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性使用对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性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氦氖激光照射,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优芬外用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0例;对照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0级0例,Ⅰ级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4例,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性使用,可有效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有效预防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贝优芬 氦氖激光 放射性皮肤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介绍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同时合并大气道弥漫性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的患者,以提高对这一少见疾病诊断治疗的深刻认识。方法对一例确诊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系统的回顾,并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可合并气道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合并该类临床症状的患者极易误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曲霉菌感染。如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应常规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及时药物干预,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气道结节 皮肤多形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患者检测血清花粉 IgG抗体的结果。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患者 9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 Dot-ELISA法对患者的血清花粉 IgG抗体进行检测,并且比较分析不同疾病类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本组的 95例患者中, 54例血清花粉 IgG抗体阳性,占 56.84%( 54/95);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紫癜 +湿疹 +荨麻疹的血清花粉 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P<0.05);同时,在 95例患者中, 43例为荨麻疹,其中 35例检出血清花粉 IgG抗体,占 81.40%( 35/43),并且早春、晚春以及夏秋花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1.43%( 32/35)、 51.43%( 18/35)、 28.57%( 10/3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过敏性皮肤病与致敏性花粉有关,主要为春季花粉,尤其是早春花粉,是导致花粉相关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血清 IgG抗体 致敏性花粉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hEGF对颌面部皮肤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颌面部擦伤患者例,分成2组,治疗组(35人)使用rhEGF凝胶;对照组1(34人)采用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并将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hEGF凝胶与本文所提到的传统外用药的疗效差别显著(p<0.05),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EGF凝胶治疗颌面部皮肤擦伤,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好、用药方便等优点,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颌面部皮肤擦伤 凡士林油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异位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03月--2017年03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异位性皮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0例。常规组予以水杨酸软膏外用,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予以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TEWL(经表皮水分丢失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异位性皮炎患者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予以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皮肤屏障功能,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 标签: 复方氟米松软膏 异位性皮炎 皮肤屏障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0.54r0.24)。结论血清IgE及血液EOS在大多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解患者过敏的状态,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禁食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洗护理,观察组先使用0.3%双氧水进行护理后,再使用无菌蒸馏水进行漱口。观察两组患者口腔内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内菌落、pH值及口腔内舒适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消化道患者禁食期间选择有效口腔护理清洗液进行口腔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免疫力。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口腔护理 禁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100例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对其实行专业的综合性急救护理之后,分析回顾这10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选取的这10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9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急救护理之后抢救成功,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治疗和急救护理后,虽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还是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因短期大量失血最终抢救无效。结论医护人员要全面的观察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时的采取抢救护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急救护理 主要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凝血酶是为白色或微黄色非晶形冻干粉剂,能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的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当口服凝血酶后,立即与消化道裂开的血管创面接触,立即在血管裂口处形成血栓,阻止血液外流,达到止血的目的。故采用凝血酶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简单、安全、快捷的方法。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 止血芳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按照自愿原则和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和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在治疗肱骨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骨折患儿54例,其中27例患儿使用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7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92.59%,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肱骨髁骨折患儿术后肩关节的运动能力,对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滞动针疗法治疗冈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推拿脊柱科住院部、理疗科门诊诊断为冈肌腱炎的患者共10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滞动针组)与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滞动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愈率58.8%,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治愈率31.4%,总有效率80.4%,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6.7%、10.0%,总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5%、25.0%,总复发率为37.5%;结论滞动针疗法治疗冈肌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滞动针 冈上肌腱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消化道出血是指韧带之上的消化道,其包含胰胆、十二指肠、胃、食管等器官出现病变而引发的出血现象。根据有关资料证实,对上消化道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风险发生机率,我院为了提升护理效果,特此综述。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即消化道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组织灌注恢复正常,未出现脱水征,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均得到缓解,活动耐力有所增强;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的治疗结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消化道出血,缓解患者因出血导致的恐惧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内在我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保守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使用胃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可控性强的特点,能有效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急诊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血液透析深静脉雏护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维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局部皮肤消毒2次,对照纽按照传统方法以75%乙醇消毒2次、碘酊消毒2次,两组消毒方法一致,范围一致。连续维护4周,比较两组所需消毒时间、耗材成本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两组均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所需操作时问更短、消耗成本更低,敷贴粘附效果更好(P<o.05,P<0.01)。结论2%葡萄糖酸氯己定用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维护,效果好,且省时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 葡萄糖酸氯已定 乙醇
  • 简介: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增加了临床实习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能充分刺激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1]。多媒体课件中附有典型皮损图像,可使学生一目了然,

  • 标签: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皮肤病学/教育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14日至2017年5月14日期间我院烧伤整形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复合皮移植术治疗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8.12±2.36)d、创面愈合时间(12.79±1.65)d、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以及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130例。将其随即平均分成65例观察组和6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均好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手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我院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案的人选。把这60例随机抽取的病人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在这两组中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奥曲肽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奥曲肽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治疗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