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谢换玲

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  广东 广州 510635

摘要: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可视化思维工具如韦恩图、鱼骨图、思维导图等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运用思维工具时,要注意控制思维训练的“度”。

关键词:思维   思维能力  可视化思维工具 

一、将可视化思维工具引入课堂教学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只是注重运用传统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模块,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等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起到枢纽的作用,在语文学习领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我们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交流分享,并以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形式表征其思维过程,不断地提升其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可视化思维工具,进行渗透思维的训练。

(一)寻找恰当的思维训练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提高,就要求老师在设置思维训练点时,要寻找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散思维。而思维工具的运用更能将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比如,我们在学习《青藏铁路》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读读课文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说青藏铁路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学生在解决这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将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汇总,而用鱼骨图也更利于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理清思路,寻找依据。

(二)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时,要注意控制思维训练的“度”

1.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思维能力的差异性,考虑问题是否切合实际,能否获得思维训练的效果。比如,我在设计“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历史”的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搜集汉字的来源;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关于“汉字”有关的知识进行集中梳理,一方面是对已有知识的重新架构,另一方面在重新架构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设计教学环节要适度。
    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从整体的教学目标出发,要有整体性。每个环节内容的衔接既要有阶梯性又要有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在《走近诗仙、诗圣》这个主题的活动中,我们先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关于李白杜甫的资料,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对二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让学生根据李白、杜甫的《渡荆门送别》和《旅夜书怀》两首诗运用韦恩图进行对比,最后再让学生运用鱼骨图分析自己喜欢两位诗人中的哪一位。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让学生对两位诗人的了解一步一步深入。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整体性,又有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同时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逐步提升,从最初对资料的整理能力,到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再到最后的归纳总结,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清晰地体现在运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中。

3.学生的思维要超越原有的思维限度。
    语文课堂的上的思维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已有知识的维度上通过对比分析获取新的知识。我们在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知识之后,提出了“是否赞成汉字简化”,这一主题内容是我自己额外加进去的,在知识层次上已经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但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同时也是从字源的角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表义作用,我增设了这一主题。在这一环节,我特意使用了蝴蝶图这一思维工具,使得学生的研究状态一直处于兴致盎然之势。在辩论的过程中,更让我欣喜的是一个学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不应该完全废除繁体字。这些研究内容的确定给学生创设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既有助于学生整理已有的汉字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升思维能力。

、结论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是综合性学习还是课堂上及课下的语文学习,我们都要力求突出它的趣味性,要有生活气息,让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整个实施活动要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并寓教于乐、启智于趣。而借助思维工具,一方面学生在使用的时候会觉得新鲜有趣,同时又会发现运用了思维工具之后,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在进行整个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运用《批判性思考意向量表》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做了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验前测和后测,实验班进行了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的两次实验,非实验班则仍旧沿用原来旧有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实验结果对比如下:

系统性与分析力

心胸开阔

知识好奇心

整体与反省

总量表

题号

456810、11、14、15、16

3.12.13.19

1.2.18

7.9.17.20

1——20

题数

9

4

3

4

20

我们从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均选取30名学生,使用《批判性思考意向量表》从系统性与分析力、心胸开阔、知识好奇心、整体与反省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班后测思维能力高于

后侧的学生人数

实验班后测思维能力高于

后侧的学生所占比例

非实验班后侧高于前测的学生人数

非实验班后侧高于前测的学生所占比例

24

80.0%

20

66.7%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班的学生思维能力在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后有较大提高。

综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国庆,贾振洋,黄荣怀,陈鹏. 基于GraphML的知识可视化接口的定义与实现——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08,06.

[2] 张楚卿  龙从欢.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J] 咸宁师专学报 2002年第22卷第4期
[3]林建才,董艳,郭巧云. 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