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度混合痔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手术方式一直是肛肠科研究的重点。肛垫悬吊术依据"肛垫下移学说",将痔核和齿状线以上的黏膜缝扎、结扎或套扎,使脱垂的肛垫上移复位,既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果,又能够最精细的保护肛管、肛门的结构和功能,符合重度混合痔的微创治疗思想,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肛垫悬吊术作为一种新的术式应用于重度混合痔,尤其在重度脱垂性痔手术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年来肛垫悬吊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痔动脉结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激光消融术及多项术式的手术操作要点,以期为临床医师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提供参考。

  • 标签: 研究 综述 悬吊术 重度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前列腺尿道悬吊术(PUL)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人前列腺增生细胞系(BPH-1)分别培养于植入物第一锚钉、第二锚钉及缝线浸提液作为实验组,细胞培养于完全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培养1、3、5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评估植入物细胞毒性;鬼笔环肽染色,评估植入物对细胞骨架的影响。BPH-1细胞与第一锚钉、第二锚钉共培养5 d,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前列腺细胞在植入物上的黏附状态。Sprague Dawley(SD)大鼠20只(8~10周龄,体重210~250 g),购自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鼠背部肌肉分别植入第一锚钉、第二锚钉及缝线,对照组行假手术仅分离肌肉,观察、监测12周大鼠临床反应及体重变化,评估植入物全身毒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CK-8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第一锚钉组第1、3、5天时BPH-1细胞相对存活率分别为94.49%、95.91%、97.55%;第二锚钉组分别为94.76%、95.16%、98.37%;缝线组分别为95.24%、96.99%、98.74%。SEM结果显示,BPH-1细胞在第一锚钉及第二锚钉上正常黏附、生长;鬼笔环肽染色显示,第一锚钉组、第二锚钉组及缝线组细胞骨架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20.85±3.06)%、(21.06±2.54)%、(21.27±2.63)%与对照组[(21.40±2.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1,P>0.05),植入物对细胞骨架分布无影响。全身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大鼠一般状态良好,无异常临床反应,对照组,第一锚钉组、第二锚钉组及缝线组术后12周体重分别为(574.2±31.1)、(567.8±41.6)、(569.2±34.0)、(571.0±31.6) 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14,P>0.05),植入物无大鼠全身毒性作用。结论新型PUL植入物是一种无毒性,与前列腺细胞相容性好的材料。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尿道悬吊术 植入物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成骨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Plan CMF 3.0对术前及取出延长器前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的高度与体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术前、后髁突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可计算髁突高度吸收率和体积吸收率。Ⅱa型与Ⅱb型,佩戴与未佩戴口腔颌板,以及童年期与青春期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间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及患侧髁突高度吸收率与牵引距离、术前髁突高度、患者手术年龄、延长器置入时间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7例Ⅱa型HFM患者,其中男36例,女11例,初诊年龄为(8.49±2.60)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1例;46例Ⅱb型HFM患者,其中男34例,女12例,初诊年龄为(8.93±3.43)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0例。Ⅱa型及Ⅱb型HFM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9.22±2.21)个月、(9.79±2.59)个月,面部不对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CT示骨断端成骨良好,张闭口活动、语音、进食等均正常。Ⅱa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34.8%(19.1%,54.3%),其与牵引距离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6, P=0.001),与术前髁突高度(r=-0.12, P=0.421)、患者年龄(r=-0.06, P=0.691)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10, P=0.517)无相关性。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61.0%(11.2%,95.0%),与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r=-0.45, P=0.002),与牵引距离相关性较弱(r=0.29, P=0.049),与患者年龄(r=0.06, P=0.705)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21, P=0.157)无相关性,Ⅱa型与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 P=0.058),下颌牵引成骨术后佩戴口腔颌板与否并不影响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Ⅱa型z=-1.17, P=0.242;Ⅱb型z=-0.17,P=0.869),童年期与青春期的HFM患者其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a型z=-0.18,P=0.860;Ⅱb型z=-1.50,P=0.134)。结论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会出现患侧髁突吸收,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与牵引距离及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 标签: 下颌骨 骨生成,牵张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骨吸收 半侧颜面短小
  • 作者: 高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治疗中联用针灸推拿及牵引治疗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12在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70例,以数字奇偶分作相同例数2组,治疗方案为单用牵引疗法与联用牵引疗法+针灸推拿,比对不同治疗方案下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疼痛感、腰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牵引疗法+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症状,缓解其疼痛感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其预后质量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牵引;针灸推拿;疗效
  • 作者: 张喜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黑龙江国药药材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76
  • 简介:目的:探究水试在中药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将我公司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购的15味中草药进行分组鉴定,设置对照组(采用仪器鉴定)和实验组(采用水试鉴定)两组,对比鉴定结果,分析优劣。结果:实验组准确率更低;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试是经验总结的具有易操作、低成本的中药鉴定方法,可在条件受限时用于鉴定中药材质量,使用时可与其他方法结合取长补短。

  • 标签: 水试法;中药鉴定;遇水反应;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耳后三瓣修复先天性耳垂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应用耳后三瓣修复先天性耳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是在耳后区域设计A、B、C 3个皮瓣,A瓣面积比缺损面积大10%~20%,向前下缺损的方向转移,用于修复耳垂缺损;B瓣设计成一个旋转皮瓣,向A瓣方向旋转,用于修复A瓣移植后的继发缺损;C瓣设计成一个滑行推进皮瓣,用于减轻耳后区创面的张力。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有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后瘢痕情况。采用问卷对患方进行满意度调查,1~4分分别表示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3例,女7例;年龄7~18岁,平均11岁;均为单侧耳垂缺损;术后出现感染1例,经局部消毒、口服抗生素治疗3 d后好转,局部小血肿1例,经换药后痊愈,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无皮瓣坏死,修复后耳垂的色泽、形态、饱满度较好,耳后区域瘢痕较隐蔽。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8例,满意2例。结论采用耳后三瓣修复先天性耳垂缺损,再造耳垂形态自然,瘢痕隐蔽,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耳外科手术 耳垂缺损 皮瓣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互画像在麻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见习的北京大学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采用交互画像进行培训,对照组14名学生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见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随堂技能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19.43±2.84)分和(18.71±1.81)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94);试验组学生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8/18,椎管内麻醉成功率为18/18;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2/14和14/14,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独立画出喉镜解剖[(9.72±0.56)分比(6.79±2.81)分]和完成椎管内穿刺操作[(8.67±1.29)分比(5.93±2.60)分]2方面的自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见习教学中使用交互画像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麻醉科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 标签: 麻醉 交互画像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作者: 王晶,张亚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伽师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3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在护士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8月)治疗的52例患者,根据回顾分析,将2020年7月-2021年8月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管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n=26);将2021年9月-2022年8月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组(n=26),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和实操技能分别为(97.9±2.5、97.8±2.6、96.7±3.8、98.5±2.7),参照组分别为(88.1±2.3、85.5±2.1、84.5±2.9、92.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护士长;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肺损伤病因为“火热毒邪”直中于肺,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蕴肺、痰凝血瘀为标。其中,肺阴亏虚和热毒内蕴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采用辨病、证、症相结合的“三辨模式”,可全面掌握病情。治疗上宜以养阴清肺为主要治,自拟养阴清肺方为基本方剂,药用麦冬、天冬、黄精、西洋参、生地黄、川贝粉、苦杏仁、鱼腥草、三七粉、甘草,灵活加减,防治并重,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肺损伤 放射性 养阴清肺 癌症 中医药疗法 医案
  • 简介:摘要小儿素有“脾常不足”之生理特性,故脾胃疾病尤为高发,脏腑图点穴以调理中焦脾胃为施治核心,同时顾护他脏,对小儿脾胃疾病疗效尤为突出。文章从小儿脾胃观入手,于督任调气、首开中焦、辨证取穴三方面探讨脏腑图点穴之脾胃观思想,并总结杜春雁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以突显此疗法的对小儿脾胃病的治疗特色与优势,并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小儿推拿疗法 脏腑图点穴法 手法 脾胃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现有的精神科分类诊断主要基于现象学,其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hierarchical taxonomy of psychopathology,HiTOP)模型结合了既往近百年的结构研究,通过完全循证的方法构建了精神病理学分类系统。本文将围绕HiTOP模型,对其产生的背景、内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在精神科的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精神病理学 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 循证医学 跨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辅助外翻应力在避免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下肢机械轴过度矫正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采用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的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术中确认力线的方式分为计算机导航辅助外翻应力HTO组(简称导航组)和常规力线杆透视HTO组(简称常规组)。导航组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54.4±9.1)岁(范围41~73岁),体质指数(26.1±3.3)kg/m2(范围19.8~35.2 kg/m2);常规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56.9±8.5)岁(范围40~70岁),体质指数(25.7±4.0)kg/m2(范围19.2~32.9 kg/m2)。测量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机械股骨胫骨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mFTA)、关节线汇聚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 angle,MPTA),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和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术后功能。结果导航组和常规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1.3±8.7)个月和(22.5±7.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596)。导航组与常规组术后mFTA分别为2.2°±1.7°和3.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14);两组机械轴矫正量ΔmFTA(9.6±3.3和11.4±3.2)和骨性矫正量ΔMPTA(8.6±2.9和10.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41;t=2.58,P=0.012),而ΔJLCA(0.9±1.3和1.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753)。导航组中矫正不足9例(32%)、满意力线17例(61%)、过度矫正2例(7%),常规组中矫正不足5例(17%)、满意力线13例(43%)、过度矫正12例(40%);两组力线矫正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导航组过度矫正率低于常规组(7%比40%,P=0.005)。导航矫正机械轴与ΔmFTA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87。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航辅助外翻应力HTO方法可靠,可以更加精确地获得目标力线,降低过度矫正的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 胫骨 截骨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的诊断需要真实、可靠的疼痛评估,患者疼痛评估依赖于及时的自我报告。生态瞬时评估(EMA)是通过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重复动态采样的一种方法,尽可能减少回忆偏差。本综述通过对EMA的概念、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EMA在慢性疼痛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旨在为提高医护人员慢性疼痛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慢性疼痛 生态瞬时评估 患者自我报告
  • 作者: 罗俊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体检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体检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接收的体检人员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统计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不良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检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减少投诉和纠纷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体检中心;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野菊花颗粒中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选用Kromasil 100-5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32 ℃。结果绿原酸和蒙花苷分别在0.30~1.50 μg(r2=0.999 1)、0.12~0.62 μg(r2=0.999 8)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96.67%,RSD<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产品野菊花颗粒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含量测定(中药) 野菊花颗粒 绿原酸 蒙花苷 质量控制
  • 作者: 霍慧敏 姚茜 赖永静 卢苇 刘春磊 黄中恒 韦正波 谢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21 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首日悬浮对于提高鼻咽癌类器官(nasopharyngeal carcinoma-patient derived organoids,NPC-PDO)构建成功率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7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的14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样本,男性患者13例,女性1例,年龄(43.0±12.0)岁。取其中3例患者的肿瘤样本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后平均分成2组,同时采用直接接种和首日悬浮对比NPC-PDO的构建效果;取余下11例患者样本随机采用直接接种或首日悬浮进行NPC-PDO的构建。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比两种方法构建的NPC-PDO直径大小和成球数量;采用3D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对比细胞活力;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存活率;对可成功传代5代以上且经病理学检测与来源组织一致的病例数进行统计;采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悬浮过夜状态下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分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直接接种,首日悬浮构建的NPC-PDO直径和成球数都增加,且保持更高的细胞活性,同时,构建成功率明显提高(80.0%比16.7%,χ2=4.4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悬浮状态下部分细胞发生聚集现象并提高了增殖能力。结论首日悬浮可以在样本量较少时提高NPC-PDO的培养成功率。

  • 标签: 鼻咽肿瘤 鼻咽癌 类器官 3D细胞培养 首日悬浮法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角色扮演在手术室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60名手术室实习护士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习护士,研究组实习护士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角色扮演,对照组实习护士则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教学实践方法。结果:研究组手术室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角色扮演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调动实习护士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工作中提高注意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为深刻,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实践的教学质量。

  • 标签: 角色扮演法;手术室护理;教学实践;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感染等给予改善心功能、抗风湿(白芍总苷胶囊0.6 g口服、2次/d,艾拉莫德25 mg口服、2次/d)和抗感染等治疗。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15.5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因考虑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左心房内附壁血栓等,次日加用华林2.5 mg口服、1次/d。患者PT延长和INR升高,至应用华林第10天,PT 45.0 s、INR 4.8。停用华林,将艾拉莫德剂量降至25 mg口服、1次/d。停用华林第2天,PT 53.2 s、INR 5.9;第3天,PT 80.8 s、INR 10.1,遂停用艾拉莫德,给予维生素K1治疗。3 d后,PT 22.4 s、INR 2.0。后因病情需要加用华林2 mg口服、1次/d,患者PT为19.8~27.4 s、INR为2.1~2.9。考虑患者PT延长可能与艾拉莫德与华林联用有关。

  • 标签: 抗风湿药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药物疗法,联合 艾拉莫德
  • 作者: 严明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5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房颤患者华林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50例房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房颤患者使用华林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提升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房颤;华法林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