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7月在护理程序中实施流程再造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流程再造的内容包括改革工作方式、改革排班模式、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过程进行流程优化,选取2015年1月至3月实施常规护理程度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者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流程再造在护理程序中应用后,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再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环境设施、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再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再造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 标签: 流程再造 护理程序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士对病理标本的管理程序要非常了解,并根据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对离体标本做最理想的处理,以保存好标本,最终目的是保证病理诊断的高准确率并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病理标本 管理程序 标本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使用抛硬币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的ICU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和死亡率。结果组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对比,P<0.05;A组死亡率12.5%大于B组的2.5%,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并提高其存活率,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ICU患者 程序化镇痛镇静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4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65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次序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程序施护,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低;观察组患儿家长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表明小儿腹泻运用整体护理施护可保障护理细节被充分考虑,各项护理服务被落实到位,促进患儿的治疗时间缩短。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程序管理在消毒供应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将程序管理措施应用于消毒供应室中,并与未实施程序管理措施的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价程序管理应用价值。结果实施程序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工作环节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管理在消毒供应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工作质量管理 流程环节控制
  • 简介:摘要PDCA管理循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与护理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有相似之处,并且相互交叉,各有侧重。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若能灵活运用,可以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易于实践。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 护理程序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研究组,一组为参考组,两组患者均有6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程序化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表明,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患者程序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也比较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急性脑出血 肺部感染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使用抛硬币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的住院时间、FMA评分、FIM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组间住院时间、FMA评分、FIM评分对比,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5%大于B组的7.5%,P<0.05;A组死亡率20%大于B组的2.5%,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缩减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急性期脑出血 程序化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放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此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 食管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1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各77例。对照组在体检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进行程序化护理。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体检等待时间、体检时间、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管理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 标签: 体检中心 程序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护理程序应用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6月,这86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按超早期静脉溶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8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此时实施常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价值,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溶栓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护理,可以促进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将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降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超早期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运动护理程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脑血栓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运动护理程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血栓患者,在其恢复期间为其开展有效的运动护理程序,能够显著提升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自理缺陷 运动护理程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随访1年,探究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律失常情况。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4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150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传统康复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术后1d、术后2d后、术后3d、出院前1d、随访1年间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71例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72例心律失常患者,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研究组患者在出院随访1年后出现1例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组患者在出院随访1年后出现2例心律失常患者,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干预不增加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概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术 早期程序康复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在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0例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1d、7d、15d、30d视力>0.5的例数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7d、15d、30d视力>0.5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且其满意率9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结论程序化护理使能保证患者有效的视力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白内障摘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在其康复过程中应用运动护理程序的价值。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80例,这80例脑血栓患者均伴有自理缺陷,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程序下护理,对比2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护理程序在脑血栓自理缺陷患者康复中应用,可以促进其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栓 运动护理程序 自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本院收治的8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预见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效果显著。

  • 标签: 颅骨缺损 脑积水 同期手术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讨论实施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急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2年5月1日—2016年5月1日,患者总计90例。在分组研究中,选择应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有效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占比55.6%;有效19例,占比42.2%;无效1例,占比2.2%。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占比46.7%;有效15例,占比33.3%;无效9例,占比2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十分明显。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是临床上的重点急救对象,患者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的状态,且在之前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必须在最快时间内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减少疾病恶化造成的不良影响。急救护理程序在实施过程中,以最清晰的思路完成对患者急救护理干预,促使患者能够在入院后得到最好的治疗,将患者的生命挽救,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医护工作中,将急救护理程序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程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OM)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11/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实施程序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程序性护理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对创伤休克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6年2月份收治的创伤休克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科室检查与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急诊科室人员与准备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以及急诊科室人员与准备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对创伤休克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急救准备时间,还能顺利的展开患者的纠急救和诊治,值得推广于临床使用中。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配合程序 创伤休克患者 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