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煤矿井下巷道快速掘进作业中,顶板的支护施工极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坍塌冒顶问题,就得需要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方面的技术监督管理。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经验交流[尚军011],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对施工质量的较大影响,培养一支操作水平高、技术素质好的施工队伍,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意识,提高业务操作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顶板支护速度和质量的能力。

  • 标签: 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支护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等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对于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的外泌体参与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备受关注,但外泌体的作用并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对于小胶质细胞的特点、功能、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的特点和功能及其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外泌体 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个新的杂合错义变异所致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IFD)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变异,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个分别于2021年3月30日和2021年5月27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FD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凝血指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GA、FGB及FGG基因的变异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候选变异位点的保守性并预测变异蛋白的致病性,同时模拟变异前后蛋白质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1为18岁男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g:C)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均明显偏低,分别为0.80 g/L和1.00 g/L。先证者2为43岁男性,其Fg:C和Fg:Ag分别为1.35 g/L和1.30 g/L,均偏低;先证者1的父亲、先证者2的父亲及儿子的Fg:C和Fg:Ag均偏低。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1及其父亲FGG基因的第7外显子均存在c.688T>G(p.Phe230Val)杂合错义变异;先证者2及其父亲和儿子FGA基因的第6外显子均存在c.2516A>C(p.Asn839Thr)杂合错义变异。同源性分析表明Phe230和Asn839残基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提示p.Phe230Val和p.Asn839Thr变异均为致病性;蛋白模拟模型结果显示p.Asn839Thr变异使氨基酸之间的氢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结论p.Phe230Val和p.Asn839Thr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这2个家系发生IFD的原因。

  • 标签: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变异 蛋白预测模型 家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例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探讨SERPINC1基因突变与静脉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本文研究类型为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病例系列。收集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例AT缺陷患者临床资料,在患者治疗前,采集血标本。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AT活性(AT:A),免疫比浊法检测AT抗原(AT:Ag)含量。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SERPINC1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发现的疑似突变用反向测序予以验证。分析SERPINC1基因突变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统计占比。结果12例患者的AT:A在30%~66%,均明显下降,7例患者的AT:Ag 同步降低,表现为Ⅰ 型AT缺陷,5例患者AT:Ag在参考范围,表现为Ⅱ 型AT缺陷。共发现12种SERPINC1基因突变,其中6种杂合突变c.456_458delCTT(p.phe121del)、c.318_319insT(p.Asn75stop)、c.922G>T(p.Gly276Cys)、c.938T>C(p.Met281Thr)、c.1346T>A(p.Leu417Gln)和c.851T>C(p.Met252Thr)为首次发现的突变位点。12例患者均有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其中3例患者包括2例复合杂合突变患者和1例单杂合突变患者,在没有明显诱因下,青壮年时期即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其他9例患者合并有其他易栓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吸烟、妊娠和制动。结论SERPINC1基因缺陷导致的AT缺陷症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事件,尤其当同时存在其他易栓因素时。

  • 标签: 抗凝血酶缺陷症 SERPINC1基因 基因突变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1型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M1-exo)对氧糖剥夺/复氧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加入100 μg/L脂多糖(LPS)和20 μg/Lγ-干扰素(IFN-γ)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表型,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荧光法鉴定M1型小胶质细胞。收取M1型小胶质细胞的上清液,用ExoQuick-TCTM试剂盒提取M1-exo,通过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粒径分析(NTA)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CD9、CD63)的表达。将生长良好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分为6组:C组细胞常规培养;O组氧糖剥夺3 h后复糖复氧24 h制备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E组的N2a细胞氧糖剥夺3 h后复糖复氧并与M1-exo共培养24 h;NC组、M组和I组分别构建阴性对照、过表达和敲低微小RNA-20a-5p(miR-20a-5p)的M1-exo,通过qPCR检测转染是否成功。NC组、M组和I组N2a细胞氧糖剥夺3 h后,与转染后的M1-exo共培养24 h后检测各项指标。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qPCR法检测miR-20a-5p表达。结果与M0型小胶质细胞相比,M1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荧光强度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CD32(荧光强度):36.919±1.541比3.533±0.351,CD32 mRNA(2-ΔΔCt):4.887±0.031比1.003±0.012,CD32/β-actin:2.663±0.219比1.000±0.028;iNOS(荧光强度):29.513±1.197比7.933±0.378,iNOS mRNA(2-ΔΔCt):4.829±0.177比1.000±0.016,iNOS/β-actin:1.991±0.035比1.000±0.045;均P<0.01〕,证明M1型小胶质细胞被成功激活。电镜下可见M1-exo为圆形或卵圆形囊泡状小体,并有明显膜性结构,直径范围约100 nm。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1-exo表达特异性CD63和CD9蛋白。与C组比较,O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力(A值):0.540±0.032比1.001±0.014,细胞凋亡率:(19.857±0.910)%比(13.508±0.460)%,miR-20a-5p(2-ΔΔCt):5.508±0.291比1.033±0.101,均P<0.01〕。与O组比较,E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表达进一步升高〔细胞活力(A值):0.412±0.029比0.540±0.032,细胞凋亡率:(31.802±0.647)%比(19.857±0.910)%,miR-20a-5p(2-ΔΔCt):8.912±0.183比5.508±0.291,均P<0.01〕,说明M1-exo进一步加重了氧糖剥夺/复氧后N2a细胞的损伤。与E组比较,M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力(A值):0.311±0.028比0.412±0.029,细胞凋亡率:(36.343±0.761)%比(31.802±0.647)%,miR-20a-5p(2-ΔΔCt):32.348±0.348比8.912±0.183,均P<0.01〕;而I组N2a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表达明显下降〔细胞活力(A值):0.498±0.017比0.412±0.029,细胞凋亡率:(26.437±0.793)%比(31.802±0.647)%,miR-20a-5p(2-ΔΔCt):6.875±0.219比8.912±0.183,均P<0.01〕。E组与NC组N2a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1-exo加重氧糖剥夺复氧后神经元的损伤,这一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携载的miR-20a-5p有关。

  • 标签: 外泌体 小胶质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糖剥夺/复氧 神经元损伤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Ⅺ(coagulation factor Ⅺ,FⅪ)缺陷症家系进行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 activity,FⅪ∶C)等指标进行表型诊断;对先证者F11基因的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用克隆测序分析单体型中的变异位点,并分析其家系成员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X-2.1软件分析变异点同源序列的保守性;用Mutation Taster预测变异位点的危害性;用Swiss-PdbViewer软件构建变异蛋白模型。结果先证者APTT延长为76.0 s,FⅪ∶C活性仅有4%。基因测序发现其F11基因存在第10内含子g.18141_18144delGTTG(IVS J-4delGTTG)及第12外显子c.1325del(p.Leu424Cysfs*8)复合杂合变异。其妹妹也存在该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和哥哥为IVS J-4delGTTG变异杂合子;其母亲、大儿子和小儿子为c.1325del变异杂合子。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Leu424为高度保守。两个变异点评分结果分别为0.982和1.000,预示两种变异为有害变异。模型分析显示c.1325del移码变异后Leu424变异为Cys424,与Pro421间多了一条氢键连接,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结论IVS J-4delGTTG和c.1325del杂合变异与该家系FⅪ水平减低有关。

  • 标签: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家系 遗传性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XI(coagulation factor Ⅺ,FⅪ)缺陷症家系成员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先证者的15个外显子、侧翼序列及家系成员的相应变异外显子区域,并用反向测序予以验证;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变异氨基酸位点的保守性;用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AN三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用Swiss-pdbViewer软件分析变异氨基酸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第10外显子存在c.1107C>A(p.Tyr369stop)杂合无义变异以及第13外显子存在c.1562A>G(p.Tyr521Cys)杂合错义变异;其父亲携带c.1107C>A杂合无义变异,其母亲和女儿均携带c.1562A>G杂合错义变异,丈夫为野生型。保守性分析表明Tyr521在进化过程中为高度保守位点。变异碱基致病性预测发现c.1107C>A和c.1562A>G均为致病性变异。蛋白质模型分析显示在野生型FⅪ蛋白结构中,Tyr521分别与Lys572、Ile388形成一个氢键,当变异为Cys521后,原有的苯环结构消失,并且与Lys572的侧链增加了一个氢键,改变了蛋白的催化结构域;p.Tyr369stop变异形成截短蛋白,这些变化均可能使蛋白质的功能受到影响。结论该家系第10外显子c.1107C>A杂合无义变异以及第13外显子c.1562A>G杂合错义变异是导致该家系FⅪ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分子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XIII(coagulation factor XIII,FXIII)缺陷症患者一种新的基因变异,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PCR扩增F13A1、F13B 基因所有外显子、侧翼序列以及5′端、3′端非翻译区,DNA直接测序。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氨基酸变异位点的保守性;用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AN、SIFT 4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位点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用Swiss-PdbViewer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蛋白模型和氨基酸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在FXIII缺陷症患者F13A1基因第4外显子发现c.515G>C(p.Arg171Pro) 杂合错义变异,该变异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4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均显示p.Arg171Pro变异可能影响FXIII蛋白功能。蛋白模型分析显示,野生型Arg171与Pro27、Thr28各有1个氢键,与Glu102有2个氢键;当发生p.Arg171Pro变异后,Arg171与Pro27、Glu102之间的3个氢键均消失,形成一苯环结构,使蛋白质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结论F13B 基因未发现变异。F13A1基因p.Arg171Pro杂合错义变异可能与该患者FXIII水平降低有关;p.Arg171Pro变异为国内外尚未报道过的新的F13A1基因变异。

  • 标签: 凝血因子XIII缺陷症 基因变异 出血障碍 模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表达实验分析p.Gly86Asp变异导致遗传性蛋白C(protein C, PC)缺陷症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构建野生型和p.Gly86Asp变异型PC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K 293FT细胞。提取转染细胞内的总RNA,将RNA逆转录成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内PROC基因的转录水平。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PC抗原(PC antigen, PC:Ag)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PC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结果qRT-PCR结果显示野生型PC和p.Gly86Asp变异型PC在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与野生型PC:Ag含量相比,变异型PC:Ag含量在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分别为81.3%±2.6%和110.0%±2.8%。WB结果表明,野生型PC和变异型PC的相对分子质量没有明显差异;变异型PC的含量在细胞裂解液中明显高于野生型PC,而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明显低于野生型PC。结论PC分泌障碍可能是p.Gly86Asp变异导致遗传性PC缺陷症的分子致病机制。

  • 标签: 蛋白C缺陷症 PROC基因 基因变异 体外表达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蛋白C(protein C,PC)缺陷症家系进行致病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protein C activity,PC: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蛋白C抗原(protein C antigen,PC:Ag)含量。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家系中的其他成员进行相关位点的变异检测。结果先证者PC:A和PC:Ag分别降至15%和11%,其父母和姐姐的PC:A和PC:Ag也降至正常参考值的50%左右。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PROC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572_574delAGA(p.Glu191_Lys192delinsGlu)杂合缺失变异,第8外显子存在c.752C>T(p.Ala251Val)杂合错义变异;其父亲存在p.Glu191_Lys192delinsGlu杂合变异,其母亲和姐姐存在p.Ala251Val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c.572_574 del AGA(p.Glu191_Lys192 delinsGlu)判定为可能致病(PS1+PM4 +PP3),c.752 C>T(p.Ala251Val)亦为可能致病(PS1+PM1+PP3)。结论先证者PROC基因第7外显子c.572_574delAGA(p.Glu191_Lys192delinsGlu)杂合缺失变异和第8外显子c.752C>T(p.Ala251Val)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丰富了PROC基因的致病变异谱,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PROC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FⅤ)缺陷症家系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5的全部外显子、侧翼序列、5′和3′端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共3代11人)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通过CAT法检测凝血酶生成量;用ClustalX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保守性;用MutationTaster、PolyPhen-2、PROVEAN、LRT和SIFT等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用Swiss-PdbViewer软件分析氨基酸突变前后蛋白模型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F5第8外显子存在c.1258G>T杂合错义突变(p.Gly392Cys)及第14外显子存在c.4797delG杂合缺失突变,导致框移并产生截断蛋白(p.Glu1572Lys fsX19);其祖父和父亲存在p.Gly392Cys杂合突变;其外祖母、母亲、小姨母和表妹均存在p.Glu1572Lys fsX19杂合突变。先证者凝血酶生成延迟和达峰时间比值明显增高。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p.Gly392在10种同源物种中位于保守区域。五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Gly392Cys预测均显示为致病的突变,Mutation Taster对p.Glu1572Lys fsX19预测也显示为致病突变。蛋白模型分析显示,Gly392突变为Cys392后可导致原有氢键延长,并形成新的空间位阻,影响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结论该家系F5第8外显子c.1258G>T杂合错义突变及第14外显子c.4797delG杂合缺失突变可能与该家系FⅤ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凝血因子Ⅴ缺陷症 遗传性 生物信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鸢尾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鸢尾素组(I组)。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20 ml/kg,通气频率80次/min,吸入氧浓度21%,吸呼比1∶2,呼气末正压为0)4 h方法制备大鼠VILI模型。C组保留自主呼吸4 h;I组于气管插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鸢尾素1 μg/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机械通气4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后行肺损伤评分,计算湿重/干重比值(W/D比值);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 IL-6、TNF-α、IL-10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AL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和肺泡巨噬细胞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50(p-NF-κB p50)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M1型、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及M1/M2比值。结果与C组相比,V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6、TNF-α和IL-10浓度升高,iNOS和Arg-1、p-NF-κB p65及p-NF-κB p50表达上调,M1型和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增多,M1/M2比值升高(P<0.05)。与V组相比,I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6和TNF-α浓度降低,iNOS和p-NF-κB p65表达下调,M1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减少,M1/M2比值降低(P<0.05),BALF IL-10和Arg-1水平、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p-NF-κB p5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鸢尾素减轻VILI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轻肺泡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有关。

  • 标签: 纤连蛋白类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肺泡 细胞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sa_circ_0008039和miR-484在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5):对照组(C组)、OGD/R组、hsa_circ_0008039 siRNA组(S组)、hsa_circ_0008039过表达组(E组)和hsa_circ_0008039 siRNA+miR-484抑制剂组(S+I组)。C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S组、E组和S+I组分别转染has_circ_0008039 siRNA、has_circ_0008039过表达载体、has_circ_0008039 siRNA和miR-484抑制剂后,氧糖剥夺12 h复糖复氧24 h制备OGD/R损伤模型。于复糖复氧24 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和LDH漏出量,采用RT-qPCR法检测hsa_circ_0008039、miR-484和Fis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is1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hsa_circ_0008039与miR-48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4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量增加,OGD/R组和E组hsa_circ_0008039和Fis1表达上调,miR-484表达下调,S组hsa_circ_0008039和Fis1表达下调,miR-484表达上调,S+I组hsa_circ_0008039和miR-484表达下调,Fis1表达上调(P<0.05);与OGD/R组比较,E组和S+I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量增加,S组细胞活力升高,LDH漏出量减少,E组hsa_circ_0008039和Fis1表达上调,miR-484表达下调,S组hsa_circ_0008039和Fis1表达下调,miR-484表达上调,S+I组hsa_circ_0008039和miR-484表达下调,Fis1表达上调(P<0.05);与S组比较,S+I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量增加,miR-484表达下调,Fis1表达上调(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has_circ_0008039靶向结合miR-484。结论hsa_circ_0008039靶向结合miR-484参与了SK-N-SH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的过程,与上调Fis1表达有关。

  • 标签: 微RNAs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细胞,培养的 低氧 线粒体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刺激对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LPS组和LPS+电刺激组(LE组)。C组常规培养24 h,LPS组和LE组加入浓度为100 ng/ml的LPS培养基孵育24 h,LE组于LPS孵育前给予100 mV/mm的直流电刺激4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CD32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LPS组和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电刺激可抑制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电刺激 脂多糖类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iR-205-3p在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星形胶质细胞胀亡中的作用及其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6):对照组(C组)、OGD/R组(O组)、OGD/R+miR-205-3p模拟物组(M组)、OGD/R+miR-205-3p抑制剂组(I组)和OGD/R+阴性对照组(NC组)。C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组于37 ℃厌氧孵育箱(含94%N2、1%O2和5%CO2)氧糖剥夺4 h,于复氧复糖24 h;M组、I组和NC组分别转染miR-205-3p模拟物、抑制剂和阴性对照后,氧糖剥夺4 h,复氧复糖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损伤及胀亡情况,qRT-PCR法检测AQP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及porimin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O组miR-205-3p表达下调,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损伤率及胀亡率升高,AQP4及其mRNA和porimin表达上调(P<0.05);与O组相比,M组miR-205-3p表达上调,细胞活力升高,细胞损伤率及胀亡率降低,AQP4及其mRNA和porimin表达下调,I组miR-205-3p表达下调,细胞活力降低,I组细胞损伤率及胀亡率升高,AQP4及其mRNA和porimin表达上调(P<0.05),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5-3p参与了OGD/R星形胶质细胞胀亡的过程,与调控AQP4表达有关。

  • 标签: 微RNAs 低氧 星形细胞 细胞死亡 水通道蛋白质4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泌体在M1型小胶质细胞诱发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加入脂多糖100 ng/ml和干扰素-γ 20 ng/ml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表型。收集M1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将生长良好的N2a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对照组(C组)、M1型小胶质细胞组(M组)、外泌体组(E组)和外泌体抑制剂+M1型小胶质细胞组(G+M组)。C组常规培养24 h;M组加入M1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培养24 h;E组加入M1型小胶质细胞源性的外泌体培养24 h;G+M组于M1型小胶质细胞加入外泌体抑制剂GW4869培养24 h后,取上清液,加入到N2a细胞中培养24 h。采用CCK-8法检测N2a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及其mRNA表达下调,Bax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G+M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Bcl-2及其mRNA表达上调,Bax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E组和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1型小胶质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介导神经元损伤。

  • 标签: 小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外泌体
  • 作者: 陈静燕 张佳 王红 董瑞 刘文洁 单凯悦 张高峰 陈怀龙 王明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青岛 266071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教育培训科,青岛 266034,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青岛 266071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教育培训科,青岛 266034,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青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泌体在M2型小胶质细胞减轻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4):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组(O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M2型小胶质细胞组(O+M2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M2型小胶质细胞+GW4869组(O+M2+G组)和氧糖剥夺-复糖复氧+M2型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组(O+M2-E组)。C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组氧糖剥夺4 h,复糖复氧24 h;O+M2组氧糖剥夺4 h,复糖复氧时加入M2型小胶质细胞的上清液2 ml培养24 h;O+M2+G组氧糖剥夺4 h,复糖复氧时加入经外泌体抑制剂GW4869 10 μmol/L处理后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2 ml培养24 h;O+M2-E组氧糖剥夺4 h,复糖复氧时加入M2型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10 μg/ml培养24 h。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法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及胀亡蛋白porim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其余4组细胞活力下降,AQP4及其mRNA、porimin表达上调(P<0.05),细胞发生水肿;与O组相比,O+M2组和O+M2-E组细胞活力升高、AQP4及其mRNA和porimin表达下调,O+M2+G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水肿程度减轻;与O+M2组相比,O+M2+G组细胞活力下降,AQP4及其mRNA和porimin表达上调(P<0.05),O+M2-E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水肿程度增强。结论M2型小胶质细胞可通过外泌体减轻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

  • 标签: 外泌体 小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细胞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iR-20a-5p在M1型小胶质细胞加重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关系。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M0型)用脂多糖(100 ng/ml)和干扰素-γ(20 ng/ml)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表型,并通过qRT-PCR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将生长良好的N2a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OGD/R组(OGD/R组)、M0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M0组)、M1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M1组)、转染miR-20a-5p抑制剂组(I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C组细胞常规培养;OGD/R组氧糖剥夺3 h,复糖复氧24 h制备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模型;M0组氧糖剥夺3 h,复糖复氧时与M0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M1组氧糖剥夺3 h后复糖复氧时与M1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I组和NC组分别将转染试剂miR-20a-5p抑制剂和阴性对照miRNA转染至M1型小胶质细胞后,将N2a细胞氧糖剥夺3 h,复糖复氧时与转染后的M1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0a-5p和MFN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FN2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5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量增加,MFN2及其mRNA表达下调,OGD/R组、M0组和M1组miR-20a-5p表达上调,I组miR-20a-5p表达下调(P<0.05);OGD/R组与M0组细胞活力、LDH漏出量、miR-20a-5p、MFN2及其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GD/R组和M0组比较,M1组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量增加,MFN2及其mRNA表达下调,miR-20a-5p表达上调(P<0.05);与M1组比较,I组细胞活力增加,LDH漏出量下降,MFN2及其mRNA表达上调,miR-20a-5p表达下调(P<0.05)。结论M1型小胶质细胞加重N2a细胞OGD/R损伤的机制可能与M1型小胶质细胞miR-20a-5p表达上调抑制N2a细胞MFN2表达有关。

  • 标签: 微RNAs 小神经胶质细胞 低氧 神经元 线粒体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温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时细胞极化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OGD/R组和OGD/R+低温组(OGD/R+HT组)。C组正常培养24 h,OGD/R组氧糖剥夺2 h后复糖复氧24 h,低温组在33 ℃低温培养箱中对细胞进行氧糖剥夺2 h复糖复氧24 h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及RT-qPCR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32、iNOS及其mRNA、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206、Arg-1及其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检测TLR4、NF-κB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及IL-10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和OGD/R+HT组细胞存活率下降,CD32、iNOS、CD206、Arg-1、TLR4、NF-κB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IL-1β及IL-10浓度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OGD/R+H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CD32、iNOS、TLR4和NF-κB及其mRNA表达下调,CD206、Arg-1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IL-1β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低温可明显抑制小胶质细胞OGD/R时向M1型极化,并增加M2型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低温,人工 小神经胶质细胞 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NF-κB 细胞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