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涩指感为不流利感。涩只以脉象的流利程度而言,较正常脉象不流利即可构成涩,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涩的比喻一般有“如刮竹皮”“轻刀刮竹然”“刮竹相似”“如散”“如水不能流”“绵绵如泻漆”“参伍不调”“如雨沾沙”“病蚕食叶”“往来艰涩”。主要以“刀刮竹”“如雨沾沙”比喻较多,可以帮助说明涩的性质和指下的感觉。

  • 标签: 涩脉 正常脉象 单因素 刀刮 比喻
  • 简介:人一呼行三寸,一吸行三寸,呼吸定息,行六寸。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行八百一十丈,此平人血气营运之定数也。医者欲知血气之病与不病,非切脉不足以得之。之状不一,载于《脉经》者二十有四:浮、沉、芤、滑、实、弦、紧、洪、微、缓、涩、迟、伏、濡、弱、数、细、动、虚、促、结、代、革、散。其状大率多兼见。

  • 标签: 涩脉 《脉经》 血气
  • 简介:"肺朝百",语出,王冰等前人多训释为:"肺受百之朝会".从情理、文理、医理三方面对此解提出质疑,并认为在上古音中"调"与"朝"为定母双声,幽、宵韵旁转,古音极近,具通假之基础,更进一步从书证及语境角度证实"朝"乃"调"之假借字,"肺朝百"即肺调百.

  • 标签: “肺朝百脉” 音韵 训诂 考证
  • 简介:仲景法灵活机动.多取寸口.又灵活应用趺阳候脾胃.少阴候心肾.少阳候三焦.人迎候胃与六腑,危重证及复杂病证多部位诊合参。

  • 标签: 仲景 三焦 少阳 杂病 六腑 少阴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肌肉的功能状况与理脊通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青少年期颈椎病诊断标准64例,另以35例健康青少年为正常组,进行平行对照。分别进行肌电图(EMG)检测。上述病例随机选择33例(治疗组),应用理脊通手法治疗;另外31例(对照组),应用牵引治疗2周后,每组治疗前后对比,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青少年期颈椎病肌电积分(IEMG)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9%,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生理检测研究提示青少年期颈椎病患者外源稳定装置(颈部肌肉)功能下降。理脊通手法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缓解肌痉挛,调整颈椎的外源稳定性,恢复正常的力学平衡的功能。

  • 标签: 青少年期颈椎病 肌电图 理脊通脉手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收录李恩运用温阳法姜、桂、附等治疗肥胖症医案经验,探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配伍、加减变化规律,针对明显阳气亏虚,舌边有齿印,质淡,沉细症状,投以大剂附子、干姜、肉桂、桂枝等温阳散寒之品,疗效显著。

  • 标签: 肥胖症 阳虚 专家经验 李恩宽
  • 简介:鉴于经典学存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尴尬局面,现代脉学吸纳系统论、现代信息学、认知心理学、物理学、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等现代各科学,从而为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本研究以经典学的发展概况和现代脉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当今学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经典脉学 现代脉学 发展特点
  • 简介:切脉辨症立方,为医家三要,而尤重,盖既切明,自能辨症,而投药不难也。今医者苦于脉理难凭,乃竟尽弃不究,惟学写医案,作门面语,论症则以活脱为能,用药唯以和平为贵,自谓胜于偏执好奇、孟浪自喜者。不知用药如用兵,贵乎神速,若迟疑不进,使邪势蔓延,必致救援不及,致危殆而后已。夫偏执好奇,诚为医家所忌,然或因其立法乖异,在病家尚不轻信,若和平之剂,人即知其未必效,亦取其无害而救之,岂知因循两字,误人不浅,在寻常之症,弗药亦愈,若生死关头,岂可须臾耽待乎!

  • 标签: 用药如用兵 医学 辨症 医家 偏执
  • 简介:迟脉与数均为临床常见脉象,其诊法及主病的探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搏搏动的快慢是迟脉和数的主要区别,但不是诊断迟脉和数的唯一标准,只有兼顾脉象的辨别才能准确地诊断迟脉和数,并把握迟脉和数的临床主病。

  • 标签: 迟脉 数脉 诊法 脉率 脉象
  • 简介:诊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一环。该病例以平辨证为方法,诊作为主线,结合患者主诉及症状,把握疾病病机,进而遣方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平脉辨证 寒厥 脉诊
  • 简介:我们知道,中医诊断离不开望闻问切。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今天,我们就走进学奠基人王叔和的生平,看看这位名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瑰宝。王叔和,名熙,山西高平人,魏晋著名医学家。王叔和出身显贵,自幼聪颖,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战事频繁,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其间与张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熏染,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

  • 标签: 王叔和 奠基人 脉学 望闻问切 诊断方法 中医学
  • 简介:在古代文献中,凭籍脉象确定病位者不在少数。古代医家常把尺异常作为疾病定位在肾的依据。《素问.要精微论》记载:"左右尺沉取无力为肾虚"。本文以33例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诊分析研究老年人尺脉脉象特点并将其分类,然后询问各自肾虚症状的有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在临床实际中验证了尺与肾虚的相关性;并且通过临床实际治疗证实了尺随着肾虚治疗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揭示了尺与肾虚治疗变化的动态关系。这对于今后以尺预测肾虚症状的有无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尺脉 肾虚
  • 简介:心居于胸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以精、气、血为基础,不仅统御各脏腑生理功能,并且主司精神思维、认知情志活动。任、督、冲三同起于胞宫,行径功能各异,主一身之气血阴阳。本文从心经与一源三歧的经脉循行、气血阴阳方面进行展开研究,并分析任督冲三脉经脉循行、生理功能及各相互作用对心神功能活动产生的影响,从而论述心神与任督冲之间的关系,为从任督冲脉治疗神志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心神 一源三歧 循行 阴阳 气血
  • 简介:诊作为四诊之一,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现诊脉时多诊寸口部,寸口可分为寸、关、尺三部,将人体按部位划分时,可分候人体上、中、下三部,其中,头居上部法天,归寸所主。头痛作为头部常见病症,通过古代文献检索发现,寸对头痛的诊断意义更大,一般认为,寸浮多与风邪外袭之头痛有关,寸弦多与肝病或痰阻所致头痛有关,寸短多与气虚或气滞有关。

  • 标签: 脉诊 寸脉 头痛
  • 简介:寸口诊脉是中医重要的诊法,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然而,临床上一直存在夸大其作用的倾向:患者以诊为神,医生独凭诊断病。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对中医独凭诊断病进行了分析。提出临床应四诊合参,而不应独凭诊。并讨论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确实问诊不及,医生可采取的权宜之计。

  • 标签: 脉诊 独取寸口 求医心理 求医行为
  • 简介:脉象反映疾病的病机,在银屑病的诊疗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治性的情况,诊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三种常见情况,对以外感为诱因的初起银屑病,通过辨别患者的兼,可以了解外邪的属性特征;对慢性银屑病,通过诊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阴虚阳陷的情况,从而指导温阳药的使用;对关节型银屑病,通过诊可以辨别"痹"的脏腑归属,从而实现精确用药。

  • 标签: 脉诊 难治性银屑病 兼脉 温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