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事件透视1"我没想到和熟人发生关系也会得病,周老师帮帮我。"一年轻小伙子通过防艾热线向生殖专家周生建求救时称,他和一相识女子发生一夜情后,被查出感染了艾滋。陈力(化名),今年21岁,刚刚大学毕业,几个月前的一次冲动,他和一位"很熟"的女孩发生了关系。没有

  • 标签: 专栏意外 性行为艾滋病 意外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在性病、艾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县疾控中心选取县人民医院性病、艾滋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在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随机分组,研究组(26例)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知识教育,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的数据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在性病、艾滋患者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在今后性病、艾滋防治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性病 艾滋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防治中应用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自愿接受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艾滋防治知识健康宣教的志愿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在开展艾滋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前与宣教后均进行艾滋相关知识调查,记录他们在艾滋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晓率,并用统计学分析处理健康宣教前与宣教后的知晓率。结果100名志愿者经过艾滋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后在艾滋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宣教前(P<0.05)。结论健康宣教应用在艾滋防治中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从而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与控制,避免发生艾滋

  • 标签: 艾滋病 防治 健康宣教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的年龄、文化程度、艾滋防治知识、防护行为、接受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及相互影响,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娱乐场所高、低档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取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况调查,统计年龄、文化构成、防艾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文化程度、防治知识、保护行为与干预措施的相互影响。结果(1)大众化的艾滋防治常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相对专业的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无关;(2)知晓艾滋防治知识可促进FSW最近一月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64.2%,但对FSW最近一次性交易使用安全套没有促进作用;(3)预防干预措施对FSW艾滋防治知识有明显提高,措施越多,知晓率越高。结论普及艾滋防治知识,可以减少艾滋高危行为的发生,促进FSW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遏制艾滋扩散。建议应倡导“重在预防”观念,联防联控,关口前移。应有针对性地对艾滋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应多管齐下,健康教育应从早、从学校至少中学阶段抓起。

  • 标签: 艾滋病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现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流动人口艾滋防治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与艾滋防治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本县部分农村的18岁到50岁的总计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研究调查率为98.5%;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共计97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78%。通过对回收的有效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共有流动人口457人,占比46.97%,非流动人口有516人,占比53.03%。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人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P<0.05。流动人口中知晓艾滋的人口占比为89.06%,而非流动人口只占84.45%。在对艾滋的认知方面,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艾滋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的相关态度上,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人口流动性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高的,这增加了艾滋的易感性。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艾滋的医学常识,提高农村地区对于艾滋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要努力在社会中营造一种正视艾滋和预防艾滋的氛围。

  • 标签: 农村地区 流动人口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昭觉县农村流动人口对于艾滋防治认知特征进行了探究。方法应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本县部分农村区域的15~50岁的总计1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放1200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74份,回收有效率为97.83%。对回收到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中流动人口567人,非流动人口607人。此外流动人口中知晓艾滋比例跟非流动人口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艾滋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相关态度上面,非流动人口要显著优于流动人口(P<0.05)。结论我县农村区域的人口流动性比较高,导致艾滋的易感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利用多种渠道跟方式来进行艾滋医学常识的宣传,对提升我县农村人口对艾滋的认知程度,营造出正视艾滋跟预防艾滋的良好范围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彝区农村 流动人口 艾滋病
  • 简介:专家访谈:对于艾滋的治疗,一般人都是十分陌生的。艾滋的治疗现状是怎样的,鸡尾酒疗法是怎么回事,艾滋治疗当中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全国艾滋综合防治示范区专家工作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赵红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地讲述了此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治愈曙光 艾滋病治愈
  • 简介:  1981年至今,26年间,针对艾滋(AIDS)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而这其中,一些名人,曾影响、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人对AIDS的认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世人的价值观,他们的人生轨迹被永远地记录在了AIDS的流行以及防治的历史中.……

  • 标签: 世界名人 普及系列 知识普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统计的100例艾滋高危场所干预对象(以下简称艾滋高危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并将艾滋高危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应用保护措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00例艾滋高危场所干预对象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的不参与有偿献血率为100.00%,避孕套使用率为88.00%,不共用注射器具率为99.00%及疾病认知率为100.00%,均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P<0.05。结论对艾滋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艾滋高危人员推广实施。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干预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类关于艾滋的确切记载大约始于1981年。在此之前,我们对这种疾病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在20世纪的70年代,或者更遥远的过去,有多少人感染了艾滋,也不知道它究竟起源于何处。艾滋从一开始就被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那时候。虽然众说纷纭,

  • 标签: 艾滋病 病原体 传染途径 疾病历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为了控制艾滋的蔓延,全国各地开展了艾滋社区关怀工作。本文就艾滋社区关怀工作应注意的问题阐述几点意见。

  • 标签: 卫生服务 艾滋病 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艾滋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知识知晓率的作用,仅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挂号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干预下进一步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实施艾滋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艾滋知识知晓率程度。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知识丰富,预防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作用于孕妇艾滋知识知晓率效果理想,在艾滋的预防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艾滋病健康教育 母婴传播 知识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感染者的心理疏导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的艾滋感染患者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10例。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心理疏导与艾滋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有孕妇2例,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患者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1例患者出现抑郁情况,其余患者均正常,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由于未进行心理疏导,1例孕妇没有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有1例患者自杀死亡,3例患者抑郁。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艾滋感染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疏导在艾滋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患者 心理疏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400例艾滋高危体检者进行对照试验,200例对照组体检者进行常规宣传教育,200例观察组体检者进行自省式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的成果。结果观察组在宣教用时,教育者的满意率、知识知晓率、艾滋患病数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艾滋高危人群进行自省式健康教育,可以快速提高受教育者对艾滋的认知,加强对艾滋的防范力度,减少宣教所用时间,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自省式健康教育 预防控制 宣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艾滋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收治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干预的艾滋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妇的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胎儿感染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为100%,胎儿感染率为10%,对照组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0%,感染率为4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艾滋病毒的孕产妇中应用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胎儿生存率,降低胎儿感染率,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获得非常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HIV病毒 孕产妇母婴阻断 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1994年,我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运用分层等概率随机抽样方法揭示了:在北京市所有正规高等院校的全体男女大学生中、至少有9%左右的人已经发生过阴道性交。后来、新闻界的朋友告诉我,国家教委某司的领导,部分地依据我的调查数据,决定在上海和郑州的大学里,开展预防艾滋教育的试点工作。朋友们说,你的研究终于产生社会效益了。

  • 标签: 艾滋病教育 整肃性道德 武器 恐慌 随机抽样方法 女大学生
  • 简介:摘要中国的艾滋病毒总体感染率维持在低水平,估计为0.058%(0.046%~0.070%),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艾滋感染者的绝对数很大,AIDS疫情仍十分严峻,现将我国艾滋流行形势及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形势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