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大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人们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心理创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干预,很难在短时间内脱离恐慌,回归正常状态,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如果处理不好,心理问题可能一直伴随他们终生,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给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理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灾后救援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而我国、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灾后心理救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将整个救援工作规范化,实行统一的组织管理,规范的救援模式,形成救援的长效机制,使救援实施得到科学、长期、稳定的保障,对于今后在灾后开展及时、有效、持续的心理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然灾害后 心理救援模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群众的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救援服务。方法选取灾后255名受灾群众为研究样本,收回有效问卷255份。使用自编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及基本心理状况访谈表了解基本信息。使用PCL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心理状况。结果参与问卷调查者均未筛查出PTSD,94.9%的受灾群众在灾后普遍采用了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多样化以及长期持续的灾后心理援助对于改善受灾群众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地震灾区 心理状况 PCL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应用中的效果,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设置风险管理岗位、进行风险知识培训、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及操作规范、应用风险评估表、持续风险监控及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ICU病区护理高危风险控制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ICU风险管理后压疮、VAP、CRBSI、CAUTI、错误吸入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理后较管理前也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考核也显著较管理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ICU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风险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例,分别给予传统人工假体治疗、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关节功能评分、骨缺损长度以及软组织缺损面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92.03±19.23)分、(85.44±16.00)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84.28±21.70)分、(91.02±14.00)分较对照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76.00±18.13)分、(72.40±15.11)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71.77±20.40)分、(84.55±12.00)分明显升高;观察组骨缺损长度(0.38±0.13)cm、软组织缺损面积(0.68±0.19)cm2较对照组骨缺损长度(1.64±0.64)cm、软组织缺损面积(1.70±0.71)cm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后,关节功能、骨缺损长度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下肢创伤 骨搬运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中医治疗失眠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中,应用中医中的归脾汤加减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失眠 中药 归脾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校中专生体重与营养状况。方法选取新疆阿勒泰地区2013~2014年3100名普通中专学生体检表。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现实营养状况。结果总营养不良率为22.45%%,营养过剩率为8.42%%,男女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中专在校学生营养状况是“不良与过剩并存”,增强对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生发育健康合理。

  • 标签: 中专生 体重与营养状况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76例产妇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例产妇均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38例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出血量及护理总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8例产妇产后各时段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38例产妇,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产后出血产妇综合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同时,切实改善护患关系,提升产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舒适护理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疏导用于急诊洗胃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急诊行洗胃治疗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心里疏导,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吸出液体时间与洗胃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要短,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急诊洗胃患者的效果显著,提高依从性,缩短洗胃时间,意义重大。

  • 标签: 心里疏导 急诊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良好心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生的配合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重症肝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硫酸、二氧化氮、氟化氢、氨、三氯氧磷、过氧化氢、铅烟、二氧化碳和高频电场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总体有效,可行。

  • 标签: 光伏电池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胸部CT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检查的97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X线以及胸部CT检查,对比X线检查同胸部CT检查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临床效果,尤其是二者在诊断肺炎时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阴阳性预测值的差异,进而评价胸部CT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论在肺炎诊断的检出率、特异性、敏感度方面,还是在肺炎诊断的阴阳性预测值方面,胸部CT检查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X线片检查手段,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肺炎的诊断,胸部CT检查不仅检出率高,而且特异性、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炎 CT诊断 检出率 特异性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 自然分娩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血管超声检查应用于PICC置管的全过程,包括穿刺前的血管评估,穿刺中的血管定位,穿刺结束后X线摄片检查前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检查。结果2016年15例病人置管均成功,无一例发生静脉炎,病人舒适度提高。

  • 标签: PICC 超声检查 外周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以及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特点,分析神经功能康复期癫痫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参照组患者是此次研究期间收治的未发生癫痫41例脑瘁中患者,癫痫组患者是此次研究期间发生癫痫的41例脑瘁中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癫痫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性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效果低于参照组,给予合并癫痫患者抗癫痫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癫痫 临床诊断 治疗 评价
  • 简介:摘要中医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医学领域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肿瘤作为临床中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应用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质量。伴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积极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逐渐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并达成共识,将PFS、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与一年生存期作为第一评判标准、第二评判标准与次要评判标准。

  • 标签: 中医药 肿瘤 临床疗效 评判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并将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结果观察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治疗后的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不及能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各项指标,还能增加治疗后的成功率。

  • 标签: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口腔正畸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表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室间隔/(和)左心室室壁肥厚者63例,确诊率为52.5%;左心室肥大者例18例,确诊率为15.0%,左心室扩大者例39例,确诊率为32.5%。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87例患者出现心脏损伤,确诊率为72.5%,明显低于超声检查。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左心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左心室肥大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体表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本位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本位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泌乳开始时间、家属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人本位整体护理的产妇术后进食、下床活动和泌乳开始时间更早,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可给产妇带来个性化的需求和改变,减轻疼痛,促进产妇术后康复,促进乳汁分泌,提高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人本位整体护理 进食 下床活动 泌乳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aveIntensity,WI)技术评价青、中年肥胖者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I技术检测42例肥胖者(肥胖组)和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比较两组WI各参数。结果肥胖组颈动脉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较对照组增高(P<0.01);R-W1时间(R-1st)、W1-W2时间(1st-2nd)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WI技术能够综合评价肥胖者早期心脏、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瞬时波强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 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