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剖析人生目的、健康标准、精神活动、精神科诊断依据及预后、精神病原因、性格及形成、性格重塑等,循序善诱,强化教育。使患者自愿重新定位,利于诊治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20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并且非常严重,不仅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在新冠肺炎爆发过程中,需要将人们隔离在家中。病情严重再加上隔离时间较长,从而使人们出现了应激心理反应。此时就需要专业人员采取各种方式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在疫情暴发过程中人们出现的各种应激心理反应,并且对此提出了科学的应对策略,希望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疫情防控 应激心理反应 教育疏导
  • 简介:心理教育疏导工作在基层部队还是新事物,究竟怎么做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 标签: 基层部队 心理教育 心理疏导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以及化疗和康复阶段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疏导,使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癌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护理作用,为提高护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对比。结果经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比,80例晚期癌症患者均确诊患有妇产科急腹症,其中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者23例,卵巢囊肿及并发症患者19例,妊娠中晚期出现急性阑尾炎性反应状患者9例;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痊愈出院;治疗过程中误诊病人6例,其中包括3例阑尾脓肿,1例腹部卒中,2例脾破裂,但经过进一步临床确诊后均进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给予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让他们愉快的度过最后的时光,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 标签: 晚期癌症病人 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应用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病房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SAS分数、SDS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血流动力学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应用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0例;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护理组焦虑评分为(41.2±4.7)分,对照组为(48.7±5.5)分;护理组抑郁评分为(39.7±5.4)分,对照组为(52.7±4.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50例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干预方式,比较接受两种护理方法的患者接受治疗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以及对护理方案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以及对护理方案的满意认可度比较,观察组相关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讨论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对于肝硬化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影响。方法在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后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排除干扰,调查44例患有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抑郁原因,对比干预效果。结果通过抑郁原因问卷分析44例患者的抑郁原因12例(40%)因担心病情恶化,21例(47%)担心医疗费用过多,18例(18%)惧怕疾病痛苦,11例(25%)担心工作会受到影响。13例(30%)担心家庭关系受到影响。分别在心理疏导前后采用GPS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评估疏导前,4例(9%)患者正常,31例(70%)处于轻度抑郁状态,9例(20%)处于中、重度抑郁状态。心理疏导后后GPS量表调查显示26例(59%)患者心理状态正常,15例(34%)处于轻度抑郁状态,3例(6%)处于中、重度抑郁状态。结论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状况不同程度的受到疾病的消极影响。治疗肝硬化患者,不但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还要辅以积极的心理疏导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干预,会对治疗产生正面影响。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疏导 问卷调查 GPS
  • 简介:摘要当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日趋增多,本文着重从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出发,研究其成因,并提出了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分析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所面临的是大量患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高血压是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血压病成为公认的“心身疾病”。高血压患者有特定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从怀孕到分娩是妇女一生当中经历的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产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分娩知识了解不足,导致产妇的情绪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一般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这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影响母儿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产妇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可以保障分娩的顺利进行。

  • 标签: 产妇心理疏导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幼儿体检静脉采血的心理状况,提出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在我院进行静脉采血的3676例幼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语言鼓励及非语言安抚等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护理。结果3676例幼儿体检静脉采血幼儿经过良好的心理疏导护理,消除了幼儿紧张、恐惧的情绪,积极参与到静脉采血。结论采取心理疏导护理方法可以消除幼儿惶恐、紧张的情绪,为静脉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 标签: 幼儿体检 静脉采血 心理疏导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要求剖宫产孕妇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如何疏导。方法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及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结果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导,可减少剖宫产率。结论对孕妇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导,降低剖宫产率,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分娩 剖宫产 心理疏导
  • 简介:目的探讨死胎引产孕产妇的心理变化。方法通过与孕产妇面对面沟通,了解孕产妇不同心理反应,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应对机制。结果死胎引产患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惧、依赖、犹豫、忧郁等,通过加强对死胎引产后的患者的心理疏导,促进了孕产妇身心健康。结论了解死胎引产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孕产妇渡过生理、心理不适期1。

  • 标签: 死胎引产 孕产妇 心理疏导
  • 简介:盆腔炎性疾病(PID)占妇科急腹症的首位。有研究报道美国每年PID的新发人数为150万。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通常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本病多发于性活跃期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反复发作是临床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盆腔炎症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机能减退,在高危因素影响下可再次感染导致盆腔炎反复发作,其复发率约为25%。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心理疏导 上生殖道感染 输卵管卵巢脓肿 护理 输卵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