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带教中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取17例2019.01-2019.12接受常规带教的急诊新护士、实习生作为对照组,17例2020.01-2020.12接受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带教的急诊新护士、实习生作为观察组,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急救能力、实操与理论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应急能力(86.35±7.29)分,气管插管(89.64±6.45)分,心肺复苏(84.55±7.82)分,思维能力(294.63±37.95)分,高于常规组,同时,常规组实操与理论成绩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合理应用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有助于提升新护士实践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可有效培养其急救能力和思维能力,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价值分析 急诊新护士培训 情景模拟法 案例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植入物清洗管理过程中应用根因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以来收录的1812包骨科植入物(外来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在2020年8月开始实施根因分析,对比根因分析实施前后骨科植入物的返洗率。结果 在根因分析实施后,骨科植入物返洗率得到显著降低,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结论 骨科植入物清洗管理中采用根因分析,可以提高骨科植入物清洗质量以及清洗合格率,避免骨科植入物返洗的情况出现,从而取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骨科植入物 清洗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检测。对比诊断应用。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及漏诊率显著更优,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诊断效果更好。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干化学分析法 尿沉渣分析 灵敏度 阳性检出率 准确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以泰州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为例,将医院管理实际情况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 SWOT分析对该院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劣势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策略管理思维、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管理 服务、市场意识等4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对策,对探索建立适应公立医院当前改革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SWOT分析 三甲综合性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法或者案例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19年06月至2020年05月时间段内,对我院肿瘤内科共计50例护理实习生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在此过程中,对所纳入的25例运用本科室日常工作中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过程中,对所纳入的25例运用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就各项教学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考核成绩指标测评分值,教学质量指标测评分值,教学方式满意度评估值,教学效果测评分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在各项教学工作实施后,经对所观测的考核成绩项目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以测定,观察组所得评分居更高水平,P<0.05。经对所观测的教学方式满意度加以测定,和对照组所得结果72.00%进行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96.00%居更高水平,P<0.05。经对所观测的教学质量项目加以测定,观察组所得评分和对照组所得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居更高水平,P<0.05。经对教学效果项目进行观测,观察组优良率所得结果92.00%较,和对照组优良率所得结果68.00%进行比较,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期间,使用情景教学法的同时予以案例分析,具有提高实习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的效果,且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

  • 标签: 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 护理教学 肿瘤内科 考核成绩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法或者案例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19年06月至2020年05月时间段内,对我院肿瘤内科共计50例护理实习生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在此过程中,对所纳入的25例运用本科室日常工作中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过程中,对所纳入的25例运用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就各项教学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考核成绩指标测评分值,教学质量指标测评分值,教学方式满意度评估值,教学效果测评分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在各项教学工作实施后,经对所观测的考核成绩项目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以测定,观察组所得评分居更高水平,P<0.05。经对所观测的教学方式满意度加以测定,和对照组所得结果72.00%进行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96.00%居更高水平,P<0.05。经对所观测的教学质量项目加以测定,观察组所得评分和对照组所得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居更高水平,P<0.05。经对教学效果项目进行观测,观察组优良率所得结果92.00%较,和对照组优良率所得结果68.00%进行比较,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期间,使用情景教学法的同时予以案例分析,具有提高实习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的效果,且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

  • 标签: 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 护理教学 肿瘤内科 考核成绩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致药疹性皮炎的机制和相关处理建议,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与1例培美曲塞致药疹性皮炎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阐述相关机制和处理建议。结果及结论:培美曲塞致药疹性皮炎可能与其发挥干扰细胞代谢的作用有关,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并发症,避免治疗中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致药疹性皮炎的机制和相关处理建议,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与1例培美曲塞致药疹性皮炎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阐述相关机制和处理建议。结果及结论:培美曲塞致药疹性皮炎可能与其发挥干扰细胞代谢的作用有关,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并发症,避免治疗中断。1 病例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前置采用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13年 5月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7125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产前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检查,经手术病理诊断, 22例发生胎盘血管前置,占 0.08%,经产前超声检查, 20例确诊,符合率为 90.91%, 2例漏诊或误诊,占 9.09%。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盘血管前置,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胎盘血管前置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 :疫苗是群体性社会性减灭某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群众对疫苗接种工作的了解和重视 ,人体接种疫苗后的潜在负面反应引起了社会性的关注。目的:分析晋江市 AEFI的影响因素,分析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评价 AEFI相关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方法利用 EXCEL软件对 2015—2018年 AEFI 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晋江市 2015—2018年共报告 AEFI 175例 ;两岁以下儿童 (占 57.71%)是发生最多的年龄组 , 引起 AEFI 的疫苗主要为第一类疫苗 (77.14%,135/175)尤其是百白破疫苗(无细胞) (60例 ) ,以接种第一剂次者居多,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当日 (75.43%)和次日 (17.14%),以一般反应为主 (占 72.57%),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为主。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 监测 预防接种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CR(聚合酶链反应)检验和细菌培养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0月-2021年12月行阴道细菌检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CR检验检验以及细菌培养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对病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98.00%,高于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例引导下的项目化教学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校内2019年-2021年级学生100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病例引导下的项目化教学,参照组则运用课堂讲解为主的常规教学法,观察对比两组心电图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心电图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例引导下的项目化教学可以提升心电图教育成效,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病例引导  项目化教学法   心电图教学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对本院 750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病例资料结果分析,探讨以后发热门诊在应对突发疫情需要改进的方法和可借鉴的经验。 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 1月 31 日 -2月 29日期间本院发热门诊 750例病例资料,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 结果 所有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男性 459例,女性 291例, 年龄分布 3~ 87岁,确诊新冠肺炎 8例,均为普通型,且年龄大于 45岁有 5人,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8例,其他以普通感冒、肺部感染为主,占及极少数的肺结核 4例。其中有流行病学史伴有症状 115例, 无流行病学史伴有症状657例,无症状无流行病学史 27例 。 结论 本地区新冠肺炎发病率不高,确诊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症状轻,疫情期间做好人们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显示必要且重要,同时正确地做好门诊预检分流,优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减少交叉感染,以提高诊断效率及科学防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病例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培养、镜检检验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培养、镜检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验,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培养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示阳性率为 83 %,镜检为 92 %,镜检显著高于培养( P < 0.05 ),本组患者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占比达 89 %。结论:在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的 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镜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培养法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细菌性阴道炎使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效果及细菌类型。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10月~2021年2月,共选取12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接受了PCR检验和细菌培养检测,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分别纳入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比两组的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是90.00%、78.33%,PCR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在PCR检验中,共分离出144株致病菌;在细菌培养检测中,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PCR组中分离出113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8.47%、20.14%,存在显著差异(x2=98.019,P=0.000)。细菌培养组中分离出67株革兰氏阳性菌,25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69.07%、25.77%,存在显著差异(x2=36.468,P=0.000)。两组检测出的结果中,均显示致病菌占比从高到低排列的前5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CR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94%、27.78%、15.97%、11.11%、6.94%,细菌培养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59%、17.53%、24.74%、12.37%、8.25%。两组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PCR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结论 检验细菌性阴道炎时,使用PCR检验比采用细菌培养的效果更佳,尤其对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检出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检验效果 细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因严重创伤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死亡与否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根据大量输血与否再分为两个亚组。研究大量输血与死亡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OR)。同时分析大量输血组与非大量输血组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大量输血组死亡35例,存活20例,非大量输血组死亡18例,存活37例;非大量输血组相比,大量输血组输血后APTT、PT及TT指标均较高,而Fbg及PLT指标则较低(P<0.05);非大量输血组相比,大量输血组输血后APTT、PT及TT指标均较高,而Fbg及PLT指标则较低(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大量输血可能增加其死亡的风险,OR 3.59,95%置信区间(1.66,7.72)。对严重创伤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会对机体的凝血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且输血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输血期间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小板及血浆补充,并密切关注凝血功能障碍情况,避免造成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 标签: 大量输血 严重创伤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受到病案质量优劣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当前,由于缺少对于病案质量管理的重视,导致主要采取的手段有被动控制和事后控制两种,病案质量监控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本文对病案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对全面推动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的转型提供策略,推动病案管理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 标签: PDCA循环法 病案管理 质量提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 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2月~ 2020年 4月收治的 36例 2019-nCoV疑似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将其按随机数量分为研究组组和对照组 ,各 18例。给予研究组清燥救肺汤和洛匹那伟利托韦片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单一洛匹那伟利托韦片治疗 ,两组控制用药时间,其余条件保持一致。分别对 2019-nCoV疑似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血常规水平变化检测。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水平发现研究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三者含量高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8.88%, 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1.11%,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清燥救肺汤和洛匹那伟利托韦片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2019-nCoV 疑似病例疗效显著 ,用药后可以升高患者血常规指标,并减轻患者肺炎症状。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 2019-nCoV疑似病例的手段。

  • 标签: 清燥救肺汤 洛匹那伟利托韦片 2019-nCoV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