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梳理古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对鼻炎的证治规律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中医治疗鼻炎的特点。鼻炎多因风致病,且以风寒、风热为主,风寒致病常兼湿阻,治以祛风散寒,兼以祛湿;风热致病常因风热攻冲,热郁不泄,治以疏风清热;鼻炎关乎肝胆,若肝经气机不畅,胆火不降,易移热于脑,治以疏肝清热为主;肺寒脾虚可因致宗气不能出于鼻而令鼻鼽发病,治以温肺健脾为主;鼻槁多瘀热兼虚,治以滋阴清热为主。附案例5则,以资验证。

  • 标签: 鼻炎 病证规律 诊治经验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腹泻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在文献中的使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通过对参考书和工具书以及计算机检索1994—2009年国内有关中医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文献260篇,进行中医治则治法和方药运用规律的研究。结果:前3位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为消食化积、运脾止泻,常用保和丸加减;清热利湿、和中止泻,常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疏风散寒、化湿止泻,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泻的药物主要为健脾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茯苓、车前子、苍术、藿香、白术、陈皮为治泻的核心药物。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应以健脾和化湿为主,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中医治则治法 方药规律
  • 简介:通过维普医学网站、中国知网,筛选出自1985—2014年有使用价值的80篇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中医文献,采用纵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此病中医证型和治疗规律。文献分析发现,本病表证为风热闭肺、风热犯肺,里证为痰热闭肺、痰热蕴肺、热邪闭肺、血瘀证,兼证血瘀和气虚常贯穿疾病的始末,其中痰热闭肺证占据大部分文献,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证治规律 小儿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近20年有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建立信息采集表,使用统计软件,对中医证型、证素及症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聚类分析。结果通过对提取的症状尝试3~6类进行分析,结果4类较为满意:1)自汗、乏力、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便溏、食欲低下、咳喘、舌淡、苔白、指纹淡红;2)口气臭秽、大便偏干、口干欲饮、厌食、苔黄、指纹深红;3)急躁易怒、五心烦热、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咽干、唇淡色白、大便先干后稀、脉弦;4)五迟五软、肌肉松弛、面色少华、鸡胸龟背、形体消瘦、毛发稀疏、指纹淡紫。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证型为肺脾两虚型、积热内蕴型、脾虚肝旺型、肾虚骨弱型。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证候 文献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改善脑代谢、换血、输注蛋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疗法、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摄食障碍4例(13.33%),语言障碍2例(6.67%),听力障碍1例(3.33%),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随意运动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脑瘫患儿 手足徐动型 运动康复训练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方法将74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改善神经性药物及多种维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如捏脊疗法、Vojta诱导法、Botath疗法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发育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行为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瘫 小儿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