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椎弓根固定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椎弓根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椎弓根固定的护理效果。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周,65例患者可持拐杖下床活动,3例截瘫患者双下肢功能亦有所改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患者围期的整体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康复指导,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固定成功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脊柱结核病患者行脊柱植骨固定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行脊柱结核病灶植骨固定的患者进行护理。术后予以预防压疮、便秘及坠积性肺炎、泌尿路感染等护理措施,并进行心理干预、股四头肌训练,佩戴支具活动等康复护理。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康复快,恢复时间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行脊柱结核病灶植骨固定的患者予以预防并发症及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脊柱结核 脊柱植骨内固定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对比固定结合椎体成形与单纯固定对于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50例,应用奇偶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定结合椎体成形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Cobb角、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0.0%,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手术时间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征,促进其恢复,因此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Cobb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纯固定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为2015年—2016年间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伤椎高压缩比、Cobb角指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伤椎高压缩比、Cobb角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时期对照组指标(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恢复了脊柱生物力学特征,缓解了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单纯内固定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固定与开放式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固定治疗,实验组实施微创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开放式固定,能更好地促使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微创内固定术 开放式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单纯固定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固定,观察组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伤椎前高压缩比和伤椎后凸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伤椎后凸角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单纯内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胸腰椎段脊柱损伤,讨论实施椎弓根固定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开放直视下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处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是临床上的重点医疗对象,该病的治疗必须通过手术来完成。椎弓根固定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康复。建议在日后的治疗中,选择经皮椎弓根固定方法来完成,可进一步的缩小患者切口长度,减少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 标签: 内固定 椎弓根 胸腰椎 损伤 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在急性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急性脊柱损伤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固定的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椎弓根固定的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进行的时间、手术当中的出血量、切口的长度、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指标均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恢复优良率为72.5%,常规组患者中恢复优良率为62.5%,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椎弓根固定的手术方法对急性脊柱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手术后的创伤小,患者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且损伤处有更加良好的愈合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术 急性脊柱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结合椎体形成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计82例,将上述患者依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固定结合椎体形成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以及伤锥前高压缩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脊柱骨折损伤,安全性较好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脊柱骨折患者据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减压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脊柱骨折手术效果;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脊柱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脊柱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脊柱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固定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 标签: 后路减压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AF固定技术对患有脊柱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患有脊柱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脊柱骨折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AF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脊柱骨折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操作时间和术后留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AF固定技术对患有脊柱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AF内固定 脊柱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固定结合椎体成形和单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固定结合椎体成形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固定治疗,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手术固定应用于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观察传统开放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手术和微创植入后路钉棒系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固定应用于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对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后路手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脊柱骨折52例,依照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组。对照组给予外侧植骨融合,共26例;研究组施行后路手术固定,共26例。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Cobb角较小,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增加幅度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手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行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8±2.1)d,短于对照组的(18.0±1.9)d,(t=8.39,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5%,高于观察组的3.13%,(χ2=4.01,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65.63%,低于观察组96.87%,(χ2=10.26,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脊柱腰椎段骨折患者62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特点。结果患者在经过后路固定融合治疗以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楔变指数发生明显的提高,后凸Cobb角也发生了明显的降低,治疗前后患者机体的各项指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仅有两例发生断钉,并发症发生率3.23%,在后期更换螺钉后,其恢复较好。结论临床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固定融合的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可以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帮助骨性愈合。

  • 标签: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对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针方式、适用条件、禁忌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损伤的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 标签: 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治疗 脊柱 损伤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通用脊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通用脊柱固定系统治疗手术前后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本组46例均获得了6个月~2年的随访,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5°恢复至术后2.5°。椎体前缘由术前43%恢复至96%,椎体后缘高度由64%恢复至99%,6个月后椎体高度平均丢失约2mm。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所恢复。结论通用脊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适合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和复位固定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固定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固定进行治疗,术前、中、术后均予以相应的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术前肺功能训练后,其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可忍受全麻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身高均有所增加,平均(6.25±2.31)cm,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行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固定的整个围期做好充分的护理工作,可帮助青少年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并促进其早期康复出院。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弯 后路矫形植骨 内固定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