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成人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实时剪切波杨氏模量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测量300例成人甲状腺,按血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弹性值。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的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男19.62±5.48Kpa,女20.05±7.41kpa;原发性甲亢的杨氏模量弹性值男33.75±6.71kpa,女36.26±6.98kpa,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男41.32±33.0kpa,女49.68±29kpa;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男112.9±45.88kpa,女113.5±35.6kpa;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的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弹性值较正常甲状腺的杨氏模量弹性值明显增高,亚甲炎的杨氏模量弹性值又明显高于原发性甲亢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论确立成人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弹性值的范围,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 实时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弹性值
  • 简介:摘要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elastography,UE)是根据组织硬度属性不同进行成像的一种新型超声成像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器官疾病的诊断。此外组织弹性像还可应用于子宫、卵巢疾病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诊断以及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消融引起的损害检测与评估。目前,随着对UE的大量研究,其在肌肉骨骼系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多。

  • 标签: 肌肉骨骼 超声检查 康复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桥本甲状腺炎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66例为研究组,以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不同四组,分别为HT甲亢组(17例)、HT甲功正常组(18例),HT亚临床甲减组(15例),HT临床甲减组(16例),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比较患者在甲状腺组织杨氏模量值与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强度、边界和均匀性扥特征。结果研究组FT3、FT4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甲状腺组织杨氏模量值均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与桥本甲状腺炎时期在临床上有相关,表明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病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值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预测可行性及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值与超声弹性值的关系。方法总结2015—2017年经实时剪切波超声引导下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60例。穿刺前先行经直肠剪切波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前列腺腺体的弹性值(包括结节),预测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最后结合病理分析,确定实际阳性及阴性率,对比穿刺前预测的阳性及阴性率。结果60例中前列腺癌27例,不典型增生3例,良性增生30例。准确率预测阳性31例,病理阳性24例(77.4%);预测阴性29例,病理阴性26例(89.7%)。前列腺癌弹性平均值Gleason6,7,8,9分别对应为48.7±0.2kPa;55.9±0.4kPa;66.8±0.1kPa;88.4±0.2kPa.结论前列腺癌确诊需要病理学依据,但根据剪切波影像及综合弹性值测量,实时剪切波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可能有一定的预测效应。随着Gleason评分值升高,其超声弹性值逐渐升高,似呈正相关性。

  • 标签: 剪切波 前列腺癌 预测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类疾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作为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超声无法精确判断其形成时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最新弹性成像技术可提供较常规超声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本文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实验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患者50例,共52个病灶,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SWE检测,并根据穿刺病理或者手术为主要标准,绘制相关的曲线图,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35例(36个病灶)病理诊断为良性,15例(16个病灶)为恶性。良性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为(20.5+6.1)kPa,恶性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为(82.2+35.3)kPa,经过比较发现,恶性病灶的最大弹性模量值显著高于良性病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病灶周边的腺体进行比较发现,良性病灶的Eratio值为(1.5+0.5),恶性病灶为(5.2+2.2),经过比较发现,恶性病灶显著高于良性病灶的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恶性病灶进行分析诊断的时候,利用实施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实时剪切波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86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好发于C3~7,以C4~6发病率最高,多为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颈椎椎间孔形态,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钩椎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X线平片及CT结合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 退变 椎间孔 变形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变形杆菌属是当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根源。在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变形杆菌属引发的食物中毒案例不断增多,所以深入探究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便为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形杆菌属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2012年我市发生一起多人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共采集样品10份,其中患者呕吐物2份、剩余卤牛肉1份、剩菜2份、患者服药前肛拭子5份。经检测得出食物中毒是由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变形杆菌污染的卤牛肉引起。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