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1991年5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方法11例病人均行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按改良Osseiman标准分为Ⅰ型4例、Ⅱa型3例、Ⅱb型3例、Ⅲ型1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改善、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完全缓解3例、改善5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除无胸腺瘤的单纯眼肌型肌无力病人需慎重考虑是否手术外,对其它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术期管理,积极防治肌无力危象.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手术 临床资料 MG 胸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肝 II号对刀豆蛋白 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实验自身免疫肝炎小鼠模型,分为五组 :空白组、模型组、保肝号 II对照组、保肝号 II保护组、泼尼松对照组。观察保肝 II号对自身免疫肝炎的作用。检测小鼠血清肝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肝内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TNF-a)、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 }水平,及 CD4+T和 CD8+T 情况,从而了解肝损伤程度以及保肝号 II对自身免疫肝炎的治疗作用。结果:保肝 II号保护组小鼠血清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为( 31.51±3.28) u/L,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 AST)为( 33.85±3.22) u/L,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保肝 II号”能有效防治 AIH肝细胞损伤,适合作为临床防治 AIH的药物。

  • 标签: 保肝 II号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89倒重症肌无力临床资料,其中药物治疗75例。合并胸腺瘸者行胸腺瘸切除术14倒。结果药物治疗缓解11例。好转6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手术治疗术后稳定缓解4例。药物缓解8例,无效2例。结论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治疗以药物为主,应用激素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联合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是有效的;伴有胸腺瘸者行胸腺切除术,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药物治疗 胸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与危象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50例,患者入院之后,应用焦虑、抑郁等量表,对患者的情感障碍等危象进行评定,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的50例患者,接受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评分量表评定之后,其中焦虑患者30例,占总人数的60.00%,抑郁患者33例,占总人数的66.00%,失眠患者28例,占总人数的56.00%;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病程、临床类型等。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在长期疾病的困扰中很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症状,而影响这种症状的因素有很多,如患者年龄、病程、居住环境以及临床类型等,医护人员应该注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应采取适当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危象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5例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出院指导。结果15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正确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儿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重症肌无力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5-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涉及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的诊断和治疗时,深入了解这种罕见但影响深远的自身免疫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MG的诊断过程、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生活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损害横纹肌,90%有眼外肌受累,患者以眼睑下垂、复视为首发症状,可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晨起及睡眠后减轻,午后及疲劳时加重。后天麻痹斜视病因复杂,分神经原性,肌原性和组织牵拉三大类,其中大多数为神经原性。表现突然发病,复视和眼位偏斜,严重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重症肌无力和麻痹斜视均可引起复视及眼位偏斜,因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代谢障碍,是由于神经、肌肉间传递障碍所致,治疗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天麻痹斜视病因很多,主要是病因治疗,针对可疑病因给予症状治疗和相应保守治疗,遮盖、营养神经、针灸、理疗。6个月以上可考虑手术或佩戴三棱镜治疗。回顾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误诊为后天麻痹斜视的治疗过程,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详细询问病史,分别于上午及下午行三棱镜+遮盖检查斜度,新斯的明试验,正确病因诊断,防止误诊误治,降低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 标签: []重症肌无力,麻痹性斜视,复视,三棱镜+遮盖
  • 简介:【目的】探讨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ate-onsetmyastheniagravis,LOM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LO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分布、临床分型、转归、血浆抗体的表达、有无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共病的发生。记录所有LOMG患者复发加重住院的次数、使用免疫球蛋白的次数、肌无力危象发生的例数、死亡例数、基线水平和近期QMG和MMT评分。评估症状缓解后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LOMG患者男性18例(56.3%),高于女性;眼肌型7例(21.9%)、全身型25例(78.1%);咽喉部肌肉受累者17例(53.1%);AChR抗体阳性率46.9%;发病最初2年复发率高,后期病情趋于稳定,危象发生率和死亡率不高;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低,53.1%患者有共病存在。硫唑嘌呤与糖皮质激素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硫唑嘌呤不良反应出现少。【结论】LOMG的临床表现、病情转归和预后有自身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共病的存在而采取更合理的措施,硫唑嘌呤口服依从更高,远期疗效可能更佳。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晚发型 硫唑嘌呤 糖皮质激素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气道护理、用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在全面护理干预后,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并在医生允准后出院。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操作,促进患者病情的稳定,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血浆置换治疗,并随机分两组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方面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使血气指标有所改善,具有较好的治疗辅助作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危象 血浆置换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中西结合内科治疗方案优化,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4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余4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接受西医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中有21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肌无力绝对评分分别为(2.80±0.35)分、(4.31±0.72)分,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92.36±5.72)分、(74.21±5.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肌无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内科治疗 重症肌无力 中医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