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环节质控的影响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0年1月初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7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150000件器械存在的问题,并与2020年1月~6月期间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后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126000件器械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比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前后,环节质控中器械质量缺陷率、不良事件、科室内部矛盾及临床科室纠纷差异。结果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后,环节质控发生器械质量缺陷率明显低于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环节质控 视频监控系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围手术期患者中,利用音频视频法开展术前健康教育,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度,对术中麻醉体位的配合度以及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至 8 月进行硬膜外麻醉的 300 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我院自制的音频视频访视法进行宣教和评估,对照组运用传统纸质版方式进行访视。对两组患者手术认知度,麻醉体位的配合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认知度,麻醉体位的配合度,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结论 围手术期患者对音频视频访视法的可接受性高,有助于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对术中麻醉体位的配合度,以及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音频视频访视法 术前访视 提高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城乡社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分析动画视频的科普宣传效果,与传统科普方法进行对比,探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的防治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预防工作提供基线数据和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 河南省林州市某一社区居民 620 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作为动画视频科普和传统文字科普干预对象,并在干预后对社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认知进行比较。 结果 进行动画视频宣传的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总体平均分( 18.17 ) 高于 文字宣传人群总体平均分( 1 5.83 ) ,宣传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学习有差异( χ 2 = 37.8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动画视频对提高居民新型肺炎认知效果较好。 结论 对城乡社区居民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的预防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对社区居民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持续对社区居民进行动画视频科普,针对调查中发现的知识薄弱点,有计划性地对社区居民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知识动画视频科普,有助于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维持在一定水平,能够增强社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预防能力,保障全民科普,遏制近来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大规模流行传染态势,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监控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 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 我院于 2018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开展护理 质量监控的 病历 200 份作为观察组,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未开展护理 质量监控的 病历 200 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历采取常规管理监控方式,观察组采取 护理质量监控 方式, 对比两组终末护理病历质量情况。 结果:两组终末护理病历质量经评价对比,观察组护理病历质量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缺陷率及返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大大消除医疗事故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水平, 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监控 终末护理病历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肝胆胰外科护理实习生研究分析视频反馈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 45 例实习生作为试验组,另外 45 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选择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实习生采用视频反馈教学法。结果:试验组本科实习生的学习效果 、 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教学满意程度都比对照组实习生高出很多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对照和微信协同教学在提高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7月 100名医院实习护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50名)与对照组( 50名)。对照组护生主要是采取视频对照的方式学习静脉穿刺操作,观察组护生则在对照的基础上加入微信协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在实习结束时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差异。结论:观察组护生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 P< 0.05)。结论:视频对照结合微信协同教学能够提高护生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值得在实习带教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视频对照 微信协同教学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通讯工具例如带文字的图片,手机里的视频影像等对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因为肠造口患者比例老年患者居多所以很多时候单纯的宣教方法c所以用一些工具让老年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宣教时更容易接受其要表达的内容。

  • 标签: 视频图文 延续护理 永久性造口
  • 简介:摘要:据研究统计,我国约有 69.4%的人睡眠质量不佳,大约 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引起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睡眠监测,该检测需要在医院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费用较高,且患者在医院陌生环境中易产生紧张感,导致无法入睡,测试结果欠佳等现象,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将可穿戴式设备应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远程管理工作中,作为传统医疗模式的补充,给予患者极大的自主性,减轻医疗负担,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意义更加深远,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 42 例分为监控组和基础组,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监控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监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对比分析 感染监控护士在预防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作用及影响 。 方法 : 将本院 ICU 病房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10 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患者共 124 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护理研究 。根据患者及家属入院后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病例数均为 62 例。患者均在接受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开展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由感染监控护士实施护理。对比患者院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结果: 经护理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院内治疗期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ICU 护理实施中感染监控护士护理模式的开展,对于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且可在减少患者置管时间基础上,缩减住院时间及经济压力,并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 标签: 感染监控护士 ICU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虚拟健康卡 (即电子健康卡 )是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跨地域信息互通共享以及开展医疗协同服务所必须依托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本文基于国家居民健康卡整体技术架构,以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系统为载体,介绍电子健康卡的生成与管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大面积烧伤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并诱导多器官障碍综合征,其主要是通过改变机体的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存在的内在环境而导致免疫系统发生紊乱。 为了深入探讨大面积烧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笔者认真查阅并总结了近些年有关研究文献。

  • 标签: [ ]烧伤 大面积 免疫系统 影响
  • 简介:摘要: 以 CT 图像为研究对象,以 MATLAB 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 的集成开发环境为工具,对图像进行了增强、滤波、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形态学处理操作。用 MATLAB GUI 实现了数字图像处理的用户界面系统。结果证明,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 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和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开发出的系统对医学 CT 图像有着良好的质量改善作用。

  • 标签: MATLAB软件 交互界面开发 数字图像处理 CT图像 滤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到 2019 年 12 月期间到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儿童共计 80 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儿童分为实验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的接种护理,实验组儿童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的内容,对比两组儿童的配合度、不良反应率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儿童接受系统化护理后,配合接种的依从性更高,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家长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儿童尽量配合接种工作,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适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预防接种 疫苗 儿童 不良反应 配合度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