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教师教学中的语言控制,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借助恰如其分的语言,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方法:教师授课语言要注意控制语注速度、注意加大力度、要重视精度、灵活多变。结果:经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效果较以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合理教师授课中的语言控制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最要途化。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语言控制 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
  • 简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破除传统教育观的心理定势,变数为导;学生变不为思;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落到实处。

  • 标签: 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教育观 教学改革
  • 简介:针对免疫学课程深奥、抽象的特点,从知识框架、语言艺术、课堂设计等方面驾驭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标签: 免疫学 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性
  • 简介: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对学生进行贴近岗位需求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行业和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和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检验人才。对此在《微生物学检验》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项有效地改革措施。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项目 教学法
  • 简介:在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教学课时减少的情况下,笔者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精简理论课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突出能力培养。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教学 培养 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 人体寄生虫学
  • 简介:“三一制”是我国三年制检验医学专业主要的教学模式。为找出“三一制”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笔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自学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竞争意识、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笔者针对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办法。

  • 标签: 三一制 教学模式 检验医学专业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提问教学法在血液净化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参与血液净化室护理实习的64名护生,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32名。对照组护生予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实验组护生予以提问式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各项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提问教学法对护生进行血液净化室护理教学,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护生更加良好的掌握护理能力,该教学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提问教学法 血液净化室 护理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快速分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66例贫血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行检查检查的64名体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贫血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照组,将两组对象M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作以比较。结果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对象MCV分别为(105.8±7.5)、(115.8±8.1)、(89.9±6.8)、(88.2±3.7)fl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MCV(63.2±6.7)fl(P<0.05)。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DW指标水平分别为(22.3±1.3)、(20.3±2.3)、(18.3±1.6)、(17.6±2.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3.2)(P<0.05)。结论贫血患者可以通过对照组观察贫血患者与健康人群MCV、MCH、MCHC、RDW4项指标值变化情况快速预判贫血类型,引导临床快速进行下一步检查及诊断,但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为确保诊断准确性应取多项指标辅助诊断。

  • 标签: 贫血 贫血类型 血液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100例前置胎盘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为瘢痕子宫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为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对照组为单纯前置胎盘产妇,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以及子宫切除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52.0%、胎盘植入40.0%、术中出血量(1627.3±285.6)ml以及手术时间(67.9±11.1)min相比于对照组12.0%、8.0%、(861.4±186.9)ml以及(29.7±4.4)min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10.0%、休克10.0%、血管内凝血12.0%相比于对照组0、4.0%、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早产58.0%相比于对照组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窘迫、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母婴妊娠结局受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影响很大,临床极易并发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并发症,产前应当采取重点关注,必要时可进行子宫切除处理。

  • 标签: 前置胎盘 瘢痕子宫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翻转课堂”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重新安排,实现康复医学的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康复医学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取本院6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用丹麦IL1610型血气分析仪对68例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的全自动检测,并与对照组22例相比较,从pH,PCO2,PO2和HCO3等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出血气诊断及统计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PaCO2和HCO3升高显著,支气管组Pa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血气监测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呼吸系统 重症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护理教学中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开展外科护理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开展外科护理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并比较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学期末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学生对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常规教学方法的评价,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教学中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咋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护理教学 多媒体 病例引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检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0例丙肝患者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经过调查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造成感染、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内窥镜检查、母婴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和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 标签: 丙肝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探究
  • 简介:摘要“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老师仅仅做课堂中的引路人,让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人。小班化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去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老师。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是否能更好的起到教学助推的作用,来分析将此模式应用在儿科学中,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有更好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探究式 小班化 教育改革 儿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发生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实行血糖的控制的管理,采集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饭后2h后的血糖情况(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以及血糖的控制的情况,选取的孕妇均将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生产时,出现剖宫产的有44例,有36例为常规的阴道分娩的。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行控制血糖的管理的行为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腹血糖,减少由于糖尿病而对母婴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地区的婴幼儿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保健体检的婴幼儿共计1500例作为研究样本,婴幼儿均接受血红蛋白指标测定,采取统一校验血红蛋白仪进行Hb的测定以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结果1500例婴幼儿其中轻度贫血患儿371例,中度贫血患儿80例,未出现重度贫血患儿,贫血发生率是30.07%。6~11个月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岁婴幼儿和2~3岁婴幼儿。结论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最高,应强化母婴保健指导,在强化母乳喂养基础上还应适时的添加辅食并定期监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卵巢囊肿术后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卵巢囊肿术后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卵巢囊肿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卵巢囊肿 优质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合探究式学习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心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 100名进行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护理实习生平均分成对照组 50名,按照传统心外科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 50名,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入探究式学习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理能力优良率为 82%,对照组护理能力优良率 58%, P< 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综合素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 94%,对照组满意度 78%, P< 0.05。结论:探究式学习理念用于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外科 护理教学 探究式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