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资料和方法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所用材料、所循方法。包括起止时间、病例的详细情况(性别、年龄分布、部位、侧别、分型、受伤机制等)、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有多少种?比例、开放和闭合、评分或评级等)、影像学资料(x线、CT、MRI,分别叙述其主要表现、特点、比例等)、疾病、影像学、功能等国际标准分型、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手术方法(新方法)的详细介绍(包括麻醉体位、切口显露、病变处理及术中监测)、术后处理、康复(包括引流、药物应用、离床负重、特殊治疗)、研究方法、技术(基础)。

  • 标签: 影像学资料 手术方法 年龄分布 受伤机制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原因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共进行胸腰椎后路手术615例,非内固定手术318例,后路内固定手术297例。其中胸腰椎后路手术感染9例,非内固定手术术后感染5例。对这14例因胸腰椎退行性脊柱疾病后路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2-81岁,平均58.6岁。结果14例患者最终切口均甲级愈合,经8-3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未见感染复发。内固定组优7例,良2例,无一般及差评,优良率100%;非内固定组优3例,良1例,一般1例,无差评,优良率80%。结论早期彻底清创,置管冲洗,结合抗生素使用,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内植物取出,是处理胸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切口感染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手术 后路内固定 切口感染
  • 简介: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最早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美国科学家PeterAgre于1988年在研究人类红细胞时发现。最初被命名为类通道整合膜蛋白(channel-likeintegralmembraneprotein,CHIP28),1991年10月Carbrey等[1]第一次证明了CHIP28为AQP,确认了其通透水分子的功能,

  • 标签: 水孔蛋白脂类 脊髓损伤 水肿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喝牛奶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478例福州汉族绝经后妇女,喝牛奶组795例,不喝牛奶组683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区骨密度,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喝牛奶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1喝牛奶组不喝牛奶组两组比较,结果为年龄、体重、质量指数有差异。2腰椎骨密度年龄、体重指数、喝牛奶、体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y=0.843-0.003×年龄-0.010×BMI+0.006×体重+0.016×喝牛奶,β=0.392,回归系数t检验P=0.000),体重对腰椎骨密度影响较大。3体重、体重指数、年龄为协变量,喝牛奶为变量,行协方差分析,喝牛奶组腰椎BMD(0.754±0.138g/cm2)明显高于不喝牛奶组(0.742±0.113g/cm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F=5.935,P=0.015),股骨颈骨密度无差异。4喝牛奶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9.18%,不喝牛奶组患病率为71.16%,两者比较无差异(P=0.42)。结论喝牛奶可维持绝经后女性腰椎高骨密度,这类人群适量饮用牛奶,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 标签: 喝牛奶 骨密度 绝经后妇女
  • 简介:脂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症均是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现脂代谢紊乱易合并骨质疏松,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对预防治疗骨质疏松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骨代谢包括骨生成和骨吸收,血脂则包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几个方面,研究脂代谢骨代谢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多种血脂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关系,关于二者相互影响的分子机理目前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二者相关性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脂代谢 骨代谢 血脂 骨质疏松 WNT 信号通路
  • 简介: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脊柱外科基础临床研究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4-07-149(国)]将于2015年9月10~12日在宁波举行。本院已成功举办10届脊柱外科学习班,并不断总结往届学习班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验,努力打造品牌学术会议。参与者将授予国家级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10分。本次学习班内容包含近年脊柱外科的热点话题,将以脊柱微创、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创伤等几大专题分类进行交流,具体内容包括:OLIF在腰椎椎疾病的应用前景、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应用、

  • 标签: 技术学习班 脊柱外科 椎弓根螺钉固定 医学继续教育 宁波市第六医院 脊柱微创
  • 简介: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脊柱外科基础临床研究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4-07-149(国)]将于2015年10月29~31日在宁波举行。本院已成功举办10届脊柱外科学习班,并不断总结往届学习班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验,努力打造品牌学术会议。参与者将授予国家级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10分。

  • 标签: 技术学习班 脊柱外科 医学继续教育 宁波市第六医院 脊柱微创 学术会议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TLIF)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经TLIF治疗的58例单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纳入研究,其中mini-TLIF组28例,open-TLIF组30例。评价两组的围手术指标、椎旁肌损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mini-TLIF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和返回工作时间、术后3d肌酸激酶显著优于openTLIF组,但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较长(P〈0.05)。术后1年随访时,open-TLIF组椎旁肌表面肌电图平均放电幅度和频率显著低于mini-TLIF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TLIF治疗单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开放手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但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椎旁肌损伤轻,早期效果更为满意。

  • 标签: 微创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椎间盘源性腰痛
  • 简介:目的探讨空心变距无头拉力螺钉(Acutrak螺钉)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1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4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9(16±3.21)个月,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Acutrak螺钉组(n=22),空心螺钉组(n=19),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患足功能及并发症并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Acutrak组V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术后3月Acutrak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Acutrak组术后随访中并发症少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cutrak螺钉相比于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术后有着足部功能的恢复较快、疼痛较轻,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势。

  • 标签: LISFRANC关节损伤 Acutrak螺钉 手术治疗
  • 简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通过诱导可分化成为骨、软骨、脂肪、肌腱等,其中影响其向成骨成脂肪分化的因素很多。机体老化会使整体内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也使骨髓内微环境复杂的细胞内、外信号调控发生改变。控制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诱导成骨分化而抑制成脂肪分化,进而提高骨质疏松、骨缺损和骨量丢失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骨分化 控制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突出物的影像区域定位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资料,利用腰椎MRI或CT,按照"胡有谷区域定位法"对突出物进行影像区域定位描述,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进行随访评价。结果随访评价了2006年1月~201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15例(229个节段),其中男142例,女73例,随访12~126个月,平均30.2个月。对患者发病时及末次随访时功能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病例在随访时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根据ODI、JOA、VAS改善率,采用方差检验统计分析,发现横断位分区对预后存在影响;突出物处于横断位3区时,JOA改善率较其余区域低;余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在影像区域定位中,横断位分区对预后存在影响。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放射摄影术 统计学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证实维生素D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具有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维生素D的作用通过维生素D受体来实现,现已知维生素D受体基因存在变异,而这些变异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作用。本文拟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变异动脉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呼和浩特市老干部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对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影响,为进一步防治骨质疏松及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就诊、体检的年龄60岁以上的干部268例,最终入选235例。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抽血测定25(OH)D、PTH等生化指标,同时进行骨密度测定。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用IBM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5名研究对象中,血25(OH)D浓度为13.51±8.59ng/mL。PTH浓度为45.99±20.02pg/mL。骨密度:股骨颈为0.690±0.144g/cm2,总髋部为0.818±0.158g/cm2,腰椎1—4为0.978±0.207g/cm2。10年主要骨质疏松骨折概率为3.29±2.66%,10年髋部骨折概率1.36±1.59%。总25(OH)D水平10年主要骨质疏松骨折概率、10年髋部骨折概率均负相关。结论呼和浩特市老年干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十分严重,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老年 维生素D缺乏 甲状旁腺素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戊糖素水平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戊糖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190例绝经后女性及>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查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OC)及戊糖素水平,分析戊糖素肝肾功能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糖尿病病程、HbA1c、β-CTX水平相关(r=0.492、0.158和-0.156,P均<0.05),而与PINP及OC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646和0.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水平糖尿病病程、HbA1C相关(P均<0.05),而与β-CTX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19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戊糖素水平骨转换指标PINP、β-CTX及OC水平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戊糖素 骨转换指标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探讨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220例,根据血清TSH水平,以1.60mU/L和2.90mU/L为界,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即A组(0.27mU/L~1.60mU/L)、B组(1.60mU/L~2.90mU/L)、C组(2.90mU/L~4.20mU/L)。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骨密度(BMD)的差异。结果①B组相比,A组患者左股骨颈、转子和全髋部BM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BC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②对于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血清FT3全髋部BMD呈正相关(r=0.292,P=0.039),TSH、FT。全髋部BMD无相关(r=0.078,P=0.594;r=-0.043,P=0.771);③校正年龄、绝经年限、BMI后,FT3全髋部BMD仍呈正相关(r=0.401,P=0.006),TSH、FL全髋部BMD仍无相关(r=0.013,P=0.929;r=0.039,P=0.797);④在多元线性回归中,FT3仍与全髋部BMD独立相关(B=0.114,P=0.006)。结论在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妇女中,低TSH会降低全髋BMD;血清FT3全髋BMD呈正相关,而TSH、FT4全髋部BMD无相关。

  • 标签: 绝经 2型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分析下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改良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score,TLICS)系统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下腰椎骨折病例资料89例,按AO分型:A3.1型22例,A3.2型22例,A3.3型31例,B2.3型6例,C1.3型8例。用改良TLICS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对比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影像结果,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切口无感染。随访12~60个月,平均29.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植骨融合良好,脊髓神经功能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由于下腰椎具有完全不同的损伤特点,应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改良TLICS系统是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 简介:目的探索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1263A/G)多态性中国汉族男性士兵的训练性下腰痛及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于某步兵团和某装甲团分别选取247名和245名中国男性汉族士兵,按诊断标准分为下腰痛组和对照组,对下腰痛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抽取全部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DNA测序仪检测Caspase-9(-1263A/G)位点的基因型,分析该位点训练性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步兵群体中,下腰痛组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装甲兵群体中,AA基因型在下腰痛组中的分布频率同样低于对照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9(-1263A/G)位点下腰痛士兵V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携带GG基因型的装甲兵患者的VAS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腰痛更为严重,但在步兵群体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9(-1263A/G)多态性中国汉族步兵和装甲兵的训练性下腰痛相关,并且装甲兵下腰痛患者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腰痛 统计学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laminectomy,FL)对腰椎手术节段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行PTED或FL患者82例,并获得完整随访,测量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活动度变化情况及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小关节角度差的变化情况,评估2种术式对脊柱运动单位的影响。结果PTED组和FL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24.5个月。2组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降低,PTED组的丢失量均小于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增加,FL组活动度增加大于PT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D组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和小关节角度差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组则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PTED对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手术节段运动功能的影响程度较FL小;FL对关节突关节间隙和小关节角度的影响程度较PTED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 简介: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稿件投往海外,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骨科医生阅读外文文献,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与国内同道一起分享,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介绍一些最新的外文文献,使中国骨科医生从中受益并及时了解国外的骨科动态,敬请关注。

  • 标签: 抗原表位 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液 探索性分析 骨科医生 AR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