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如今,人们生活的环境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着改变,尤其是空气环境的改变更为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空气环境质量下降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患上肺病,肺癌患者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种现象不仅给医疗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压力,更揭示着人们要加强对空气环境的保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一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很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状态,单用手术的方法是不能起到效果的。因此,相关医疗团队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加强了对这种病症的研究力度。本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记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论述,仅供参考。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靶向治疗 分子标记物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外周血增高的炎症凶子与潜在的认知损害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老年科门诊患者及干部体检人员115例,男60例,女55例,年龄65~81岁,入选者问诊查体,完善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无脑血管病史及其他明确引起中枢神经损伤的疾病及病史(如肿瘤、感染、CO中毒、变性疾病等)。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或焦虑症、乙醇依赖、痴呆及不能合作者亦排除在外,急性炎症、感染或创伤和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也不纳入本观察。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分析 认知 痴呆/血液/诊断 老年人 门诊病人 人类
  • 简介:D2-4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其能特异性标记淋巴管.而不标记血管,因此在鉴别脉管性肿瘤的起源及判断肿瘤转移途径等方面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又发现,D2-40除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外,在间皮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消化道cajal细胞等细胞中也有表达。因此D2-40可能成为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特异性标记

  • 标签: D2-40 淋巴管 微淋巴管密度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标记[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WBC)、D-二聚体、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连续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5例,入院24小时内分别测定hCRP、WBC、D-二聚体、BNP、PCT,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30例)和非肺炎组(135例),比较两组基线特征和生物标记水平,筛选预测SAP最佳的的生物标记。结果SAP组患者hCRP、PCT水平高于非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PCT、hCRP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联合PCT和hCRP预测SAP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82%。结论联合PCT和hCRP可有效预测SAP高危患者。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肺炎 生物标记物 预测
  • 简介:实体瘤的异质性在临床选择化疗中是一个长期困扰医师的难题。即便是肿瘤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相似的不同个体,对同一化疗方案的临床反应和预后仍存较大差异。根据不同个体的分子分型与遗传背景差异制定“分子处方”,以指导临床选择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实现药物选择、配伍、剂量均恰到好处的“个体化治疗“,是临床医师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 标签: 结肠直肠肿瘤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的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的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胃癌 分子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羊水过少患者中运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羊水过少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能量合剂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分析两组的羊水指数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产妇治疗后逇羊水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羊水过少妊娠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升羊水指数,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羊水过少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右旋糖酐 妊娠结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产妇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产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羊水指数上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孕妇羊水过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羊水指数,降低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羊水过少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本文比较了采用双色、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调查了正常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方法:采用双色、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89例儿童淋巴细胞亚群(T+B+NK)。结果:双色、四色法结果除T细胞值p〉0.0.5外,均有差异(p〈0.05).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除NK细胞(相对数为0.83,绝对数为0.80)较低外,其他均有0.85以上,大多数在0.90以上。双色、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测定CD4/CD8比值有差异(ANOVAP〈0.01)。结论:三种方法相关,但有差异(除T细胞外),需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 标签: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多色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分子靶向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B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乳腺癌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时间节点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28例重症肝病者做出医疗调研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研究患者的预后效果,检测患者检测TB、ALT、TBA等肝功能数据指标。结果5例(17.85%)、20例(71.43%)患者疗效显著、3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经过DPMAS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将患者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治疗期间,患者的预后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双重血浆分析吸附 重型肝病 肝功能
  • 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人类正式迈进基因组时代,而其得益于测序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费用的不断下降,才使针对个人的基因测序成为现实,人类由此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由于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并引起上代向下代传递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大多属于罕见病,影响了世界总人口的约10%。

  • 标签: 遗传性疾病 精准医学 分子诊断 高通量测序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红蓝光+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用红蓝光+强脉冲光+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强脉冲光以及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其临床症状,皮肤损伤得以充分改善,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分子水杨酸 痤疮 应用价值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年新发胃癌患者达950000例以上,有超过一半的病例发生于东亚国家,其中仅我国的发病例数每年就超过40万,占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的40%。胃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胃癌尚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临床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早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时机的晚期胃癌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 标签: 胃癌分子分型 亚洲癌症研究组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22)予以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n=22)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较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2.73%),各凝血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9.09%<27.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较比普通肝素更具优势,且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疗效研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它的发展为医学检验科学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给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蛋白质
  • 简介:该文论述了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生化工程学及微生物工程学等4门课程实验优化整合为一门综合实验课程,在保持专业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协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让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 标签: 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