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将门诊收集的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TDP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TDP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取效迅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 标签: 肩周炎 电针 TD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粉刺分成肺胃郁热、湿热蕴结、痰湿瘀滞三型进行辨证论治,分别用自拟清肺汤、茵陈蒿汤、桃红四物汤加减,并外用自制5%硫磺霜剂,配合体针疗法,多法联合,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粉刺 痤疮 辨证论治 针灸 硫磺
  • 简介:摘要在针灸基础上,通过氦氖激光翳风穴照射,对于一些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激光不但具有能深入皮下组织,能产生刺激,去疼痛消炎,消肿扩张血管的作用,还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使炎性浸润,水肿消失,再经过针灸而痊愈。

  • 标签: 针灸 激光照射 顽固性面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类中药配合局部腧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川芎止痛汤(川芎、当归、白芍、葛根、天麻、勾藤、全蝎等)配合局部腧穴治疗本病65例。结果总有效率95.4%。结论局部取穴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熄风止痛等功效。

  • 标签: 偏头痛 局部取穴 针刺 中医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6例于我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与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4,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辨证加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养血祛风生发汤配合外用治疗斑秃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医门诊此类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35例,有效率85.7%,对照组,28例,有效率50%。结论自拟补肾祛风生发汤配合外用治疗斑秃症有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补肾祛风生发 配合外用治疗 斑秃 有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2015.11月~2016.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42例为一组。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单一使用热敷治疗,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进行治疗,对比2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64.29%),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值小于0.05。结论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热敷 产后出血 补气化瘀合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阳和汤加味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阳和汤加味内服配合外敷药饼艾灸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6例占86.6%;好转3例占10%;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6%。结论阳和汤加味内服外敷治疗颈椎病能明显改善颈椎病的症状、体征、效果满意。

  • 标签: 颈椎病 阳和汤加味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中药配合脐疗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的中药方温经止痛汤配合脐疗治疗虚寒性痛经,并与单纯使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虚寒性痛经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用中药配合脐疗治疗虚寒性痛经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虚寒性痛经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药配合脐疗治疗虚寒性痛经疗效确切。

  • 标签: 中药 脐疗 虚寒性痛经 温经止痛汤 元胡止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