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讨---通识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3

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讨---通识教育

任东方

摘要:通识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对本科教育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本科教育改革是否需要通识教育的方向?如何在高校推进通识教育?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通过认识通识教育的基本含义及认识误区,阐述了通识教育对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从而探讨我国本科教育推进通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本科教育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4-0050-02

在古代,中国孔子的“仁人论”、墨子的“兼爱论”以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等思想,无不闪烁着“通识教育”的思想光芒。近代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含义与目前的认识误区

“通识教育”是一种旨在回归教育本原,以培养健全人格、和谐身心和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主张的道理:“人才”的第一要素是“人”,然后才是“才”;“人”是“才”的“本体”,是“才”的基础,是“才”的内涵。这里的“人”,是指具有公众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的人”;具有自我发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自我的人”;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国家公民”。

对“通识教育”,目前普遍存在四种认识误区: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培养通才”;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与具有专业性和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在性质上不相符,通识教育追求基础,淡化专业,专业能力会降低,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第三种观点认为“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必须占优势”;第四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理想主义,不现实,因为‘通识’没有边界,难以操作和实践”。这四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将导致严重后果。第一种误区将导致“不知所措”;第二种误区将导致非“育人”而“制器”;第三种误区将导致“无法顾及专业教育”;第四种误区将导致“无为”。

二、通识教育对于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以证实。

第一,理论上二者关系密切。通识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张教育内容“广博”、“通用”、“基础”,侧重于人的未来发展需要。本科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可见,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基本问题的内涵上,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通识教育体现了本科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本科教育改革指明了改革方向;本科教育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贯彻通识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科教育的改革不能离开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思想同时能够在本科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第二,实践中推进通识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我国本科教育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功利思想的挑战。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与职业和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的专业设置围绕市场,使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紧跟职业,使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操练,而忽视了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二是专业教育模式惯性思维的影响。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要领导社会进步,要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就需要有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化的知识或技能。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甚至素质终身都在调整,不可能通过大学的本科学习一劳永逸。推行通识教育,受到专业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三是全球化及文化冲突的挑战。在开放环境中,中西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在此背景下,我们既要积极面向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能力,为迎接迅速变化的世界作好准备,也对承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负责。

三、我国本科教育推进通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进通识教育,需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和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适性原则。通识教育适应于各类型本科教育,并不仅仅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才需要通识教育。教学型高校也要树立通识教育思想,构建具有一定通识教育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

2.目的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通识教育基本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怎样才能使人格、思维和情趣得到和谐发展?这是本科教育应当研究的核心问题。

3.基础性原则。通识教育的“通”指“广博”,更意指“最基本”、“最通用”、“最有价值”;通识教育的“识”指“知识”,更意指“识学科”。所以,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应当侧重于主要学科最基本、最通用、最有价值的知识和问题,以使学生再进入专业教育之前,对人类“基本知识类型”有所把握,明确方位,学会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知识迁移能力。

4.整体性原则。实施通识教育,应当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协调统一,互相渗透的;应当从培养目标的高度规划课程体系,防止过度的专业教育或者过度的学科基础教育;从学科知识的总体上把握课程内容,防止取偏盖全。

5.交叉性原则。通识教育单在一个学科或二个学科是不能实现的。文科学生应当修读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理工科学生应当修读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跨学科学习,为今后有更宽的适应面以及创新创造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二)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目前,对通识教育的基本问题、价值和精髓认识不足,理论准备不够,实践中顾虑多,动作慢。“本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使我们对通识教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促进本科教育改革创新。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行通识教育,必须依托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本科培养方案,应着眼全局,正确处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内部各类课程的关系,依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认真分析和研究。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最能反映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特色和水平。根考察,部分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情况是:哈佛大学设置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道德辨析、数量推理、自然科学、社会分析等七大类;北京大学设置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等六大类;清华大学设置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科技与社会、法学、经济与管理、当代中国与世界、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技术等八大类;南京大学设置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科技进步与生命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文学艺术与美感、跨文化沟通及人际交往等七大类;复旦大学设置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类;中山大学设置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人文学科与审美艺术;社会科学与人类发展;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医学与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等六大类。由此可见,各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尽管有不同的分类,但都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等主要学科最基础、最核心、最有利于人的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思想,侧重于人格培养和思维发展。

诚然,这样的分类还有明显不足:其一,仅以学科归类课程而教育目的不鲜明;其二,课程分类中关于“人的生活需要和情致发展”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但是教育的本原应当是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最终实现人的自身解放。那些认为“本科教育仅仅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观点,是片面的,其不利于人的生活和情致发展。我认为,可以构建“文化与价值观导向”、“社会与生存能力导向”、“科学与思维方法导向”、“生活与情趣发展导向”等四类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目前“生活与情趣发展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开设不够,学生缺乏生活的理解力和情趣。四类导向的课程可如下定位:(1)文化与价值观导向的课程,如:文学、史学、哲学、艺术、伦理;人类学、未来学等,主要使人对国家、民族以及世界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具有与人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有文化,有教养,懂得真、善、美,富有仁爱之心和合作精神,有一定的跨文化理解力。(2)社会与适应能力导向的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主要使人对经济、政治、社会、管理、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社会分析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科学与思维方法导向的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主要使人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思维方法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

3.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后,还必须对其下各门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开发。这是一个点多面宽、更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应避免通识教育课程“个人申报”、“单人承包”,应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领衔,组织高水平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开发,以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体现深刻性、基础性、经典性、前沿性以及实践性,真正达到“通识育人”的目的。

4.培养高水平师资。通识教育不仅对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更是对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严峻挑战。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师资建设,积极选拔培养高水平教师,组建具有协作精神的教学团队,发挥集体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5.完善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践通识教育,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高校应改革和完善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以育人为中心,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改革招生制度,逐步实行按专业大类和学科大类招生;完善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学习进程的制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革和完善导学、评教、实验室开放、课程建设和考试评价等各配套制度。

总之,通识教育具有回归教育本原,旨在造就有教养、有思想、有思维、有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取向,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协调一致。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弘扬通识教育理想,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公众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任东方(1972—),女,汉族,河南滑县人,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河南郑州,4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