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规律。方法选择本校滑雪教学中存在运动损伤的80例学生作为研究案例,对运动损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损伤的男女分别是50例和30例,比例分别为62.5%和37.5%,男性的损伤几率高。运动损伤的实际原因得知,包括不良心理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以及气候因素、缺乏安全意识、教学组织安排不到位等。损伤部位以膝关节损伤、踝趾关节损伤、指腕损伤、头部损伤为主。结论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在整个过程中为了减少损伤几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滑雪教学顺利完成。

  • 标签: 高校滑雪 运动损伤 规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产术后排气的有效性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住院准备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由我科专业的康复医师指导规律运动。观察及评估两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经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产术后排气具有临床有效性,可以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并且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及母婴的身心健康都有相应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产前规律运动 剖腹产 术后排气 有效性
  • 简介: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了一家公司,他在这家公司干得很卖力,一千就是五六年。在这五年里,他为公司作出了很大的业绩,多次得到领导的嘉许,什么奖励、荣誉都少不了他的。他应该很满意才是!但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现在他很有郁闷,因为他还没有晋升,他的身份只是公司里一个研究员。这次公司又提拔了两个干部,又没有他,这让他心里很烦乱,他开始浮躁起来了,工作也不如以前那样积极了。他决定出去旅游散散心,他来到了一座很有名的山上。

  • 标签: 快乐 裂缝 毕业后 研究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在各大数据库中寻找收集关于心悸中药复方的有关文献,将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建立起来,总结药物的类别频次以及使用状况,分析用药规律。结果266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处方,补虚药物的使用率占首位,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是各处方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虚药物。结论心悸中药复方的用药以桂枝以及炙甘草为主,注重对人体益气养血,并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药物为辅,符合中医治疗心悸益气养血为主,安神化瘀为辅的原则,也印证了心悸本虚为主,痰瘀火热兼夹为标的病理特点。

  • 标签: 中药 用药规律 心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受体拮抗药合并质子泵抑制药控制胃-食管反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接受药物治疗的胃-食管反病病人20例,临床经H2受体拮抗药合并质子泵抑制药同时用药有效控制病情,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0例接受讨H2受体拮抗药合并质子泵抑制药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药物副作用小,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药物的合并使用对促胃肠动力有显著效果,患者临床无严重的合并疾病出现,通过药物动力学分析后进行药物联合使用能对改善患者病情有帮助,临床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H2受体拮抗药 质子泵抑制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患者32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减弱反液的酸度,降低胃酸分泌,缓解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的愈合,预防复发及防治并发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多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小儿疾病首位。中医药防治肺炎喘嗽疗效确切,但不同医家对肺炎喘嗽的见解和治疗用药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了小儿肺炎初期、极期、后期发热,喘憋,咳嗽,痰饮等症的用药体会,包括清肺热药、平喘药、止咳药等方药的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用药经验 体会
  • 简介:摘要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症,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该病的病机特点为脏气衰退、气血亏少、阴阳失调,其临床治疗的基本纲领为阴阳辨证及虚实辨证。

  • 标签: 老年失眠症 辨证论治 规律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病患者的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病患者4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胃食管反患者经临床药物治疗,结果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改善抗反屏障,并增强粘膜抵抗力,包括戒烟;增强食管的清除力,加快胃的排空,应抬高床头位置,应用促动力剂;减少胃酸,应用抗酸剂或抑酸剂,根据病情予以不同的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胆汁反性胃炎患者45例辩证论治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胃不和型12例,脾胃虚弱10例,肝胆湿热8例,肝胆湿热8例,瘀血阻络7例。经治疗有效3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6%。结论胆汁反性胃炎应从中医之胆热犯胃立论,治疗上也应遵循胆胃同治的原则,方剂也应立足于调和胆胃。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治疗 辩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2例小儿胃食管反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不同症状体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饮食疗法改善症状,药物治疗增加LES压力;促进食管蠕动及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保护消化道黏膜。

  • 标签: 小儿 胃食管反流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300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章以及文献,摘录其中的重要方剂共300首,用EXCEL2000软件将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其中,并且建立数据库,在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药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300首的方剂中,使用的290味药物的频次共计2800次,其中主要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有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白术、泽泻、当归、大黄、制附子、川芎。将他们按照中药学分进行统计,主要是以补虚为主,清热药物、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药等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在益气养阴、补脾益肾的基础上,更好的采用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来进行配合治疗,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青年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有更多潜能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期伴随着人格发展成熟、认知发展丰富和意志力自控力的增强,处于人生过度时期的青年由生理、心理幼稚阶段,向生理、心理成熟阶段发展,即由青少年过渡到成人。青年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青年期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影响成年的各方面;青年期所交往的朋友可能会发展为终生朋友。青年期作为人生的“心理断乳期”,除了带来鼎盛的精力和创造力,由于青年的角色急剧转变和社会任务的担当,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研究青年期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青年期心理,把握青年时期的优势创造人生价值,防止青年期的心理不稳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 标签: 心理断乳期 自我意识认知 发展辩证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消解。方法随机从我院住院部资料库中,抽调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患者处方3567例,对其不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选定抗感染药品应用患者422例,统计分析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抗感染药品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肝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肾脏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占不良反应情况比例为27.25%、12.09%、1.90%、22.27%、29.38%、4.03%、3.08%;分别占据总病例的3.22、1.43、0.22、2.64、3.48、0.47、0.36。从药品不良反应细则来看,药品不良反应分项、代表药物、分布规律特点受药物自身特点和患者基础病况研究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结论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分布具有规律性特征,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实施必要程度的用药监测,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抗感染药品 不良反应 规律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海珠区首次脑梗死(CI)、脑出血(CH)患者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收入我区的9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其中CI860例,CH40例;昼夜按600~1200、1200~1800、18~000、000~600共4个时间段;发病季节根据广州市区的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按一年四季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卒中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性脑卒中发生于600~1200时间段居多,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0.05),且以春冬两季相对高发,夏秋两季相对低发;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段集中于1200~1800,但季节规律性不明显。结论广州海珠区脑卒中患者首次脑卒中发病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规律,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发病规律性,并结合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首次 发病规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针灸治疗失眠选穴规律,总结经验。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利用计算机检索针灸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分析其中68例有效处方的选穴规律,并进行分析。结果数据挖掘的规律分析可见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内关五个穴位最为常用,下肢部、头面颈项部是最常见的选穴部位。结论本次研究简单总结了针灸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临床可借鉴应用于治疗。

  • 标签: 失眠 针灸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随着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而胃食管反病的发生率在近年来也不断飙升,通过有关的研究表明,胃食管反病与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就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病进行了论述。文章首先概述了精神心理因数以及胃食管反病的相关概念,接着就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病的关系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从精神心理层面治疗胃食管反病的建议。

  • 标签: 精神 心理 胃食管反流病 心理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反性食管炎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其疾病信息。方法此次抽选5200例因胃部不适而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间入院检查的患者,筛选出反性食管炎患者后,了解其Hp感染情况与临床资料,并且深入分析其内镜表现与分级状况等。结果5200例受检患者中,有原发性反性食管炎确诊病例共128例(2.46%),其中A级/B级患者共有116例(90.63%),C级/D级患者共有12例(9.38%),(P<0.05);20例(15.63%)患者为Hp阳性,C级/D级中有男性患者共9例,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对于患有反性食管炎的患者,其病情程度普遍偏轻,且男性患者数量明显比女性患者更多。

  • 标签: 临床特征 原发性 Hp感染 反流性食管炎 疾病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