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运用《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的"治未病"原则,以《金匮要略》产后病为对象,以"已病"分析与"未病"分析为框架,分析产后病的诊治决策思维步骤。在治则治法方面,《金匮要略》依据"治未病"原则,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攻补,并无绝对的偏重。通过《金匮要略》"治未病"原则分析产后病能较大可能减少认知误差,更真实地还原经典原始含义,接近张仲景的诊治思维过程。该治疗思路值得深入探究,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 标签: 金匮要略 治未病 已病分析 未病分析 产后病
  • 简介:目的:观察以导引为主的功能锻炼对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1例慢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36例、针灸疗法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在针灸治疗同时进行腰部导引锻炼,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DisabilityQuestionnaire,RMDQ)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M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的RMDQ评分低于针灸疗法组(P<0.05)。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针灸疗法组为72.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慢性下腰痛,有助于提高长期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下腰痛 功能锻炼 导引 针灸 生活质量
  • 简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而临床思维能力是一名优秀住院医师的灵魂。临床思维贯穿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全过程,是临床医疗规范的核心,体现了住院医师的临床诊断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住院医师虽有临床见习或实习经历,但现有的大环境下,住院医师在实习过程中,看的多,动手少,部分住院医师实习时还有可能"眼高手低",所以,住院医师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真正的医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不够,导致住院规培医师在临床就诊时,临床思维无法找到最佳的出发点及切入点,遇到临床突发状况或特殊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实践结合、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键。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培 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