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网络产业的发展,网络小说就在便捷的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应运而生。由于网络小说获取的方便、快捷,使得网络阅读小说受到学生的热捧。当代大学生由于网络使用普遍性和快捷性,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看网络小说。针对大学生追捧网络小说这一现象,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小说的看法及网络小说对大学生的利与弊等问题而进行了相关调查。

  • 标签: 网络小说 大学生 影响 建议
  • 简介:采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山西某高职院校1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源于信息支持,其后是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男生在信息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得分低于大二学生;在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维度,城市学生、乡镇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维度,网络使用时间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情感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工具性支持与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生源地和工具性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 标签: 网络 社会支持 高等职业学校 学生
  • 简介:本研究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正负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休闲活动、幸福感总分分别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1);工作与社会适应和经济或身体变坏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幸福感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呈负相关(P〈0.05);③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幸福感总分均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恋爱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P〈0.0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家庭内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休闲活动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④家庭外支持、正性事件总分、独生子女3个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值为37.3%。本研究表明,可以从刺激增加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提供更多的家庭外支持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 简介:“隔代家庭”是指由3代以上组成,但中间有断代的家庭,即由祖辈和孙辈组成的家庭。关于中间“断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间一代长期外出经商、务工、求学或死亡。本文所关注的隔代家庭特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本研究通过对3位留守儿童的访谈和分析,来探讨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师和同伴群体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发展 个案 父母教养方式 农村青壮年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