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电控共轨系统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直喷柴油机与电控共轨系统的匹配试验;研究了共轨压力、提前角及转速、负荷等工作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共轨压力和提前角,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最高爆发压力,改善排放,达到对柴油机性能的综合要求。

  • 标签: 柴油机 共轨 最高爆发压力 试验
  • 简介:通过CFD软件建立了LPG转子发动的流动和燃烧模型,对缸内燃烧过程进行计算,并利用文献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得出转子发动缸内流场的变化及火焰传播过程,分析了不同当量比和不同点火提前角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缸内最高压力与温度随着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大,着火期和急燃期受当量比影响较小;在当量比为0.75时,点火提前角采用54°与原点火提前角(42°)相比,提高了燃烧压力和燃烧效率。

  • 标签: LPG转子发动机 当量比 点火提前角 燃烧过程 动态模拟
  • 简介:在原单一燃料放热规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双燃料发动燃烧过程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了一种新的双燃料发动燃烧放热率计算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引燃燃料与主燃料放热率计算的分离.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柴油-LPG双燃料发动的引燃柴油、LPG及总体的燃烧放热率,分析了其燃烧过程及燃烧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研究分析双燃料发动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计算模型 放热率 燃烧特性 双燃料发动机
  • 简介:应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对具有两个进气道的JL475发动气道内三维可压缩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气阀在不同升程下的进气流量系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和计算方法正确,说明了可以利用数值模拟计算代替试验测试得到进气门流量系数.

  • 标签: 四气门发动机 进气道 数值模拟 流量系数 可压缩湍流
  • 简介:上面级姿控发动常常无条件采取主动温控,注管是发动低温可靠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低温工作可靠性问题被列为全箭可靠性研究专题之一.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提出推力室毛细注管和集合器、注板、支架等主要部件在真空深冷环境中耦合传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方程,并据此求得一台10N单组元发动的典型降温规律.计算结果与发动地面宾空低温模拟试验数据作了比对,两者较为一致.以推力室降温计算结果为推进剂流动降温计算的热边界条件,计算推进剂(单推三)在流过注管过程中的降温规律,做出注管内推进剂会不会结冰的判定,为姿控发动的热控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姿控发动机 冷环境 真空 能量守恒原理 计算结果 可靠性研究
  • 简介:利用详细的化学动力学机理与CFD多维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对分隔室压燃式天然气发动的着火及燃烧过程进行了变参数模拟研究.研究的参数包括:喷气时刻、进气终了温度、天然气成分.模拟内容有:着火时刻、缸内平均压力、NO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喷气提前使最高温度压力增加,NO排放增加;提高进气终了温度可以改善着火性能;天然气中乙烷含量增加可以改善着火性能,同时使最高温度压力增加,NO排放增加.

  • 标签: 分隔室 压燃 天然气发动机 化学动力学模型 CFD 变参数模拟
  • 简介:对一个用于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氧涡轮泵的复速级涡轮的喷嘴叶栅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考察喷嘴叶栅的气动特性,验证喷嘴叶栅的气体设计。该复速级喷嘴叶栅采用先进的后加载流动控制技术,以减弱叶机的二次流损失,对喷嘴叶栅进行了四个进气口流角,三个出口等熵马赫数条件下的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测取了型面压力分布,出口气流角以及叶栅损失等重要气动特性参数,试验研究表明氧涡轮的喷嘴叶栅的设计是成功的,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的涡轮中,本文研究也为该类喷雾叶栅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 标签: 液体推进剂 火箭 发动机 氧涡轮泵 复速级涡轮 喷嘴叶栅
  • 简介:采用航空煤油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压缩氮气为隔离气体,进行了大量的两相脉冲爆震火箭发动原理性实验。利用8个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室轴向沿程的压力,所测得爆震波压力接近充分发展的C—J爆震波。两个实验模型分别使用了0.45和0.9m的Shchelkin螺旋作为DDT(deflagrationtodetonationtransition)间接起爆的增强装置。实验模型Ⅰ的DDT距离约为0.65m,爆震波速约为1873m/s;实验模型Ⅱ的DDT距离约为0.55m,爆震波速约为1838m/s。两种实验模型DDT距离的差异主要是由爆震室内Shchelkin螺旋长度不同引起的。虽然Shchelkin螺旋在缩短DDT距离上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形成充分发展爆震波后会降低爆震波的强度。

  • 标签: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 DDT Shchelkin螺旋
  • 简介:针对自行研制的一台二冲程压缩空气发动,采用热力学理论分析和(火用)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在该基础上构建SIMULINK模块和GUIDE模块混合编程,进行仿真计算。经过试验验证后,分别探究了储气罐压力、进气提前角及进气持续角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持续角保持在80℃A时,能量利用率最佳的进气提前角为15℃A;在进气压力为3MPa时,能量利用率最佳的进气持续角为70~90℃A。

  • 标签: 压缩空气发动机 (火用)分析 SIMULINK 仿真 能量利用率
  • 简介:发动舱元组件热防护设计与分析是某型组合循环发动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提出元组件防热布置方案,同时辅以冷却空气主动热防护,根据某型组合发动换热器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冷气质量流量,对某型组合发动舱内喷口源泵、燃油分布器、增压泵、燃油泵、喷口控制装置、作动筒进行热防护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商用软件FLUENT,进行了发动舱及其元组件气动热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考虑辐射换热,研究冷却空气流量对舱内各元组件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换热对发动舱内各元组件表面温度分布影响很大;冷却空气能有效降低元组件壁面整体温度水平,但对壁面最高温度的降低效果有限,在通入最大冷气流量时,各元组件壁面最高温度降低了2%~8%,但仍远超工作要求;在当前的结构布置下,仅在发动舱内通入有限流量冷却空气方案并不能够满足元组件的热防护需求,需要对发动舱采取进一步的热防护措施。

  • 标签: 发动机舱 元组件 热防护 设计与分析
  • 简介:介绍一种多功能可视化实验装置,本装置包括光学发动、进气系统、光学系统、数据采集以及控制系统,利用本套装置可以实现对包括纯柴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醇类燃料以及进气添加惰性气体等多种情况的发动喷雾,着火以及燃烧特性进行可视化研究,同时本装置还可实现对燃烧过程的燃烧压力进行实时记录,给出全面的燃烧特性分析结果。

  • 标签: 发动机 燃烧过程 多功能可视化实验装置 光学发动机 进气系统 数据采集
  • 简介:用三维湍流N-S方程以及颗粒轨道模型描述气氢/煤油/液氧三组元发动内部喷雾两相湍流燃烧过程.气相化学反应速率由Arrhenius公式计算.采用19步详细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氢氧反应,三步总包反应模型来描述煤油与氧反应.通过耦合求解气液两相流模型方程,得到了三组元发动的燃烧流场,并与热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同时分析比较了增加氢的质量分数三组元工况以及只有煤油/液氧的两组元工况下的不同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油燃料中增加适量的氢有利于缩短煤油液滴蒸发距离,提高燃烧性能.

  • 标签: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 喷雾燃烧 数值模拟 燃烧性能 物理模型
  • 简介:在一台电控共轨发动上,试验研究了乙醇掺混比例和喷射定时对二甲醚-乙醇混合燃料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乙醇比例的增加,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最大压力升高率上升。随喷射推迟,滞燃期延长,燃烧相位延后,燃烧持续期在纯二甲醚时延长,而在掺混乙醇时则先延长后缩短,最大压力升高率先下降后上升。掺混乙醇和推迟喷射使预混燃烧比例增加。随喷射推迟,混合燃料的排气温度升高,喷射推迟到上止点后,排气温度随乙醇比例的增加而升高,排气温度高,则废气能量高,增压器增压比大,进气流量大,导致缸内压缩压力升高。在上止点前喷射时,掺混乙醇能使HC和CO排放保持在较低范围的同时,一定程度降低NO_x排放,掺混15%的乙醇较纯二甲醚最大降低约11%NO_x排放。随推迟喷射,NO_x排放降低,最大降幅达52%,在过分推迟燃料喷射时,因热效率低,循环喷射量增加,含15%乙醇混合燃料的NO_x排放会高于纯二甲醚。HC和CO排放随喷射推迟而升高,且升高幅度增大。

  • 标签: 二甲醚-乙醇发动机 代用燃料 燃料喷射 燃烧 排放控制
  • 简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内废气从隧道口直接排放和经风塔排放时污染的扩散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揭示了在不同风向条件下废气的扩散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风塔排放,虽然地面污染浓度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要求,但风塔排放口附近的污染浓度仍超标,对周围高层建筑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建议采用在隧道出口路面两侧设置绿化带的方法来诱导隧道口排出的废气流的运动,从而控制污染的扩散,使隧道口周围敏感区的空气质量满足环保要求。

  • 标签: 隧道峒口 废气扩散 风井 浓度场 数值模拟
  • 简介:垃圾焚烧处理是一项涵盖多学科、多种类的综合技术。随着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会的临近.还北京蓝天的措施日益增多。北京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城市生活垃圾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垃圾经焚烧处理.可使垃圾减容90%左右.同时可获得高品质的能源.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整个工艺过程见垃圾焚烧处理厂典型工艺流程图。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污染.必须有严格的监控方法.杜绝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发生.使垃圾焚烧技术健康发展。本文从烟气污染的产生机理及性质.提出优先利用焚烧炉的工艺条件.采用燃烧控制及尿素溶液相结合的方法.在炉外采用烟气污染净化措施.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烟气污染排放控制系统。

  • 标签: 垃圾焚烧处理 烟气污染物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焚烧技术 二次污染物 减量化
  • 简介:为了预测不同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ction,EGR)率对某型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采用AVLFIRE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缸内的多维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样机采用不同的EGR率进行缸内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EGR率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参数及排放(NOx和Soo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率从0.00增加到0.20,柴油机缸内燃烧速率减小,爆压和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4.0%和3.9%,累计放热量下降了3.5%,滞燃期增加了0.9℃A,同时缸内NOx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减少,但Soot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增加。

  • 标签: 柴油机 EGR率 多维仿真 燃烧 排放
  • 简介:国家污染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l3223-2003)已行2003年12月30日由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并已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污染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l3223-1996)同时废止。新标准调整了

  • 标签: 国家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3223-2003 过量空气系数
  • 简介:利用Wigner-Ville分布算法对液-汽两相流状态下的四冲程柴油系统中的压力波的时频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Wigner-Ville分布算法进行分析时,可以更好地显示出液-汽两相流状态下的柴油系统中压力波在时间和频率范围内的能量密度,能更清晰地反映出这种非稳态信号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当系统存在短时间存活汽泡时,其压力主波对应的频率较低,但能量密度比较大,而其压力次波具有一定量的高频率能量;当系统存在长时间存活汽泡时,压力波的能量密度主要集中在主波上,除了低频率的能量外,还包含有相当一部分较高频率的能量.

  • 标签: 两相流 喷油系统 压力波 时频特性 WIGNER-VILLE分布
  • 简介:对某高速直喷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多维仿真计算,研究了燃烧室形状和喷孔结构参数之间的匹配规律.通过变参数研究确定了燃烧室形状和喷孔结构参数之间的匹配规律.为了定量描述燃烧过程中燃油雾化、液体蒸发、油气混合的特性,建立了缸内平均湍流混合速率、燃油蒸气质量分数方差的中间特征参数,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同当量比油气混合气在燃烧过程中的贡献率.从燃烧的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分析了柴油机燃烧室形状与喷孔结构间的耦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机型,0.64口径比燃烧室匹配10孔喷油器的方案最优:预混过程好,燃烧速度快,后期扩散燃烧阶段过稀和过浓混合气参与燃烧的比例较小且预混与扩散燃烧放热情况差别小,放热情况更均匀.

  • 标签: 高速直喷柴油机 燃烧室形状 喷孔结构 匹配规律
  • 简介: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建立平板武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燃料电池(SOFC)的三维数学模型。在阳极与阴极多孔电极中使用尘气模型模拟气体质量传输并采用Brinkman—Forschheimer—Dacy模型来模拟多孔电极中黏性与惯性效应对气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给出了燃料气与空气在同向流与反向流情况下组分浓度、电压与温度分布。结果显示在同向流情况下,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大与温度分布较均匀合理。研究给出了多孔电极结构参数(孔隙率、曲折因子与孔径尺寸)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计算的极化性能与文献的实验数据两者较好的吻合。

  • 标签: 平板式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传质传热 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