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黎学珍

广西东兴市第二中学 538100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迈向3.0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或合作分析现象、提出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借助其结构化的调控、系统化的探索和别样化的思考,完善课堂教学方案,优化师生互动方式,强化绩效当堂检测,促进学生更加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初中 信息技术课堂 应用 

引言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项目式学习渐渐成为诸多学科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新方式,运用项目式教学方式,让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效地融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一、项目化教学概述

所谓的项目化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将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推进的教学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一种教学方式。选取的项目是针对在生活当中的某一件事,而这件事和学习有着很大的关联,并且具有相当大的价值,而且学生对其也相当的感兴趣,可以让她们通过观察了解之后愿意亲身体验,并可以将相关的学习目标进行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将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整个过程当中都是对学生进行实时关注的。在了解了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之后,结合学生自身制定特殊的项目活动,而且在所有项目完成之后,会做出综合点评,让学生自身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不断地被改善。

二、项目化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实施策略

  1. 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融入实际情境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技术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所以说信息技术和生活已经息息相关。要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利用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经验和教学知识进行联系。以“信息时代化”为例,这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第二单元的教学知识点,这一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模式让学生读取信息,早期的信息都是通过观察所得出的。教师或是学生进行无声的表演,让学生观察,最后得出自己的认知信息。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渗透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对信息技术的探索和学习。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的知识点,也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 注重对驱动型问题的设计

在项目化学习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驱动性问题。如果项目化的学习当中没有驱动性的问题,学生就会在整个过程当中盲目的进行活动。他们并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有没有产生什么积极作用。就无法让教授的学习目标得到完成,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运用到整个学期中学生要学习到的知识点,并且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更加贴近,有需要进行探究的价值。所以很多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全新要求,对某些信息技术的教材进行重新研究分析,对需要进行教学的重点或者难点作出简练的总结,让所有的学科知识更加的项目化,同时需要结合初中生自身的特点,实际的情境,以及当前最热门的话题等设置出符合情境的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也可以是生活当中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整个项目的设立点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然而它的实现必须是在课程的基础内容之上进行建立,让学生成为中心点,让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之间,对所有的只是进行系统构建,让内容发展的更加科学化,这也锻炼了学生在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1. 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注重项目式学习模式融入生活的内容,不止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学习,而是让他们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项目式的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例如,学校开展运动会,老师可以让学生为学校制作运动会的宣传视频;在宣传视频制作阶段,老师让学生看一些以往运动会宣传的优秀视频,使得学生对这些视频制作中运用到的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能制作出独具风格,与众不同的运动会宣传视频。老师要先告知学生运动会的主题,让他们在设计到制作的项目全过程中紧紧围绕主题来进行。

  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项目式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探究也是学习的重要特点,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学习模式。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团队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以“美化文档添锦绣”为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文档美化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档,其中编辑、加工和美化等内容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用视频的形式播放文档文化设计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学习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有效应用,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志华.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张玉香.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8):164-165.

[3]孟杰,华永兰.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单元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