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当前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制定的方法现状。方法收集中华医学会2010~2012年公开发表的临床指南,以关键词"临床指南、实践指南"检索CNKI、VIP、WanFangData及中国临床指南文库网站(www.cgc-chinaebm.org/index.aspx),同时补充检索临床常见大病指南,而后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选取AGREEII量表中指南开发严谨性领域相关8个条目对纳入指南进行评分,符合评价指标者计1分,否则计0分。结果①共纳入22个国内循证制定的指南,其中13个是首版,9个是更新版,指南平均更新时间为3~5年。②纳入指南涵盖领域包括中风、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和儿科营养等。③指南参考文献数在10~218篇不等,有9个指南共引用了24篇Cochrane系统评价,占总参考文献数的2.62%(24/916),引用Cochrane系统评价最多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共7篇。④每个指南参与制定的专家人数在2~95人不等。⑤每个指南总页数在4~150页不等。⑥纳入指南评分在4~7分不等,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质量相对应。但不少指南在检索方法、外部专家审阅和更新程序未清楚描述。结论循证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是当前国内临床实践指南发展趋势,但指南开发方法的严谨性和报告规范等有待提高。Cochrane系统评价引用率较低。我们提倡指南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质量水平相对应,同时应考虑国情、配套政策对实际操作性的影响。未来应注重对指南开发方法、报告规范、指南可及性及相关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 标签: 循证医学 COCHRANE系统评价 临床指南 循证临床指南 制定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诺氟沙星胶囊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测量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样品的波长、线性关系、稳定性和回收率,然后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PLC法测量三个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药品含量。结果:使用紫外分光光度对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测量结果分别为 96.24%、 98.14%和 97.98%,使用传统的 HPLC方法测量的药品含量分别为 96.38%、 99.03%和 97.24%,这两种方法测量出来的含量基本相同,根据统计学判断分析这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PLC法对诺氟沙星胶囊含量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更为简便、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诺氟沙星 药物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胶囊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测量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样品的波长、线性关系、稳定性和回收率,然后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量三个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药品含量。结果使用紫外分光光度对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测量结果分别为96.24%、98.14%和97.98%,使用传统的HPLC方法测量的药品含量分别为96.38%、99.03%和97.24%,这两种方法测量出来的含量基本相同,根据统计学判断分析这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诺氟沙星胶囊含量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更为简便、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诺氟沙星 药物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对该品种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主要对含量的方法进行考察,对其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经研究方法可靠,能准确反映产品质量,为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 标签: 麝香脑脉康胶囊 含量测定 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泛昔洛韦颗粒干燥失重方法,探索出适合乳糖含量较高的泛昔洛韦颗粒的干燥失重的实验方案,研究不同干燥剂对泛昔洛韦颗粒干燥失重的影响,建立一种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检验方法方法:分别使用硅胶、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减压干燥器中,于80 ℃下将泛昔洛韦颗粒干燥至恒重。比较使用这3种干燥剂时泛昔洛韦颗粒干燥失重结果,并与费休氏法测定的样品水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硅胶、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测得的泛昔洛韦颗粒干燥失重分别为0.17%、2.04%和2.61%。利用费休氏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为2.6%,与使用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一致。五氧化二磷作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主要为样品中结晶水和游离水的减失重量。使用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的结果比五氧化二磷的较低,其干燥失重结果主要为样品中部分结晶水和游离水的减失重量;使用硅胶为干燥剂测定的干燥失重结果最低,只有0.17%,主要为样品中的游离水。结论:使用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都主要是乳糖中结晶水的减失重量,而使用硅胶为干燥剂不但能够克服乳糖中结晶水的影响,还能克服因结晶水导致的不易达到恒重的问题。使用硅胶作为干燥剂的检测方法耐用性较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够轻松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泛昔洛韦颗粒 干燥失重 乳糖 游离水 干燥剂
  • 简介:摘要:中医肿瘤目前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其有效性已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由于其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未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首先简述了中医肿瘤的背景及现状,然后分析了肿瘤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最后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 标签: 中医 肿瘤治疗 方法学
  • 简介:目的探讨追踪方法运用于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起,对本院27个临床科室依据追踪方法原理,由输血科、护理部、医务部等部门建立输血追踪小组.对实施前、实施后6个月的临床输血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分析.结果27个临床科室实施追踪方法原理6个月后,患者输血质量中的患者隐私,护理输血质量中的标本采集、血袋返还、输血核对,医生输血质量中的患者告知、用血申请、输血指征、申请审核、术前检测、病程记录、输血反应、效果评价、应急用血、血液保护,输血制度中的目标管理、质量控制、制度建设,输血科输血质量中的仪器设备共18项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追踪方法原理运用于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价值显著,可促进医护人员建立系统、全面的思维方式,推动医院管理机制及其规章制度的改善,不断改进临床输血质量.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临床输血质量 评价结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RPR、TP、TPPA检测梅毒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老年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各取3份血清样本,分别行RPR检测、TP检测及TPPA检测。结果RPR检出率78.57%,TP检出率92.86%,TPPA检出率97.62%(P<0.05)。结论梅毒检测中,TP、TPPA的准确率优于RPR检测。

  • 标签: RPR TP TPPA 梅毒
  • 简介:目的探讨捡测支气管灌洗液中抗酸杆菌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55例痰涂片阴性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采用涂片、集菌、改良罗氏培养法及Bactec培养法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结果阳性检出率直接涂片法为2.6%,集菌法为11.6%,改良罗氏培养法为18.1%,Bactec培养法为31.6%;集菌、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抗酸杆菌检测时,最好采用集菌和培养法同时进行,才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

  • 标签: 抗酸杆菌 支气管灌洗液 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活骨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加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5株阳性对照菌的回收率结果进行其方法验证试验研究。结果活骨胶囊含有药材原粉,并且具有抑菌活性,离心加薄膜过滤法能有效的去除其抑菌活性。结论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可达到检测目的。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 离心加薄膜过滤法 活骨胶囊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检查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 0.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用氢氧化钾试液调节pH值至 6.0):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5℃;进样体积 5µl。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良好;在雷贝拉唑钠的进样量为0.2μg~0.7μg范围内,雷贝拉唑钠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8%,RSD为0.77%(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有效检测雷贝拉唑钠的含量。

  • 标签: 雷贝拉唑钠 含量 HPLC
  • 简介:目的在有关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和改良化学性肝损伤模型,为防治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液生化、肝功能、肝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a)、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化学性肝毒剂致小鼠、大鼠肝损伤和卡介苗与脂多糖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症和病机特点,成功的建立了类似于乙型肝炎的小鼠和大鼠"黄疸"动物模型、"高转氨酶"动物模型和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结论探索并建立的类似于乙肝的化学性肝损伤试验动物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

  • 标签: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性肝损伤 小鼠 乙肝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Beckman Coulter LS 13 320 激光粒度仪建立激光散射法测定头孢克洛粒度分布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方法选择为干法,遮光度设定为6%,折射率为1.705,分散压力设定为20''H2O,背景扫描时间60 s,样品量为2.5g。对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耐用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用验证后的方法测定了3批不同厂家头孢克洛的粒径分布,D90值分别为 76.97、86.78和67.67μm。结论:本方法可准确测定头孢克洛粒度分布。

  • 标签: 头孢克洛 粒度分布 激光散射法 干法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归芪健骨药贴中主要成分胡芦巴碱,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建立归芪健骨药贴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4.6mm,5μm),以甲醇-0.1%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冰醋酸(1:99: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 nm,柱温为35℃,流速为 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归芪健骨药贴中主要成分胡芦巴碱浓度在6.29μg/ml~503.0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胡芦巴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1%。结论  本研究中拟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方法科学合理,可用于归芪健骨药贴中胡芦巴碱质量控制。

  • 标签: 归芪健骨药贴 胡芦巴碱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比较评价微机血糖仪试纸带法测定血糖的可靠性。方法用血糖仪试纸带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GOD),分别对病人的血标本及高低质控标准血清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实验数据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955),不受黄疸、高血脂的影响。并且上述两种方法均符合回归方程的线性范围。结论微机血糖仪纸带法测定血糖,采用未梢血,操作简单,无需较高技术要求,只用1min时间就能测出结果,仪器及耗材价格的便宜,适用急诊和家庭病床病人需求。

  • 标签: 微机血糖仪 试纸带法 血糖 测定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
  • 简介: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LR)和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测495例梅毒可疑患者血清。结果检测4195例,RLR阳性者201例,阳性率为40.6%;TPHA阳性者185例,阳性率为37.3%。其中RLR、TPHA均为阳性者174例,TPHA阴性而RPR阳性者27例,TPHA阳性而RPR阴性11例,TPHA和RLR均为阴性者283例。结论RLR、TPHA能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高,但TPHA结果更准确,假阳性率低。RPR为定量检测,TPHA为验证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

  • 标签: 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方法学比较 TPHA法 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 梅毒螺旋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蔷薇科中药配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使用方法加以验证 。方法 采用常规法(平血法)、薄膜过滤法。 结果 使用常规法测定, 蔷薇科中药 8 种配方颗粒中 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木瓜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白色念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高于 70% ,而其中地榆、金樱子、枇杷叶对试验菌株均出现不同的抑制作用,回收率部分低于 70% ;使用薄膜过滤法, 蔷薇科中药 8 种配方颗粒对 5 种 试验菌株均无抑制作用,回收率均高于 70% ,说明 蔷薇科中药 8 种配方颗粒均可 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检查、酵母菌以及霉菌计数 。 结论 蔷薇科中药配方颗粒对大多数菌株无抑制作用,对个别微生物菌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用 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计数 。

  • 标签: 蔷薇科 中药配方颗粒 微生物限度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强力枇杷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通则1105、1106、1107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采用倾注法验证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回收率在0.5~2范围内;采用常规法验证控制菌大肠埃希杆菌,检出阳性菌,阴性对照未检出。结论:验证的方法可作为强力枇杷露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

  • 标签: [] 微生物限度检查 强力枇杷露 方法学适用性试验
  • 简介:1.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观察对象为患者时,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必要时还应说明剔除标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交待干预方法的设计(随机方法)和所采用的盲法。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时,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质量、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 标签: 方法学 知情同意书 论文 随机对照研究 实验动物 试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