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过敏反应护理。方法抽选我市22例发生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过敏反应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经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22例患者抢救成功并完成检查。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做出判断,正确处理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过敏反应有助于检查的进一步实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痊愈。

  • 标签: 冠脉造影 过敏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确诊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中,以造影结果判定为冠心病,共67例患者监测结果显示为阳性,13例监测结果为阴性;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共62例监测结果显示为阳性,18例监测结果为阴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压低阳性率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联合应用可以促使冠心病的诊断率有效提高,因而值得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的造影患者加强术后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60位造影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针对尿潴留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排尿感受、发生尿潴留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手术当天两组患者排尿均存在明显疼痛感,之后呈逐渐减轻状态,观察组从术后次日开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46.76%,观察组仅为23.33%。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0%,观察组达到93.33%。结论?造影患者由于手术对身体的影响,术后无法及时恢复膀胱功能,需从护理角度加以干预,促使患者尽早自主排尿。

  • 标签: 冠脉造影 优质护理 尿潴留 排尿疼痛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途径行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经皮桡动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30例,以及同期来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0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造影和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经皮 桡动脉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上述护理过程,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况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于常见的严重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侵袭,从而引起以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急性综合征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方式等。

  • 标签: 护理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概念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造影诱发造影剂脑病的流行病学。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检查;观察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管内给予造影剂。术后统计造影剂脑病基本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50%)相比较,观察组造影剂脑病基本临床症状发生率(98.67%)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造影诱发造影剂脑病的基本临床症状会有很大改变,临床上医生应谨慎应用造影剂。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造影剂脑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护理在搭桥术后病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1月的6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搭桥后病人的护理影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完全自理为58.38%,对照组完全自理为40.63%,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观察组并发症为15.6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为37.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完全自理的概率,因此,该种技术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冠脉塔桥术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郑大一附院 2016年 10 月至 2017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 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恢复情况差异。结果:在血管再通率上,观察组为 95%,对照组为 72.5%,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7.5%,对照组为 27.5%,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 11.9±3.2) d,显著少于对照组为( 20.5±3.6) d,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 ]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AP(Tstentingandsmallprotrusion)技术与MMC(modifiedmini-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MMC组,对比患者手术操作特征和12个月疗效。结果13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PCI术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TAP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MMC组。随访两组患者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支架血栓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技术在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及长期安全性方面不亚于MMC技术,且操作简便,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分叉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主支支架植入同时分支采用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除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共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34-82岁。所有患者主支均需植入支架,分支进行保护,必要时支架植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边支预置球囊进行保护,对照组(38例)边支常规使用导丝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分支TIMI3级血流率、闭塞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支架植入个数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升高、交换导丝成功率升高、边支严重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低、必要时支架植入减少、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PCI时采用边支预置球囊主动保护技术即时疗效性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分叉病变 预置球囊 预置导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心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结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 Barthel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与冠心病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通过PCI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碎裂QRS波检出率;不同Gensini评分冠心病患者碎裂QRS波检出率;不同病变血管冠心病患者碎裂QRS波检出率。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碎裂QRS波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Gensini评分冠心病患者碎裂QRS波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病变血管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碎裂QRS波的检出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通过检测碎裂QRS波的出现情况可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医生做出病情评估及制定治疗策略做出依据。

  • 标签: 心电图 碎裂QRS波 冠心病 冠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1日至2017年4月21日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恢复,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如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恢复明显优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对比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在急性综合症中的只来哦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预后也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活血化瘀中药 急性冠脉综合症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延迟经皮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药物溶栓方式治疗,试验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延迟经皮介入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延迟经皮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