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儿科常见呼吸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确诊呼吸感染患儿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呼吸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分析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经过培养发现,有 101例患儿的呼吸分泌物标本呈阳性,阳性率为 33.36%;通过检验发现有 71株为革兰阴性杆菌,有 30株为革兰阳性球菌。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 G和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在对呼吸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时,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 标签: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医院临床呼吸机维护中存在的不足,首先从延长呼吸机的使用寿命、预防使用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确保呼吸机循环使用三个层面分析了呼吸机维护保养的意义,然后结合实际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 标签: 呼吸机 临床治疗 维护保养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对各诊所存在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提高诊所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方法:依据《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及医院感染相关法规,对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分析。结果:规模较大的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对规范,52.3%的诊所不同程度地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口腔器械消毒灭菌供应工作不完善。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口腔诊疗机构的监管和检查力度,针对口腔门诊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和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口腔诊所 基层 医院感染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PI3K/AKT 信号传导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 AKT 作为下游信息分子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黏附、肿瘤血管生成等过程,并在胃癌、肝癌等多种常见肿瘤中有高表达。本文就 AKT 与消化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AKT 消化道 肿瘤
  • 简介:随着成像技术快速发展,MRI在肺部的应用越来越多,成为CT的一个重要补充及肺部功能成像的主流研究方法。总结MRI在肺实质功能成像、肺结节弥散加权成像、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肺部呼吸动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寻找国内存在的差距,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充分发挥MRI没有电离辐射的优势,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功能信息。

  • 标签: 肺部 磁共振成像 功能成像
  • 简介:CT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CT在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诊断(CAD)及定量影像、低剂量检查、肺结节和感染及肺功能成像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寻找国内差距,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肺部 计算机断层扫描 低剂量 定量影像 功能影像
  • 简介:气管支气管狭窄,无论管腔内肿瘤或管外压迫均能引起呼吸困难、难治性咳嗽及致死的并发症.近年来,文献报道气管支气管内安置支架治疗气狭窄,取得了较好效果.1994年12月至今,我科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NT-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所致的各种气狭窄1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架 气道狭窄 护理
  • 简介:核医学作为一种功能影像方法,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及PET在肺部显像方面的最新进展,寻找国内差距,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 标签: 肺部 核医学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糖类脂类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选取2019年4月1号至30号飞机维修体检人员4394人,通过血清学方法将其分为幽门阳性组和幽门阴性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检出阳性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选取216人同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①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31.1%,血糖阳性率为9.4%,血脂阳性率为54.7%;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组(均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 6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平均每组 31例。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8%,高于对照组的 80.6%( P<0.05);病死率 0.0%,小于对照组的 12.9%( P<0.05)。治疗前 2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 pH值、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指标、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混合性感染的病原与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肺部混合感染34例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感染病原体及对应的CT特点。结果:肺部混合性感染的CT表现多种多样,基本表现为肺内实质和间质同时受累,呈小点状、小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小空洞阴影多种混合存在;不按肺叶和支气管纹理的散在分布。病变兼有单纯病毒、细菌或真菌同时感染的特点。其中细菌+真菌9例,结核+支原体2例,巨细胞病毒+细菌感染6例,结核+真菌10例,结核+细菌+真菌5例,卡氏肺囊虫+细菌2例。结论:肺部混合性感染的病原分布广,老年患者、结核、肿瘤或ICU患者等容易发生混合感染,CT表现为肺实质及间质同时受累,影像表现混杂,无明显特异性。CT的价值在于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 标签: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探求控制和减少患者盆腔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 2017-2019 年间收治的 56 例妇科肿瘤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妇科肿 瘤术后未发生盆腔感染的 56 名患者为正常组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法和二次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物使用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找出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慢性病、 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方 面的差异十分显著,且上述因素均符合logistic 方程。结论:年龄、原发慢性病、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针 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妇科肿瘤,盆腔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老年上消化穿孔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分别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胃营养干预,对照两种方法是否有促进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面情况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有老年上消化穿孔手术后进行营养干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选取不同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全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则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营养情况和临床治疗干预之后的恢复情况,评价最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情况更高一些(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成反比,明显要更短一些(P<0.05),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上消化穿孔术后的老年患者来说,开展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要比全肠外营养的效果更好一些,可以积极促进患者的早期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改善营养状态,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穿孔 手术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肺部CT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气成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使用能谱CT行胸部平扫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肺算法ASIR40(40%ASIR与滤波反投影混合)、MBIR重建层厚0.625mm的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走行平直且分叉较少的右肺中叶支气管测量隆突至显示气终端长度,对不同算法重建图像显示的长度采用配对t检验。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MBIR和ASIR对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2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性。结果: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较ASIR算法图像长(P〈0.05),且提取的支气管树连续性、清晰度明显优于ASIR算法(P〈0.05)。结论:与ASIR算法相比,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分析性能。

  • 标签: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计算机辅助检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肝脏一过性灌注异常(transienthepaticattenuationdifferences,THAD)现象最初由Itai等报道,将其称为肝实质-过性密度(衰减)差别,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较为常见的征象,可出现于肝内及肝周病变,以肿瘤与感染性病变多见。正确认识THAD的CT表现,对肿瘤与炎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2006年9月-2008年10月56例肝脏或腹部病变为肿瘤和感染性病变并伴有THAD征象的患者资料,分析THAD的影像特点,探讨其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脏-过性灌注异常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