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氨基酸序列是蛋白和多肽重要的结构,其决定蛋白的高级结构。氨基酸测序在蛋白研究中越发重要,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氨基酸测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氨基酸测序的方法、原理以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序方法不断建立,氨基酸测序将在蛋白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蛋白质 氨基酸测序 质谱技术 从头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厂家麦芽糖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分别在25±2℃和5±3℃保存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取样检测,进行质量可比性研究,研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可见异物检查、渗透压摩尔浓度、pH值、蛋白含量、纯度、麦芽糖含量、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KA)、无菌检查、热原检查等。结果: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各项指标均合格,A、B厂家麦芽糖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产品在25±2℃和5±3℃放置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质量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B厂家生产的麦芽糖均可用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产。

  • 标签: 麦芽糖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质量可比性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像的基本步骤,其步骤可分为图像采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模型建立与测试三个组成部分;并从肺结节大小评价、良恶性辨别、侵袭性评价三个方面对影像在肺结节临床应用技术展开了综述和讨论,通过分析和总结,对自身知识有了更系统的掌握和深化,同时也能为肺结节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结节 诊断 CT
  • 简介:摘要:受到核磁共振(NMR)与质谱分析技术大量应用的影响,催生出代谢(Metabonomics),此学科定量和定性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全部低相对分子质量(RMM)代谢产物,目前诸多领域都开始大量应用此学科,在诸多疾病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肾脏、肝脏、心脏等疾病。代谢集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其发展于后基因学时代,用来分析生命体受到外部因素刺激后,所发生生理病理变化与自身基因变化等引起的机体内部代谢方面的多元动态反应。经由众多实验研究证实,在各种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液内都有1类或多类代谢产物具备生物标志物价值,在数据层面为相关肾脏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预后提供了科学指导。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类肾脏病变研究方面血液代谢的应用。

  • 标签: 血的代谢组学 肾脏疾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直肠癌手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其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影像指标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影像和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成像技术,其能够实现对淋巴结及其良恶性进行识别,以及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早期预测,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各个研究的工作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别很大。只有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明确、统一和标准化,并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外部验证,才能实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的转化和推广。本文中,以影像与深度学习为主线,回顾了其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

  • 标签: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直肠癌淋巴结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人的脑部长期缺血及缺氧状态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更会出现脑部微循环异常,特别是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最终诱发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临床大量数据研究表现,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本次就针对该疾病的影响因素方面做调研。方法:以医院科室接收的患者病例情况,从此筛选有达标的有105例,协助患者完成临床查体,将患者病症分为轻、中、重度,以此做分组处理,前两类归为对照,第三类均纳入观察,对此次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的年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比较性(P<0.05);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调查,观察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进行了研究,很多因素都可诱发这类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血压、血脂等有明显异常也可诱发此类疾病,日常生活中应充分了解疾病的影响因素,养成良好生活日常习惯,有效预防疾病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人的脑部长期缺血及缺氧状态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更会出现脑部微循环异常,特别是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最终诱发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临床大量数据研究表现,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本次就针对该疾病的影响因素方面做调研。方法:以医院科室接收的患者病例情况,从此筛选有达标的有105例,协助患者完成临床查体,将患者病症分为轻、中、重度,以此做分组处理,前两类归为对照,第三类均纳入观察,对此次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的年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比较性(P<0.05);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调查,观察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进行了研究,很多因素都可诱发这类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血压、血脂等有明显异常也可诱发此类疾病,日常生活中应充分了解疾病的影响因素,养成良好生活日常习惯,有效预防疾病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化染色对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020年期间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研究和参照,各28例。在治疗过程中,参照实施常规的HE染色处理,而研究实施免疫化染色处理。对两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两的切片统计结果比较差异较大,且研究的优良率以及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结果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化染色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高确诊率,保证了切片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肿瘤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参照和研究各41例。参照采用常规活检穿刺法进行病理诊断,研究采用免疫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并对比两患者的诊断结果、患者感受及满意度。结果:研究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参照,经验证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证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肿瘤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参照和研究各41例。参照采用常规活检穿刺法进行病理诊断,研究采用免疫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并对比两患者的诊断结果、患者感受及满意度。结果:研究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参照,经验证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证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常规活检技术和免疫技术在肿瘤病理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参照,各40例。参照应用常规活检技术,观察应用免疫技术。对比两患者诊断结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诊断阳性率高于参照,差异明显(P<0.05)。观察满意度高于参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技术诊断效果理想,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常规活检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质量控制应用于免疫化病理制片技术,比较并分析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投掷硬币的方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50例,传统方式进行免疫化制片),以及研究(50例,质量控制进行免疫化制片),比较上免疫化制片的优良率。结果:研究制片优良率为92%,远高于对照的70%(P < 0.05)。结论:对于需进行病理学免疫化制片的患者而言,采用质量控制可增加制片过程中的细节化,有效提高免疫化片子的质量,可为疾病的诊断奠定更为夯实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 准确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在采取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化诊断时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参照,观察采取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化诊断,参照采取高倍显微镜观察,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观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确诊率为96.67%,参照为80.00%,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病理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的微球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无糖尿病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检测两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就结果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要远远高于无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对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临床诊断效果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水平 免疫球蛋白G水平 β2微球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微生物是高等学校生物的重要基础或学科。这是基于微生物基础和技术的现代先进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微生物也是农林业生物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石之一。鉴于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将对人类现在和将来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检验医学是近几十年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鉴于微生物和免疫学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很高,通过标准化综合检测方法不断提高临床标本的检测和鉴定能力。为了提高微生物和免疫在形式化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分析了微生物和免疫检验现状,并提出了实际措施。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免疫学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研究,50例),另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小儿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对照,50例);两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结果。结果研究小儿的IgM指标为(2.25±0.37)g/L,与对照小儿的(0.61±0.15)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3.5970,P<0.05)。研究小儿的IgA指标为(0.40±0.18)g/L,与对照小儿的(1.65±0.40)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6.3706,P<0.05)。研究小儿的IgG指标为(8.75±1.30)mg/mL,与对照小儿的(14.90±2.70)mg/m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1.7895,P<0.05)。研究小儿的Hs-CRP指标为(11.01±5.25)mg/L,与对照小儿的(1.90±1.41)m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9.6270,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