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情感支持对癌症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我中心安宁病房选取了100例癌症终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精神、认知、家庭配合等方面的评分均有所上升,干预组患者的评分上升幅度大于未实施情感支持的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感支持的护理方法对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适宜广泛应用于安宁病房的临床护理中。

  • 标签: 情感支持 癌症终末期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2016年10月9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这份报告涵盖了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和医疗保障程度等最新的抽样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虽然在整体上不断改善,但仍然有18.3%的老年人处于失智、失能、半失能状态,而且总数达4063万人。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独居老人的数量将会剧增,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照护问题也会显露出来。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从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三种老年照护模式的利弊分析入手,阐述我国老年照护的现状需求和发展方向,并以期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 标签: 老龄化社会 失能老人 养老模式 长期照护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照护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及相关部门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且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就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护理体会进行探析。

  • 标签: 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从养老机构工作氛围和照护质量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改善养老机构工作氛围,提高照护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养老机构 工作氛围 照护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稽留流产患者身心照护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和身心照护整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程度及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对稽留流产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可使得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减轻,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得到改善,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稽留流产 身心照护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陪护家属,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照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在住院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住院 患儿家属 护理关怀 照护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在胃镜检查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56份,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支持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支持干预后,焦虑值评分同预约检查时相比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可采取心理支持干预,能够有效地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应对能力,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胃镜检查 心理支持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居家照护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和居家照护者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照护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对照护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护理技巧,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压疮 系统化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75例危重病人,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肠外组和肠外+肠内组。肠外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肠外+肠内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评价(1)护理前后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2)腹泻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前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差异不显著,而肠外+肠内组患者护理后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显著比肠外组好,P<0.05;(2)肠外+肠内组腹泻发生率显著比肠外组低,P<0.05。结论危重病人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和营养水平,且可预防腹泻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社会支持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均在探讨的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本研究对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涉及到定义、理论发展、来源、测量和相关变量几个方面。旨在以此推动社会支持研究的进展。

  • 标签: 社会支持 测量 相关变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寺耳镇管理的9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饮食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痰菌培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指数情况,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营养支持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临床探讨的热点话题,其中营养支持治疗是重要的措施,可帮助恢复身体机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等。而营养支持治疗并非盲目进行,需要遵循一般原则,选择合适的时机,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方案,探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对该领域的发展是有利的。

  • 标签: 危重症 营养支持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是人生当中重要的转折点,并且也是在整个人生当中最主要的时期,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是心智还是生理都逐渐的步入成熟化,而在青少年心理这一方面上,自身的独立以及自我意识也都在持续的增强当中,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明显变化,这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很多青少年存在着独特的情绪,而这些情绪状态也是每个家长所担心的。本文主要立足于当代青少年情绪及情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青少年 情绪情感 变化 研究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从双相情感障碍定义、发病率及其诊断、疾病负担和治疗等多方面,综合相关论文讨论了双向情感障碍,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人际社会节律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治疗方法。结果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治病率及死亡率。结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探索双相情感障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人际社会节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支持治疗对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ICU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安素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死亡率为0.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死亡率为5.5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重症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重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营养支持 ICU 重症
  • 简介:摘要肺移植已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发展为治疗终末期肺病可选择的唯一方法,肺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需伴随有高水平的护理技术,否则会影响器官移植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的同时,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器官移植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平衡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对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有针对性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外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的方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2)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有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营养状态、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术后26.39%感染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之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28%和22.22%的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长为15.37±5.73天,短于对照组患者25.84±6.74天的住院时长(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日常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术后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从而有利用促进外科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该方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支持 康复护理 外科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来探讨营养支持与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确诊脑出血昏迷患者按对比要求分为观察组(55人)和对照组(55人),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针对性营养支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记录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状况。结果经过针对护理,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明显较好,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得发生率又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干预性优质护理和针对性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康复,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昏迷 营养支持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