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对静脉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我院急诊科护士25名作为研究对象,设计静脉高危药物知识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回收的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急诊科护士对静脉高危药品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的问卷测试平均得分是(60.7±1.4)分,其中静脉输液实践操作评分为(13.2±0.5)分,生理学知识评分为(20.8±1.1)分,药理学基础知识评分为(27.9±1.4)分;影响因素主要有学历、护龄、职称、既往差错史等。结论:当前急诊科护士对静脉高危药物的认知水平降低,可根据影响因素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高危药物 静脉输注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靶控技术是一种基于药动学和药效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麻醉药物速度的技术。在麻醉手术中,通过靶控技术可以有效地维持麻醉药物速度和麻醉深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本文将从靶控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在麻醉手术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靶控输注技术 麻醉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关临床用血的规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且临床上的安全用血也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随着近几年有关安全用血的规定、法律法规的完善,医院的用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在对血液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血液从输血科转移注到患者的体内,作为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其输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把关,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错误输血的概率。但是,在实际用血的过程中,血液从输血科达到患者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未知的隐患。为了有效地降低此类现象的发生,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将对血液从输血科到患者的安全进行研究,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输血 安全 对策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是现代医疗的主要手段,如何减少静脉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系西医全科主治医师,执业西药师,从专业的角度,及个人的经验,筒单明了的阐述一下应注意如下几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小板,对比不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率,并分析不同血液病患血小板无效影响因素。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9例血小板无效率,无效率为28.13%,白血病患者中10例血小板无效率,无效率为35.71%。两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血小板无效及有效组患者性别、年龄、移植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效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有效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小板抗体阳性是导致患者血小板无效的影响因素;白血病患者中,血小板无效及有效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效组患者脾大率高于有效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脾大是导致患者血小板无效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需要临床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干预,才能提升其血小板效果。

  • 标签: 血液病 血小板 无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病例系统中红细胞无效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临床上法伤红细胞无效现象。结论: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红细胞无效情况的关注,运用安全输血措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红细胞输注 安全输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收治的20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和细节护理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输液室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的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增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改善,令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 标签: 护患沟通 健康教育 英夫利西单抗 克罗恩病 输注护理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对治疗的临床意义。果,目的为临床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一共选择70例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的对象,患者加入本次研究实验的时间从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对70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患者输血次数和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关系,对70例血液疾病患者开展血小板工作,对70例存在血液疾病患者对血小板成效与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结果:对实验当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在这70例开展过血小板抗体检测血液病患者当中,一半的患者在经过血小板抗体检测之后,结果呈现阳性,然后对患者进行输血次数的研究,结果得出输血次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情况也越来越高。在血小板抗体阳性时,血小板的有效率相对来说更具有有限性。两种情况下差异对比比较明显,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因此,针对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的检测,有利于提高血小板的疗效,值得运用到临床当中。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输注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丙种球蛋白应用在小儿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儿感染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收集到的白血病患儿15例,均开展化疗治疗。信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感染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IgA、IgG、IgM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降低白血病化疗患儿感染概率,增强其免疫功能。

  • 标签: 静脉输注 丙种球蛋白 小儿 白血病 化疗 感染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肠内营养器在脑卒中鼻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并且需要留置鼻胃管患者按不同的鼻饲方法随机分为器组、袋式重力滴注组各200例,观察2组患者胃食管反流误吸率、胃肠道症状率、管道堵塞率。结果器组、袋式重力滴注组胃食管反流误吸率分别为18.5%、5.5%;胃肠道症状率41.0%、22.5%;管道堵塞率为22.0%、13.0%,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袋式重力滴注的患者比器组可大大减少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输注器 鼻饲 脑卒中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国对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一次性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经统计分析,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一次性医疗器械销售额从71.6亿元增长至432.7亿元(见表1),年复合增长率达22.13%,预计未来仍将以高于20%的速度快速增长。

  • 标签: 医疗器械产品 一次性使用 市场现状 一次性医疗器械 输注 无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次输血后血小板无效患者与40例无输血史患者血小板注有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入组观察组,后者入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对比统计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与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配型血小板24小时CCI值更高,血小板注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次输血可增加血小板无效概率,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为血小板提供有效参考,借助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实施血小板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注有效率,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多次输血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次输血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