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贡市中学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与饮食行为情况,作为拟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自贡市中学共2000名,为学生的健康体检资料实施统计分析,调查学生饮食行为。结果自贡市中学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报告率为38.2%,不同性别的中学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高中生、住宿生及走读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健康饮食行为包括经常食用豆奶、牛奶并具有良好早餐习惯的中学报告率为45.5%,其中高中生报告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走读生高于住宿生,非单亲家庭高于单亲家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学偏食报告率为37.7%,但学生各项特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不良减肥行为的报告率为28.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住宿生和非住宿生及家庭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中学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良好的饮食习惯必不可少,同时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消除身体过剩的热能,有效控制体重,因此合理饮食行为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深入防治工作,提升中学健康水平。

  • 标签: 自贡市中学生 饮食行为 身体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中学对毒品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对高中学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分层整群抽取海州区某中学的高一、高二、高三年级669名在校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问卷现场调查。结果高中生对毒品的认识肤浅,对毒品的态度令人担忧,愿意主动了解毒品相关知识的占51.37%,有81.46%的人认为毒品离自己很远,与自己没有关系,有43.62%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尝试一下毒品,有64.44%的人认为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和香烟有危险,大多数学生对对传统的毒品知晓率较高,但对目前流行的新型毒品知之甚少。结论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毒品 健康知识 态度 危险因素 高中生
  • 简介:目的监测和了解中学主要的健康危险行为和保护性因素的情况。方法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一采用专门的抽样软件抽取乌鲁木齐市25所中学,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学校的班级并对班级中的13~15岁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每天运动60分钟以上的学生占16.1%;父母或监护人一直或大多数时间里理解被监护人遇到的问题和烦恼的学生占36.0%;曾经感到孤独的学生占8.2%;曾做过自杀计划的人占9.0%,曾经认真想过自杀的学生占20.4%;曾经尝试过吸烟的学生占31.2%;第一次尝试酒精的年龄在13岁以上的学生占33.5%;曾经使用过1次以上毒品的学生占1.4%;参加8次以上打架的学生占22.2%。结论中学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行为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缺少体育运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有自杀倾向,吸烟、饮酒和使用毒品等,必须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提早给予干预,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中学生 健康行为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学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及卫生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2680名中学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60.53%的学生有过骑车违规的行为,36.11%的学生报告在过去1年内至少打架1次,10.87%的学生考虑过自杀,6.04%的学生曾制定过自杀计划,2.49%的学生曾实施过自杀,4.30%的学生曾离家出走,24.15%的学生报告有吸烟史,50.91%的学生报告曾喝过酒,0.64%的学生报告使用毒品,3.92%的学生报告有网络成瘾。结论合肥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迫切需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生活技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学生 健康行为 横断面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中学伤害发生的行为特征,为中学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171例伤害组学生和171例对照组学生进行行为评定,比较伤害组和对照组各行为因子的平均得分,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伤害与各行为因子及同伴好友相关行为之间的关联。结果伤害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5.79%)高于对照组(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P〈0.05);伤害组男生、女生行为自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t=2.942,P=0.004;女生t=3.76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意缺陷(OR=5.376)、思维问题(OR=3.672)、社交问题(OR=2.204)及同伴好友相关行为是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学生行为问题和同伴行为学生的伤害发生有显著影响,有行为问题者是伤害发生的危险人群。

  • 标签: 中学生 创伤和损伤 行为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并掌握北京市顺义区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况,为指导中学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675名中学匿名填写《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顺义区中学中骑车违规、饮酒和斗殴三种行为发生频次较高,报告率依次为24.2%、24.2%和24.0%;除外自杀行为,各项健康危险行为报告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女生中报告发生率最高的为饮酒,占18.2%,自杀报告率为5.8%。初中学失眠、自伤、抑郁等行为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低于高中生。报告没有危险行为发生的学生占35.9%,报告发生种类为4种及以上的占10.9%。结论顺义区中学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要充分考虑性别、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危险行为聚集的现象,开展综合性干预。

  • 标签: 健康危险行为 中学生 顺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中学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后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方法,使用青少年烟草调查核心问卷,对22所中学的75名健康教育教师和2134名中学进行调查。结果20.29%的被调查学生尝试过吸烟,22.73%的学校被发现园里有吸烟现象,仅有77.33%的教师与17.43%的中学反映对学校开展的有关吸烟危害教育活动有印象。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可能性,教师接触过控烟资料者是未接触者的4.31倍。结论中学控烟工作重点在于减少媒体烟草广告,并普及吸烟的成瘾性、二手烟危害方面的知识。

  • 标签: 校园控烟教育 中学生 吸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中学重点卫生防病知识水平,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上更加全面系统,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策略。方法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黑河市内的一所高中、两所初中的1980名学生。结果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综合知晓率为84.8%,重点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综合率79.4%。其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结论我市中学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重点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均符合国家2010年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的要求。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开展切实可行的行为干预策略,加强对新发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应该从青少年开始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的普及,进行各种行为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及行为干预策略,使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抓好侧重点,以促进中学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 标签: 学生 重点卫生防病知识 行为干预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中学各类伤害行为的流行现状、伤害相关行为特征,为卫生、教育部门制定影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政策、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北京市石景山区3所初中、3所高中共12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初高中学各类伤害,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及其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伤害发生率为15.0%,男生15.4%,女生14.7%。伤害类型:依次为扭伤、跌坠伤、骨折、关节脱臼、烧烫伤、硬物击伤、锐器伤、犬咬伤。伤害发生地点依次为,学校其他部位、家中、学校体育场馆、校外体育场馆、公路、街道、车站等交通场所。伤害危险倾向行为方面,不遵守交通规则,去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滑冰等,男生高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有部分学生经常受到侮辱觉得上学没有安全感。不良情绪方面,因学习压力而心情不愉快报告率22.0%。个别学生感到孤独、伤心绝望并有自杀倾向。结论伤害是影响青少年健康主要因素,是青少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学伤害及伤害相关行为现状较为严重,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 标签: 伤害 流行病学 中学生 问卷调查
  • 简介: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由于青春期人的形态和生理机能以及性器官等的迅速发育.使青少的心理状态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逐渐产生了独立性.增强了自尊心,这时需要师长悉心的引导。多数少年在这个时期发展了群体观念,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甚至衣着都可相互影响,有时还会发展成小集团。这些都需要父母和老师加强教育及正确引导。

  • 标签: 中学生 关怀 成长发育 群体观念 心理状态 生理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防治痤疮的方法。方法收集100名中学作为本次测试对象,为来我科因青春痘(粉刺)就诊。把抽取的100例中学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其要求生活、卫生、饮食习惯以及药物等方面的治疗与预防的配合;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两组中学痤疮的严重程度和发展变化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学的痤疮是可以通过预防有效控制的,通常通过饮食、生活习惯、卫生以及情绪的调节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防止痤疮的严重对中学心理和外观形象的影响。

  • 标签: 痤疮 中学生 防治措施
  • 作者: 崔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  【摘  要】目的:了解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食用及购买行为情况。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拉萨市第一中学和拉萨市北京高级中学共475人进行调查。结果: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食用情况相对较高,其中对油炸类食品的食用比率最高,达到了97.3%,其次为烧烤类食品。购买“垃圾食品”的比率相对较高,只有23.5%的中学生不食用“垃圾食品”。结论:要加强对中学生“垃圾食品”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 简介:目的了解湘西州农村中学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防治健康危险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724名湘西州农村中学,对其偏食、缺乏锻炼、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孤独、自杀意念等健康危险行为和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等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湘西州农村中学偏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孤独、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分别为27.20%、59.11%、22.04%、26.51%、15.72%、35.79%、27.20%、60.67%、18.91%;精神质与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意念呈正相关(P〈0.01);内外向与偏食、缺乏体育锻炼呈负相关(P〈0.05),与饮酒呈正相关(P〈0.05);神经质与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自杀意念、打架、孤独呈正相关(P〈0.05);掩饰性与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呈负相关(P〈0.01);倾向或典型精神质中学的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孤独、自杀意念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正常型精神质,缺乏体育锻炼、自杀意念报告率内向型高于外向型和中间型,倾向或典型神经质学生的孤独、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中间型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湘西州农村中学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不同维度人格特质的中学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不同,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为中学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创造和谐环境。

  • 标签: 农村地区中学生 健康危险行为 人格特质 关系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太和县中学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学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和县4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学的艾滋病疾病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学艾滋病总知晓率仅为55.0%,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χ2=12.30,P〈0.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χ2=52.55,P〈0.001);48.8%的中学愿意与艾滋病人交往,男生与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321),高中与初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01),中学主要从电视媒体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太和县中学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获取艾滋病知识渠道狭窄,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Q高二女生林小虹变得有点不一样。最先发现她变化的是妈妈,每天早上洗漱之后,小虹都会“躲进”自己的房问,“磨蹭”一会几再出门。后来,林妈妈发现,再出门的女儿似乎睫毛长了一点点、密了一点点,嘴唇也粉嫩水润,“难道说,小虹开始化妆了?”

  • 标签: 中学生 爱美 先发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干预和预防NSS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10所学校中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伤害行为,利用c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中学NSSI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737名学生,包括2033名男生和1704名女生,男女比例为1.19∶1。调查对象包括初一至高三学生,平均年龄为15岁。过去1年内深圳市中学NSSI发生率为34.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1-16岁年龄段的学生NSSI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OR=1.220),发生过外伤比不发生外伤者NSSI发生率高(OR=1.788),学习日住校学生NSSI发生率比不住校学生低(OR=0.724),有关系亲密的朋友的学生NSSI发生率较低(OR=0.804)。结论深圳市中学NSSI发生率较高,应及早发现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和预防NSSI的发生。

  • 标签: 学生 自我伤害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