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阴阴道酵母病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阴阴道酵母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强化护理干预,统计并对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阴阴道酵母病患者中开展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酵母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和制霉菌素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酵母病患者,按照分层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制霉菌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酵母病治疗中采用克霉唑阴道片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 制霉菌素栓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6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酵母患者,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阴道酵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霉唑 乳杆菌活菌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洗剂联合妇炎消生物敷料栓在妊娠期外阴阴道酵母病中的疗效及对IL-2、IL-10及IL-12的变化,探讨其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酵母病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就诊的妊娠期VVC感染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洗剂联合妇炎消生物敷料栓组)和对照组(妇炎消生物敷料栓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ELISA方法检测两组阴道灌洗液IL-2、IL-10及IL-12的水平,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无阴道炎症的妊娠期女性90例作为正常组。

  • 标签: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介素-2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阴道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布拉氏酵母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环丙沙星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痊愈时间。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环丙沙星联合布拉氏酵母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布拉氏酵母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止泻,改善腹泻症状,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感染性腹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外阴阴道酵母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药物联合臭氧妇科治疗仪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外阴阴道酵母病患者作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药物组与干预组,药物组患者单纯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而接受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药物组患者,双方相关数据在比对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阴阴道酵母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在服药基础上接受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外阴 阴道 假丝酵母病 药物 臭氧妇科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葡萄糖酸辛联合布拉氏酵母在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选取43例研究独享。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进行治疗。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病毒性肠炎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肝检验的阴性与阳性结果,并简单分析造成结果的成因,为正确检测乙肝提供帮助。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乙肝检查患者且结果为阴性或阳性者96例,对患者的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造成具体乙肝检验结果出现阳性与阴性的成因。结果96例病例中,阴性为49例,阳性47例,分析具体成因中,其中检验操作因素47例,占48.96%,试剂因素29例,占30.2%,检验方式问题16例,占16.67%,其他4例,占4.17%,结果发现,以检验操作因素为主导因素(P<0.05)。结论乙肝检验的阴性与阳性结果与检验的多种因素存在关联,实验室检验中,需要注意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与抑制,进而保障实验室检验的效果,综合推动乙肝检验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基础。

  • 标签: 乙肝检验 假阴性 假阳性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鞣酸蛋白酵母散对于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安全性与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取100例患有急性腹泻的小儿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分别为50例。首先给予这两组的小儿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治疗,其中对照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小儿患者进行蒙脱石散治疗,而其观察组则需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在其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它。接下来就是对这两组患儿进行药物的口感、治疗完成后的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在其服用了蒙脱石散之后,对其口感评分明显要低于观察组的患儿对于鞣酸蛋白酵母散的口感评分;观察组的患儿在得到治疗后,患儿的尿量评分与排便次数分别都高于其对照组;这两组的小儿患者都均没有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对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是有良好效果的,不仅没有不良反应并且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很值得被广泛的使用。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鞣酸蛋白酵母散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导致阳性原因的分析。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份离心与不离心标本的HBeAg。结果不离心标本的HBeAg单独阳性很高,离心标本无此情况。结论阳性与不离心有关,因全血中红细胞内有许多与HBeAg有共同抗原颗粒物质及过氧化酶,在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出现非特异性结合,即与底物发生反应,而造成阳性,洗板不清,可能也是造成阳性原因之一。故要求在做两对半时,单独HBeAg阳性标本重进行离心,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ELISA HBeAg 假阳性
  • 简介:摘要口腔正畸用镍钛弓临床使用后期常发生弓力学性能降低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口腔唾液电解质环境腐蚀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口腔环境是一个pH值变化的复杂环境。口腔环境内多种成分能使正畸镍钛弓受腐蚀,使其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发生变化。国内外也出现了许多对正畸弓腐蚀与抗腐蚀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弓腐蚀机制以及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归纳阐述。

  • 标签: 正畸 弓丝 腐蚀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型的体和生物型体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型的体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体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上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型的人工体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的重建,而骨水泥型体的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 标签: 假体 骨水泥型 生物型 股骨颈 老年 骨折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粪便隐血实验检出率低,照成阴性漏诊的原因,找出相应的的对策,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到2015年间粪便化验患者100人,分两次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粪便隐血,比较两次化验结果的检出率,找出阴性漏诊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00位患者初次化验粪便隐血检出36人,第二次更换容器,控制饮食,停止药物,增加采集量,更换实验方法,检出44人,可见采取措施后完全可以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粪便隐血 假阴性 检出率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意义及阳性的排除。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7年12月我科临床拟诊为肠套叠的128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并对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证实的89例或经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病人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论在小儿肠套叠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与放射科诊断比较更为安全,但由于声像表现的相似性有时产生误诊,为了降低误诊率,必须总结经验及规范操作。

  • 标签: 超声诊断 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膨胀式阴茎体对阳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阳痿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阴茎阴囊交界处切口置入可膨胀式阴茎体,其中截瘫患者9例,外伤所致勃起神经损伤5例,阴茎海绵体动静脉瘘3例,阴茎海绵体纤维化2例,Klinefeters综合征1例。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对性生活均较为满意,随访中无患者出现机械故障和尿道损伤。结论可膨胀式体植入阴茎治疗不可逆性阳痿具有良好的隐匿性,且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对患者的性功能无明显影响且不易出现机械故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阳痿 阴茎假体 治疗
  • 简介:摘要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使用范围较广,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青霉素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对患者进行皮试非常重要。皮试反应决定了青霉素是否适用,但是在观察皮试反应的时候经常出现阳性情况。所以,探究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影响因素,对皮试结果的科学判断,对青霉素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霉素制剂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皮试液配置因素和护士皮试操作因素出发,对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涂片和细菌培养,检查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为临床提供确切可靠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到我校附属医院就诊的持续腹泻或间歇2-4周内复发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110份作涂片和细菌培养,取25份正常人的粪便标本作对比分析。结果110份的粪便标本涂片检查发现杆菌/球菌比例失调;细菌培养除正常标本中含有的群外,还培养出克雷伯氏,金黄色葡萄球,白色念珠和奇异变形杆菌等其他群。大肠杆菌明显增加,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双歧杆菌和肠球菌较正常减少。结论肠道菌群失调是造成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要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腹泻 菌群失调 菌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散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给予酪酸梭散可有效降低其胆红素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酪酸梭菌活菌散 胆红素水平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导管与导对接的辅助装置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的病例307例,其中使用新型导管与导对接的辅助装置患者(A组)137例,未使用该装置患者为对照组(B组)130例,评价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射线暴露量、导通过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相比,操作时间及透视时间更短(P<0.05),射线暴露剂量更低(P<0.05);组间并发症及导通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新型导管与导对接的辅助装置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减少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及射线暴露剂量体现出明显优势。

  • 标签: 新型导管与导丝对接的辅助装置 冠脉造影 冠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