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K1的解痉作用。方法将148例腹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丁桂儿脐贴与头孢克洛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K1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仅有7例患者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K1治疗小儿腹痛临床疗效满意,解痉作用显著,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生素k 解痉 平滑肌 小儿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将4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胃得安+维生B6”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对照组予丁香柿蒂汤加减化裁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疗效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维生(安利公司生产)用于手足口病口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手足口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抗病毒及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核黄素15mg+5%GS100ml静脉滴注,1次/q;治疗组采用B维生(安利公司生产)口服,7d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维生用于手足口病口腔治疗可提高疗效。

  • 标签: 手足口病 口腔溃疡 B族维生素 治疗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B12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维生B12联合洛赛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研究。方法将正常体检者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镜或手术确诊)各100例进行血清维生B12的检测,再将100例各种不同类型的胃十二指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洛赛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治疗,以及规范饮食、戒酒及戒烟、禁用能损伤胃粘膜的非甾体炎药、解除焦虑治疗。1治疗组在这基础上加用维生B12。比较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并发症、胃镜情况、血清维生B12的检测值,将以上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维生B12的值低于正常组,加用维生B1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低维生B12水平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补充维生12有助于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

  • 标签: 维生素B12 胃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摘要探讨病毒唑联合维生K1静滴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将秋季腹泻患儿114例分为两组,一组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双歧杆菌蒙脱石散口服微生态疗法及收敛保护肠粘膜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病毒唑10~15mg/kg.d、维生K110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77.2%。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病毒唑、维生K1联合治疗秋季腹泻疗效短、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品制剂中维生A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效果。方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维生AD滴剂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在测定维生A含量中的效果。结果研究发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可有效分析维生AD滴剂中所含有的维生A,其处于120~125.5μg/dL的浓度范围时,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r2为0.9996,平均回收率高达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2%。结论在测定药品制剂中所含有的维生A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回收率、重现性等方面可取的满意的结果,并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易于操作等多种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制剂 维生素A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维生E软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运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维生E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并进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最佳的生产工艺为明胶甘油水为212、胶液温度为65℃,在此最佳条件下,维生E的包埋率可以达到42.8%,且经重复性试验可知,该最佳条件下的工艺重复性较好;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升高,维生E软胶囊的保存率不断下降,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维生E软胶囊的保存率均比维生E油的保存率高。结论以明胶、甘油和水(212)为囊材,胶液温度65℃,将其制成软胶囊其包埋率稳定性较好(平均包埋率为42.8%),制成的维生E软胶囊较维生E油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表明软胶囊囊壳对维生E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维生素E软胶囊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D在社区对骨质疏松防治的作用。方法100例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应用阿伦膦酸钠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服用维生D钙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都有明显增加(P<0.05),两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D营养状况与骨质疏松症发生有重要关系,维生D在社区对骨质疏松防治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有效率,增加骨密度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B6注射液(艾易舒)联合D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应用艾易舒联合DC化疗;对照组32例,单用化疗,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抗肿瘤有效率86.1%,对照组32例,抗肿瘤有效率75%,两组RR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7%、30.6%和25.0%,对照组分别为75.0%、68.8%和4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艾易舒联合DC方案明显优于单独DC方案。艾易舒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患者化疗疗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k缺乏症的原因,并吸取教训,防止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经询问病史,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来诊断;结论本病一经确诊,立即静脉注射维生1。临床诊断治疗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完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多请教经验丰富的医师,避免误诊及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

  • 标签: 晚发性 维生素k 缺乏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维生E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适量的维生E。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以通过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可以很好限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减少其带来的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 标签: 维生素E 氧化应激 糖尿病 抗氧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K4片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0例随机分成二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左西替利嗪、桂利嗪、维生K4,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桂利嗪,疗程14天,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90%以上,显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0.9%。结论维生K4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维生素K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活动性佝偻病患儿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均给予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宣传指导,观察组在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的基础上,给予维生D滴剂口服,对照组只进行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宣传指导,没有口服维生D滴剂。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预防有效103例,总有效率达93.64%;对照组预防有效59例,总有效率达5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疗效显著。

  • 标签: 维生素D滴剂 活动性佝偻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作为骨骼类疾病,有着许多的原因使其形成。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维生D受体基因是类固醇激素的组成部分,长度超过了100kb,影响着骨密度和骨量的多少。本文就是根据维生D受体基因的主要作用着手,来对其的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有一定的发现。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中应用洁悠神喷洒联合维生B12含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2例鼻咽癌初治患者,观察组31例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采用每日3次维生B12注射液兑生理盐水含漱,每次20min,随后洁悠神喷洒口腔粘膜;对照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采用每日3次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每次20min。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口腔粘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洁悠神联合维生B12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疗效满意。

  • 标签: 洁悠神 维生素B12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妇女检测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的意义;方法检测孕13+6周前的妇女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选取其中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μg/mL(VitD缺乏)的妇女200例,年龄20~35岁,每周给予2800IUVitD3并维持12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治疗前(T0)、治疗后4周(T4)、治疗后8周(T8)以及治疗后12周(T12)的血清25-(OH)D浓度,并记录这四个治疗时点的骨密度水平;结果VitD缺乏的早孕期妇女,在补充VitD治疗后的4周、8周和12周的血清25-(OH)D水平均有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补充VitD治疗后的12周,骨密度正常的妇女例数增加(P<0.05),重度骨质疏松的妇女例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于早孕期且VitD缺乏的妇女每周给予2800IUVitD3并维持12周,能够纠正VitD缺乏并且100%提高VitD水平,改善骨密度水平,有利于早孕期妇女的保健。

  • 标签: 早孕期妇女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K凝血因子缺乏症采用静脉给予维生K120~240mg/d治疗,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经治疗和护理随访12个月,接受长疗程维生K治疗后的患者无1例复发,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获得性依赖维生K凝血因子缺乏症采用静脉维生K1治疗及对症护理是有效的。

  • 标签: 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及应用于临床,原来的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不能满足新药配伍的临床查询要求。笔者与2012年10月在临床上发现泮托拉唑与维生C混合后,即变为乳白色混浊液体,说明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注射用泮托拉唑 维生素C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