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团队精神在医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临床科室作为医院其中一个部门,完成临床工作要靠科室全体人员团结协作,临床科室管理中要重视团队精神作用。

  • 标签: 临床科室 管理 团队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安全用药、堵住给药漏洞。方法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结果规范发药后用药错误发生率降为零。结论精神要保证用药安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及核心执行能力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关卡。护士发放口服药时的查对环节,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安全用药管理要求。

  • 标签: 给药错误 查对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临床其他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许多学校已将精神见习列为临床教学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结合精神病房和患者的特殊性,对临床见习生的管理教学工作进行探讨。

  • 标签: 精神科 临床见习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症状的支配,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常可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故精神的安全护理不容忽视。如何杜绝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强责任心,保证患者安全,病区环境设置安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安全护理管理体制等。

  • 标签: ??精神病 精神科病房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代精神护士工作压力,寻求减压对策,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名精神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96.6%的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精神护士的压力源为工作环境方面、职业发展方面、护理工作现状方面、来自患者及家属方面、个人方面。结论现代精神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

  • 标签: 护士/心理学 精神科护理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房安全质量管理。方法1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2护理人员的合理排班,加强安全检查。3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4严格执行查房及交接班制度。5病人的组织管理。结果使病房管理井然有序,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住院环境,同时有利于病人的尽早恢复。结论通过管理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住院氛围,住院环境得到改善。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安全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神经症、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的病人日益增多,为满足这类病人的需求,我院于2005年开设了精神开放病房,其目的是通过综合治疗尽早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减少患者的精神残疾。本文是对我院精神开放病房5年来的管理方式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精神护理新模式作出初步的探索。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式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医疗纠纷的重点,住院精神病患者通常在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发生自杀、自伤、逃跑等紧急事件。现对我院住院患者发生的意外进行分析,调查发生的原因、不良后果,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精神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水平,将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是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方式,可减少社会功能残疾。让患者自由活动与有组织的活动相结合,营造患者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病人及家属对住院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精神开放病房人住的病人越来越多,但由于病房环境的特殊性、陪护家属等原因,使病房安全管理难度增加,精神开放式病房属于高风险病区,现将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患者 开放管理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存在的风险,循因提高护理水平和方法避免风险的发生。方法概括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风险,探究各风险产生的原因。结果针对各风险提出可行的护理措施。结论加强医患沟通中的人文关怀,为精神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才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病患者 风险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精神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9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结果(1)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的使用概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单药进行治疗,少部分难治性精神疾病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2)489例患者中56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占总人数的11.45%。结论精神医院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的多样化、新型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用药 评价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人药物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IPROS评分为(55.1±3.2)分;而对照组的IPROS评分为(80.3±2.2),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精神病人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治疗的顺利有序进行。

  • 标签: 精神科 药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住院患者猝死的特点,以便降低精神住院患者的猝死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199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同性别、相同或相近年龄、入院时间及在猝死者当日仍住院的非死亡病例作为对照组,11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共有2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猝死,猝死发生率为1.6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合并躯体疾病及心电图异常的情况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猝死患者中伴有躯体疾病及心电图异常者较多,对此类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格外注意。

  • 标签: 精神科 猝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1月老年科出院患者病历258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多为女性,以小学、中学文化程度居多;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器官性精神障碍逐年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躯体疾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多采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需考虑躯体疾病、精神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 标签: 精神科 老年患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总结了创建优质护理病房的方法和体会。方法为学习体会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实质,增加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改变了护士排班模式,实行分层式责任制护理模式,规范了服务流程,公示了护理人员名单及担任的职务,同时公示并落实了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加强了精神专科特色的护理及改革了护理质量的监控等。认为创建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树立了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护理”的观念,可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分层式责任制
  • 简介:摘要正念干预技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精神护理也使用普遍,主要应用在惊恐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护理中,通过帮助患者关注当下,用开放、非评判的眼光看问题,提高患者自我觉察、情绪管理能力等来服务于患者。本文通过对正念在精神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进一步推动其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 标签: 正念 干预 精神科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孕期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病房安全建设、合理排班、开展人文关怀及心理辅导。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努力避免精神孕期护士的职业伤害,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保证母婴安全,保障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孕期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精神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对精神病人及家属进行病区制度、疾病治疗及护理、日常生活常识、疾病预防措施的宣教。结果改善了病房管理,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健康教育在精神病房的实施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病房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健康教育 精神科 实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由于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走失等异常行为,如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意外事故,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病人家属、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管理体制等因素。因此,做好精神病房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