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改进理念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药房管理方法不同,选择持续改进理念实施后(2014年3月~2015年2月)和实施前(选择2013年3月~2014年2月)的药房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不同时期药品管理差错率。结果实施前药品管理出现差错的有50例(0.16%),实施后有20例(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理念在医院药房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药品管理出现的差错,提高药品管理效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持续改进理念 医院药房 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医院质量管理与医院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而医院的质量管理集中体现在患者的安全方面,就患者安全危害而言,医院质量管理需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重视系统问题,上报不良事件,建立安全文化。文章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理念,并论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 标签: 医院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理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116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91.38%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确保采血质量,促使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站采血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设立质量敏感指标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设立普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9项,将其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观察比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通过应用质量敏感指标后,在分级护理、身份识别、专业技能、健康教育以及满意程度上均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设立质量敏感指标,对护理工作的综合评分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普外科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指为患者提供的技术和服务达到优质程度。护理质量的高低对医疗安全、诊疗技术的发挥及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产生深远影响,而护理部质量持续管理一直被护理质量管理者视为核心工作。抓好综合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持续改进是护理部的重点工作,我院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循环(A)的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在此基础上,不仅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而通过全院岗位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工作岗位3类425个,跨科兼职动态综合模式上,在临床科室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护理部 综合质量管理 持续性改进 追踪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疗效。结果护理组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平均评分大小分别是(31.29±4.18)分、(20.99±2.92)分、(29.28±2.74)分以及(26.63±2.97)分,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大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工作后,可以加强临床医护工作开展效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对减少ICU身体约束使用率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6月身体约束病例进行分析,于2015年7月~9月运用CQI程序进行质量改进,包括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利用鱼骨图分析发生原因、制订改进方案等,评价CQI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CQI后,身体约束使用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CQI减少了身体约束使用率。

  • 标签: 安全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约束 身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5%、95%,对照组为27.5%、82.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风湿免疫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的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护理人员60人,对本院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测。60位护理人员按照科室的不同组成相应的护理圈,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测、处置等。结果本院护理人员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要求规范开展护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自身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医院患者的投诉量和护理过程使用成本也大大减少,医院各个科室的整体运作也能够得到有效推动。结论护理人员运用品管圈活动在医院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能够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既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思和团队协作精神,又提升了医院护理质量,临床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改善。

  • 标签: 护理质量 品管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当前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讲解持续质量改进对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作用,进而实行效果评估。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对于表1及表2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出现频次由2013年检查发现的118次降低至2014年检查发现的4次。结论临床上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时,可以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有效提升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获得了非常理想的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病区 高危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600份无菌包作为实施前样本,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600份无菌包作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样本,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在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后,包装、清洗、灭菌、发放质量上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质量,改进工作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探讨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17个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中有效接受电话回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质量调查。调查内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护理告知,健康宣教,环境卫生设施等。结果有效调查19390人,平均电话回访率79.66%,各季度满意率分别为88%、90%、92%、93%、94%,病人平均满意率91.4%。结论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真实、客观的护理质量反馈方法,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出院病人 满意度 调查 护理服务质量 电话回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给临床护理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18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在静脉留置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大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留置针 规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三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培训后组织实施。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ICU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持续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癫痫持续状态的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癫痫发作病因,分别比较地西泮、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共107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44例,其中脑血管病导致的癫痫持续状态为3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4例;癫痫治疗不规范者24例,其他原因。地西泮组有效率为53.8%;丙戊酸钠组有效率52.7%;咪达唑仑为79.%,地西泮与丙戊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与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持续状态需尽快终止发现,咪达唑仑效果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以及持续输注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持续输注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皮质醇情况与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全身麻醉诱导患者进行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全身麻醉诱导,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皮质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麻醉效果明显。

  • 标签: 依托咪酯 持续输注 全身麻醉诱导 输注维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以及持续输维持中应用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应用异丙酚维持麻醉,研究组采取常规麻醉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并将两组麻醉开始前、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和48h的皮质醇水平、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统计和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时,研究组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48h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时的MAP和HR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MAP及HR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6.3%)与对照组(20.9%)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缺陷患者以外,在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持续输注都能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身麻醉诱导 依托咪酯 持续输注维持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癫痫发作急诊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其急诊救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患者的感染史和治疗方法有误,针对这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无任何死亡率发生。结论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实施对症急救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癫痫持续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预后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发生。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急诊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