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抢救中心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收录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相关信息。对术前准备、中检查、术后护理提出护理策略。结果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完成急诊PCI,直接PCI成功率100%。术前病死率0%,中死亡3例(1.9%),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3.9%(6/155),其中因心血管原因死亡2例(1.3%)。术前、中、术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PCI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认真做好护理配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能减少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冠心病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及健康行为水平(HPLP-Ⅱ)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AHSMSRS评分和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冠脉介入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导管室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我院11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C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58例),D组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8例),评估两组疗效。结果:D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数值明显低于C组,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6-MVD)均大于C组;D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6个月再入院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临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可改善其心功能及运动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云梦县中医医院行经冠状动脉介入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PCI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心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PCI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提高(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冠状动脉介入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乙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对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4例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治疗,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行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龄患者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介入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2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实验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短袖缩短率。结果心功能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短袖缩短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冠状动脉介入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分级 短袖缩短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冠状动脉介入与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病例是 201 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7 4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 2 组,对照组 3 7 例采纳溶栓治疗,观察组 3 7 例采纳冠状动脉介入,对比心功能水平及血清检测指标。 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水平及血清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改善心功能水平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介入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将其均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介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进行全程介入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uideLiner延长导管在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某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因冠心病复杂病变行PCI的患者56例,归纳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心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6例患者在行GuideLiner延长导管作用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15例辅助球囊通过,41例辅助支架通过,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半年内均为出现支架内血流堵塞,支架脱载等心脏不良情况。结论使用GuideLiner延长导管可以有效辅助球囊或支架达到心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并提高支架支撑力,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冠心病患者的寿命。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长导管 Guide Liner
  • 简介: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探讨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45例PCI患者中45例严重出血病例,按出血部位分类总结各自的临床特点,随机抽取54例无严重出血病例做为对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严重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PCI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0%。高龄(P=0.0013)、较低的体重(P=0.0378)和血肌酐水平升高(P=0.0353)是增加PCI术后严重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的抗血栓治疗应根据年龄、体重和血肌酐水平并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应将防止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做为术后护理一项重点工作.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严重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指导下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应用旋磨加药物支架植入近期预后情况。方法将40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64排螺旋CT指导组。CT指导组在斑块CT值大于200HU时的钙化病变行旋磨加药物支架植入,常规治疗组根据临床经验选择药物支架植入或补救性旋磨.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VS.9.2%,P=0.739;1.5%vs0,P=0.249;3.9%VS.2.0%,P=0.382;7.3%vs5.6%,P=0.547)。两组支架内血栓总的发生率及早、晚期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月造影随访提示支架内及血管段再狭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支架内最小直径及血管段最小直径常规治疗组均较CT指导组有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0.56)mmvs.(2.67±0.62)mm,P=0.032;(2.49±0.50)mmvs(2.57±0.57)mm,P=0.021)];而支架内管腔晚期丢失及血管段管腔晚期丢失cT指导组均比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9±0.07)mmvs.(0.22±0.06)mm,P〈0.001;(0.22±0.09)mmvs(0.25±0.07)mm,P=0.003)]。结论通过无创64排螺旋CT了解钙化病变性质,提前合理分类,中有效结合旋磨及药物支架植入,将有效提高即时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出现,是处理重度钙化病变的较佳办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旋磨术 药物支架 冠状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进行PCI治疗,术前均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并计算CCS,根据CCS水平分为A组(CCS≤100,n=37)、B组(100<CCS≤400,n=45)和C组(CCS>400,n=39)。比较三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PCI治疗后完全血运重建率的差异,随访12个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绘制三组患者PCI治疗后累积无MACE发生的生存曲线图,比较无MACE累积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C组患者多支血管病变率高于A组和B组(χ2=15.253、11.895,P<0.05),A组和B组多支血管病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三组患者无MACE累积生存率比较,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后,CCS>400是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治疗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CCS水平越高则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PCI治疗后MACE发生率也就越高,CCS是预后不良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完全血运重建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预测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既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行再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阜外医院进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分为既往PCI和非既往PCI两组,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进行2年随访,记录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卒中、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再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远期预后差别。结果共纳入6194例行PCI的ACS患者。既往PCI组共1256例,既往非PCI组共4938例。既往PCI组患者年龄更高,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更多。2年随访结果显示,既往PCI组全因死亡率(2.3%vs.1.1%,p=0.001)、心原性死亡(1.7%vs.0.5%,p〈0.001)、急性心肌梗死(2.7%vs.1.8%,p=0.040)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13.9%vs.11.8%,p=0.039)显著高于既往非PCI组,而血运重建、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既往PCI、年龄、左室射血分数〈40%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介入治疗不成功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及糖尿病史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时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既往PCI不再是全因死亡(HR=1.81,95%CI:0.99–3.28,p=0.051)和心原性死亡(HR=1.09,95%CI:1.04–1.14,p=0.06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中国单中心大样本人群,对于有相同危险因素的患者,既往PCI不是再发ACS介入治疗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既往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既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再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选取 2014 年 7 月 -2015 年 7 月收治的 70 例进行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有无既往 PCI 治疗将有 PCI 治疗史患者观察组。无既往 PCI 治疗的为对照,对比两组远期预后差别。结果:经过两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发生全因死亡率、心原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而血运重建、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发现:既往 PCI 、年龄、左室射血分数 <40% 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多因素 COX 回归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 40% 及糖尿病史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同时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 40% 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 , 而既往 PCI 不再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对于有相同危险因素的患者,既往 PCI 不是再发 ACS 介入治疗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既往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直接和延迟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各43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直接PCI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延迟PCI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指标、左房内径(LAd)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PC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延迟PCI治疗,且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直接 延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