定位2枚(3.12%)。本次研究中超声平均操作时间为(18.00±0.50)分钟。结论在给予肺小结节患者实施胸腔手术中应用术中超声定位占据着比较重要应用意义,存在可行性。

  • 标签: 术中超声定位 肺小结节 胸腔镜手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胸腔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例患有自发性气胸患者使用肝胆空胸腔的治疗方式,对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份来院就诊的20例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应用单孔胸腔治疗方式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这20名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资质可弯曲双关节胸腔专用医疗器械进行单孔胸腔手术手术时间(41.2±10.8)min,术后胸管停留时间为(1.5±0.6),患者手术过后住院时间为一周左右。然后进行全面的护理,观察治疗和护理之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查这部分患者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非常成功,没有中转开胸的情况出现,手术过程中也没有穿刺孔增加,患者在手术过程和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大出血的症状,术后没有并发症,伤口愈合情况也很好并且没出现感染和积液的情况。手术过1至24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平均回访时间为12个月,有14例回访时间大于一年,患者在接受单孔胸腔手术治疗之后气胸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没有再出现气胸的症状,术后恢复的这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单孔胸腔手术治疗方法很可行,能缓解患者的气胸症状,手术风险较低相对安全,可以在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单孔法胸腔镜 治疗 自发性气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48例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于2016年01月17日至2018年01月27日收治,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各24例。结果观察组24例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95.83%(23/24)高于对照组数据70.83%(17/24),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提高遵医嘱依从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观念,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结肠癌根治术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术与胸腔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胸外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术式方法分组,传统组(27例,传统开胸术治疗)、胸腔组(31例,胸腔辅助小切口治疗),比较其临床结果。结果胸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传统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胸外伤比较,胸腔辅助小切口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且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胸术 胸腔镜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预防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行胸腔手术治疗的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气体停止逸出时间、住院时间、通气储量及第1秒最大肺活量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肺大泡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运用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肺大泡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胸腔肺大泡切除术患者行围术期优质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舒适度评分为(90.25±9.74)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6±8.7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中优质化服务在胸腔肺大泡切除术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推广实施。

  • 标签: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优质化服务 护理价值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纳入治疗的56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28例。A组给予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B组为39.2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早期NSCLC患者行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标,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细节护理在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接受的行腹腔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应用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及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紧急事件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科手术时间、腹腔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腹腔手术中应用细节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腹腔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及早康复。方法重点对进行手术治疗的53例胆石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1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2%)明显少于对照组(1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