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骨切口手术治疗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并气胸的疗效。方法经胸骨正中一期手术切除双侧肺尖部大泡,术后8~1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30例病例临床症状消失,胸部透视及胸部CT扫描无气胸及肺大泡征象,复查肺功能正常。结论通过对国内外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所致双侧气胸的治疗研究表明,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切小切口、VATS同期开胸对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方法简单,不影响呼吸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愈合好,痛苦小,在基层医院无胸腔镜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胸骨正中切口 手术 双侧肺尖部肺大泡 气胸
  • 简介:目的:总结胸骨旁小切口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作者收治的经心脏彩超检查确定适合采取封堵手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儿2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1岁3个月至6岁,年龄3岁以下15例,6岁以上9例。缺损最长径5~19(10.0±4.5)mm。做右胸骨旁1~2.5(1.7±0.6)cm切口,放入切口保护套和(或)小型切口牵开器,切开心包,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视下输送鞘置入封堵器。结果24例均成功封堵,无一例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30~90(43±19)min,术中出血量2~140(21±34)mL。术后出现快慢型房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住院2~9(4.7±1.8)d。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未见残余分流,无明显胸腔积液。术后3个月随访心脏彩超13例,封堵器无残余分流。结论右胸骨旁小切口封堵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满意,适合于年龄3岁以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和腹正中胆囊切除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3)和腹腔镜组(n=40),对照组采取腹正中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高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正中胆囊切除术比较,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 腹正中切口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的相关干预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特别是医学方面,手术治疗方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先进,治疗过程也越来越便捷,但是在技术突飞的当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人们的健康,阻碍了术后的恢复,本文就手术切口出现的感染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当下的医学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会阴正中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开术,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切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开术及会阴侧切术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临床外科手术之后常常会并发手术切口感染,骨外科患者往往需要实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迟,严重情况会造成骨科患者出现骨髓炎,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文章基于此,对骨外科手术中切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 标签: 骨外科 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30年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2cm×1cm,未予诊治,7年前行胸部X线检查示气管稍右偏,未予重视,2周前发现右颈部隆起肿块,大小约4cm×5cm,门诊入院。发病以来,无吞咽不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多食易饥、手颤、消瘦等表现。患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查体:右颈前侧触及4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气管略向右偏,颈浅表、深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标签: 胸骨后甲状腺肿 双侧甲状腺 腔镜 甲状腺结节 多食易饥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腹部切口手术产后护理的效果,探讨产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切口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将所有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总结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中,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状态,缩短术后产妇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泌乳时间,改善产妇术后恢复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产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采用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切口恢复优良率达到了95.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结论对于乳腺纤维瘤在治疗过程中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切除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晕边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和肿瘤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采用肿瘤原位切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乳房瘢痕情况。结果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宽度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晕边缘切口切除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切更隐蔽、瘢痕较小,符合现代美学观念,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乳晕边缘切口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晕切口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治疗的患者56例,观察并分析治疗期间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结束后,5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完整切除乳腺纤维瘤,预后理想,乳房外观良好,患者满意度约98.21%(55/56)。结论乳晕切口进行乳晕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美容效果好、手术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乳晕 乳腺纤维瘤 手术治疗
  • 简介:这一站,我到达的地方是武侠电影里经常出现的——这就是中国的北京。一看到北京的紫禁城,我惊讶得合不上嘴了。这可是以前皇帝居住的地方啊!在高大的红色墙壁后,究竟是怎样的世界昵?我慢慢推开大门,就在这时,响起了一个声音——

  • 标签: 武侠电影 紫禁城 北京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观察,研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一年的46例乳腺脓肿的患者,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取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脓肿切开行开放引流治疗,通过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从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乳房变形率、切口瘢痕形成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引流,非常值得在临上合理推广。

  • 标签: 引流术,乳腺脓肿,乳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单切口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腋下单切口全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腋下单切口全内镜下实施甲状腺切除术,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建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腋下单切口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