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我院 2017 - 2019 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调查分析,探讨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情 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应用参考。 方法 :使用我院 2017 年至 2019 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情况资料,充分利用药物使用频率 (DDD) 和有限的每日费用 (DDC) 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 2017 至 2019 年我院药品使用总金额,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总金额都在不断增长。 2017- 2019 年用药频度 (DDDs) 索拉菲尼因排在最前面。 由数据显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以及伊马替尼 2018 - 2019 年排在前三。 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显示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在呈逐年增加,其中口服靶向药物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肿瘤 分子 靶向 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在针对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总结了护理环节需要注意的对策。方法我们筛选的实验对象是我院2017.1到2017.12之间收录的肿瘤患者60例,对他们采取常规的护理,针对护理环节中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然后总结需要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一定周期的护理之后,研究发现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皮肤瘙痒以及出现干燥等各种皮肤不良情况。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方式容易出现皮肤不良反应。通过针对性进行护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只有5例,占比8.84%。结论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相对于传统的放疗以及化疗治疗来说,极大程度的降低了非特异性地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血液毒性、脏器出现衰竭等,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但是依然会出现一些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护理对策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 分镊子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所收治的 40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规范化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为 20.0%,对照组患者为 40.0%,实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足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接收度,降低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规范化护理流程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总体视角,我国分子病理诊断发展进程相比于国外大体上同步,我国国内最早的分子病理针对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DNA原位杂交,之后随着更多与肿瘤有关的基因被发现,也诞生了更多的检测和抑制癌基因的分子病理技术。鉴于此,文章详细阐述了分子病理诊断的现状及思考,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分子病理 诊断 现状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病变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的CEA、CA125、CA199水平。比较恶性病变与良性疾病患者的CEA阳性率、CA125阳性率、CA199阳性率、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病变组的CEA、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 标签: 妇科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辅助
  • 简介:摘要:肿瘤耐药是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相互作用的结果。TME中含有多种基质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可塑性的异质性群体,TME中的巨噬细胞在成熟分化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激活途径呈现两种极化状态,即经典活化型(M1型)和替代活化型(M2型),其中M2型TAMs被认为在肿瘤耐药与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预示着总生存期的缩减和不良预后。

  • 标签: 肿瘤 巨噬细胞 肿瘤耐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上的五大恶性肿瘤中肝癌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第二位,更可怕的是,全球发病率数据与我国的统计数据表明肝癌的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且世界肝癌死亡率我国占了一半以上。最让我国患者绝望的是肝癌的治愈率极低,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患病年龄逐渐降低,使得我国在治疗肝癌的研究上刻不容缓,而近年来研究有所突破。

  • 标签: 肝癌 分子靶向药物 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