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保留足趾的游离足二近侧间关节移植治疗创伤性指间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创伤性指间关节炎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保留足趾的游离足二近侧间关节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的创伤性指间关节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足趾的游离足二近侧间关节移植的方法在治疗创伤性指间关节炎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一治疗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创伤性指间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保留足趾的游离足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 创伤性指间关节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伸肌腱止点撕脱后垂畸形患者的手术意愿及影响患者手术意愿的因素。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伸肌腱止点撕脱后垂畸形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48例患者接受手术118例(79.7%),30例(20.3%)患者拒绝手术;(2)通过比较发现影响患者手术意愿的因素有年龄、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对伸肌腱止点撕脱引起垂畸形的了解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有关(P<0.05),且通过组内比较发现知识水平越高及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越愿意接受手术治疗(P<0.05)。结论伸肌腱止点撕脱导致垂畸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多,年龄、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对疾病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等因素影响患者对手术的选择。

  • 标签: 指伸肌腱 垂指畸形 手术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449例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08~2009年我院住院分娩总人数为2993例,其中剖宫产2449例,剖宫产率为81.82%。剖宫产征顺位前5位为社会因素、梗阻性分娩、疤痕子宫、头盆不称、胎膜早破。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征,制定和采取相应对策,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指征剖宫产率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吻合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2015年(每年选取50例)使用单纯吻合动脉的方法末节断指再植的150例(156)的病例进行回顾与分析。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动脉端端吻合,对于缺损较多的患者要采用对侧动脉移植后的方法进行端端吻合,并且要尽量对优势侧动脉进行吻合,之后要进行甲床放血,维持2~5d后,建立有效循环。手术结束后,要对再植的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出院之后,至少要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患者的再植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中,成活146,失败10,成活率为93.6%,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生长良好,甲床毛细血管充盈且正常,腹饱满,指甲的后外形与健侧相比并未明显的异常,皮色及皮温正常,感觉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成活率与失败率对比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单纯吻合动脉对末节断指进行再植,有很高的成活率,不影响外观、感觉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单纯吻合指动脉 末节断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终末期患者营养治疗的征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终末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选择对应的放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体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终末期 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正畸矫治设计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诉、错牙合类型、错牙合形成的机制以及矫治时患者的生长发育潜力等因素而制定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在中国、日本、韩国人群Ⅲ类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14%1。成人生长发育已基本停止,所以其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别于尚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骨性Ⅲ类患者的手术征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临床医生在制定矫治方案时提供参考。

  • 标签: 骨性Ⅲ类 手术指征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因素,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我院近4年(2012-2015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征构成及主要顺位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目前剖宫产手术征已超过单纯医学征的范围1,因此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和监护,鼓励阴道分娩,正确把握剖宫产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骨骺损伤中以微型掌骨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诊治的骨骺损伤患儿共计86例为研究样本,患儿均以早期切开手术解剖复位后,以微型掌骨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手术后4周以X线片进行复查,86例患儿中优43例,良41例差2例,本次治疗的有效率为97.67%。结论在小儿骨骺损伤中以微型掌骨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可达到比较好的解剖复位效果,有助于促进患儿关节活动度恢复,该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骨骺损伤 儿童 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征剖宫产对泌乳二期延迟的影响。方法以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以及400例非征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产妇产前及产后24h、48h、96h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产后乳母泌乳始动时间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产前以及产后96h的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24h以及48h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且其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非征剖宫产可对产妇分娩后泌乳二期产生显著的延迟作用,临床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方式,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 标签: 非指征剖宫产 泌乳二期 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轮状病毒腹泻惊厥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腹泻惊厥患者2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探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儿临床表现为轮状病毒肠炎的典型症状,所有患者均存在呕吐、腹泻的临床症状,23例患者存在惊厥的典型症状;此外,10例患者为热性惊厥,6例患者为无热惊厥;对患者及时行抗病毒治疗,保护患者胃肠粘膜,调节肠道菌群,调整饮食等,所有患者均康复,无复发。结论对轮状病毒腹泻惊厥患者的诊断,要结合患者的消化道表现、神经系统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在确诊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抗病毒治疗结合胃肠调理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轮状病毒腹泻 惊厥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以总体重、去脂体重以及体表面积为参数,计算超重病患上腹CT增强中所需碘含量,对比增强后图像质量以及强化效果,分析增强后肝脏每克碘CT变化值与体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个身高体重指数大于24的超重病患,随机分配为三组总体重组、去脂体重组以及体表面积组。结果三组所得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在造影剂总量方面,TBW组明显多于LBW组(P<0.001)以及BSA组(P<0.001),而LBW以及BSA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10);强化效果显示,TBW过度强化数量明显高于LBW(P<0.001)以及BSA组(P<0.001)。结论在腹部增强扫描方案中,使用LBW或BSA体参数来设定扫描方案,既可以有效满足诊断要求,又可以根据病患个体差异性制定更好的扫描方案。

  • 标签: 体指参数 多层螺旋CT 造影剂 肝脏 身高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对照研究在自生训练和暗示温升高的过程中,手指温度、心率、T波幅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受暗示性高低,将被试进行匹配,分为:受暗示、自生训辣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分别测量每组被试的基线生理指标和训辣中及训练后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指温度、心率、T波幅度变化都不显着,受暗示组在受暗示后与基线比较,手指温度升高接近显着水平,T波幅度下降显着(P<0.05),心率变化不显着;自生训练组在训练后与基钱比较,T波幅度显着升高(P<0.05),手指温度升高接近显着水平,心率无显着变化;受暗示组的手指温度升高幅度与被试的受暗示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自生训练组的升温幅度与受暗示性则无顾着相关;自生训辣组和受暗示组的手指温度升高幅度与基线温度均呈显着负相关。

  • 标签: 手指 心率 T波 对照组 暗示性 训练
  • 简介:摘要身心护是在优质护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具有科学化、人性化、人本化等特点。“身心护”服务模式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成为建设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身心护”服务模式的重要性,探讨了“身心护”服务模式的基本要求,以期对护理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身心并护 服务模式 职业道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糖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半乳糖血症”患儿1例,对其血尿常规、肝脏ECT、肝脏B超、透露核磁共振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其家庭成员遗传代谢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肝脏ECT提示肝脏摄取功能减低,肝脏B超提示肝脏增大,头颅磁共振检查可见异常信号。遗传代谢基因检测发现患儿GALT基因出现复合杂合核苷酸变异,且其父母均为杂合子,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确诊为“半乳糖血症”。结论经遗传代谢基因检测可确诊“半乳糖血症”的患儿,在日后临床治疗其日常喂养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半乳糖血症 回顾性分析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